心御風行 ── 獨白下的哲思隨筆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大智度論》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與眾生增上樂、捨捨於煩惱又捨上三心。」《仁王般若經疏》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人文教化的思想論述

›
  2020.  8.16  Sun.   人文教化的思想論述               「慈濟人文」不只在慈濟大學中強調,實際上也於慈濟各個單位及志工社群中普遍 重視 ,而成為慈濟志業一大使命。然而「慈濟人文」在慈濟大學理應 與 其它志業,包括慈濟中小學等之人文教化有...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五逆重罪」有多重?

›
  2020.  8.15  Sat. 「五逆重罪」有多重? 佛教「五逆重罪」一般指涉為: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五逆重罪」之為重,足以墮入「無間地獄」──飽受極苦無有間斷,因此又稱「五無間業」。   然而,「五逆重罪」之為重,應當是相對性而...

「法念處」之哲學修煉

›
2020.  8.14  Fri. 「法念處」之哲學修煉 「法念處/住」的「法」( Dharma )淺白說是真理、道理,所指涉的大致不離「無常」、「無我」和「無生」之「三法印」,試著從事事物物的存在(即萬法/諸法 dharmas )去觀察和體悟。   巴利聖典《大...

小詩(1161)~(1164)

›
  2020.  8.13  Thurs. ( 1164 ) 心與道合 「對」 不因有人肯定而對 對的本身是對 ...   「錯」 不因有人發現而錯 錯的本身是錯 ...   「對錯」 存乎己心 通於天道!   ( 11...

為什麼不說「復歸佛陀的教導」?

›
  2020.  8.12  Wed. 為什麼不說「復歸佛陀的教導」 「回歸佛陀本懷」、「復歸佛陀的教導」或「重現釋尊的教導」等,在現今佛教界偶會聽到,佛弟子追隨佛陀教法乃是毋庸置疑的,但嚴格說來「復歸佛陀的教導」未必是毫無疑義的。   如印順法師在 < 契...

什麼才是「復歸佛陀的教導」

›
2020.  8.11  Tues. 什麼才是「復歸佛陀的教導」 相對於「復歸佛陀的教導」,印順法師主張「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相對於「捨大向小」,印順法師認為「大小共貫」。可知,雖然印順法師不主張「復歸佛陀的教導」,並不代表背叛佛陀的教導;相反的,如此才是真正「復歸佛陀的教...

小詩(1157)~(1160)

›
  2020. 8.10  Mon. ( 1160 ) 皈依三寶 入「佛」慈悲 心中遍滿光明 ... 入「法」智慧 心中遍滿空靈 ... 入「僧」清淨 心中遍滿安寧 ...   ( 1159 ) 花果凋敝 樹葉飄零 單純現象有深...

教法根源不等於教法全部

›
2020.  8.9  Sun. 教法根源不等於教法全部 早在民國三十八年《佛法概論》「自序」中,印順法師即主張大、小乘的融合,認為佛法無所謂大、小乘之別,大乘與小乘只是行願的不同,兩者皆立基於「緣起中道」,並以此作為佛法的唯一正見;而闡釋「緣起」深義的《阿含經》,乃為佛...

小詩(1153)~(1156)

›
  2020.  8.8  Sat. 小詩( 1153 )~( 1156 ) ( 1156 ) 愛之苦樂 欲愛之至樂 如在天界飛躍 欲愛之極苦 如在地獄煎熬 …   ( 1155 ) 轉情化愛 愛染生娑婆 捨離、昇華、超脫 ... ...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高山頂立、深海底行
如如不動固守本位,堅定不移發出聲音;隨緣隨性分享所思,平平淡淡快意一生!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