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往何去?
淨土宗傳統以來給人印象是反對臨終器捐的,然若進一步想,其應也是持肯定的立場;若從「隨重」、「隨習」、「隨願」和「隨念」整體衡量一個人死後的往生去處,器捐應有助於投生善道。
「隨重投生」意指臨命終時,隨著所做重大惡業或善業的牽引而決定去處(「強者先牽」),由強大業力產生關鍵的投生力量。惡業或善業若不特別明顯,則隨著過去生和當生所熟習的業行習氣而投生,是為「隨習投生」。倘若走在修行路上,因著願力所在,以及修行所相應的善業,投生到嚮往的地方,即為「隨願投生」。至於「隨念投生」主要由臨終的心念決定來生的去處,善念趣向善道、惡念墮入惡道。
顯然過去淨土宗重於「隨念」來解釋臨終器捐之苦受升起,使其心起瞋念而惡道現前。
然而,往生善趣與淨土,必須重於「發願」,正因為發起利益眾生、引度眾生的菩提悲願,因此器捐所帶來的福德因緣,自然而然會帶領器捐者投身淨土,而且「願得滿故,不以為愁」。換言之,除了「隨念」外,「隨願」與「隨習」亦是投生指標,器捐者之遺愛人間的願心所在,縱於臨終器捐(隱微)感受苦痛,然而痛而不苦,願力取代苦受,而更有可能投生善處,乃至往生極樂世界。
可知,來生去處與其重於「隨念」,更應強調「隨願」;事實上「隨願」與「隨念」之間相互關聯,兩者未必彼此拉鋸、相互抗衡,而是可以取得一致平衡;如善念憶持之深化,即是誓願之操持,「隨願」和「隨念」,甚至「隨習」、「隨重」原是環環相扣,或只在於深淺多少的不同。
總之,「隨願」、「隨習」、「隨重」,都關乎「隨念」,彼此間息息相關;願即是一種念,念念不忘之長久憶持,而能「習以成性」。是以往生何處,理應多看重「隨習」與「隨願」,「隨習」之久與「隨願」之深決定去處;至於臨終「隨念」乃心念一時生滅,其之於往生的效力與關鍵性,恐相對薄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