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無常=苦

2020. 7.12  Sun.

「無常是苦」vs.「無常故苦」

「無常是苦」和「無常故苦」分見於不同譯本的《阿含經》的記述中,[1]然「無常是苦」和「無常故苦」就中文語境來看,可能僅是語氣強弱或表達方式(如直接間接)的差異,實質內涵未必有相當大的不同,如「生病故苦」、「生病是苦」的區別。 

「無常」是佛法核心概念之一,以「苦」來述說「無常」,可知「無常」是一經驗性語詞。 

事實上,「三法印」中的「無常」、「無我」、「無生/涅槃」,以及相關的「緣起」、「中道」、「空性」等佛法的核心語彙,皆是經驗性語詞;其雖可以是哲學性的抽象概念,但絕不是虛玄、不著邊際的概念。 

此等概念是佛教的「智慧」,而「智慧」是「聞思修證」的過程,「聞思修證」中的「聞思」重於觀念知見的了解認識,而「修證」是經驗修持的實際體證,也因此上述等核心法義暨實相智慧,包含著概念性和經驗性兩個層次,用佛法語詞說明不同階段的修學,或重於「信解」(信悟和解悟)、或強調「行證」(行悟和證悟)。 

如果用簡單的三段論式或可以表述如下:

前提一:無常、無我、緣起、中道、空性、涅槃等是佛法的智慧。

前提二佛法智慧是聞思修證的過程。

結論:無常、無我、緣起、中道、空性、涅槃等智慧經由聞思修證所得。 

概念性和經驗性亦可說是理論和實踐的兩個向度,因此佛法不只是一種哲學思想,更也是一套修行系統,也因此佛法是「淺者見淺,深者見深」,也就是知解和體驗之「悟境」深淺問題。 

如此,佛法的經驗性、實踐性及實用性顯而易見,而之所以為經驗性的實證觀念,也在於「苦」的核心關注,畢竟「苦」的感受就是如此的確切真實,而絕非是「無病呻吟」、想像而來的。


[1] 「無常是苦」,如《雜阿含經》卷1:「「若無常,是苦耶?」答言:「是苦。」」;「無常故苦」如《別譯雜阿含經》卷16:「佛復問言:「若是無常,為是苦耶?為非苦耶?」比丘對曰:「無常故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