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排毒與3C戒癮
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二、三十年前,許多事情包括書信撰寫,都還需要手工筆耕,而今幾乎都已電腦打字取代。大量資訊不斷湧入我們的大腦,幾乎人人隨身都有手機,這種便利久而久之成了一種習慣,更是一種「癮」,就像毒癮或菸癮一樣難以擺脫。
然而,龐大而快速的資訊,有時顯得雜亂,反而讓我們變得更加焦慮、緊張,甚至恐慌。人們越來越難以好好感受悠閒、輕鬆、怡然自得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壓力和緊繃。而這種壓力又因資訊的過度輸入,讓人們產生「唯恐失之」的懼怕,變得更加貪求。
事實上,科技的發展本應讓人們更輕鬆,如今卻讓我們變得更忙碌,甚而無法靜心享受文字書寫和紙本閱讀的樂趣,我自己亦是其中一個受害者。
相較於此,佛法的修行提倡一種「慢活」和「減法生活」,讓副交感神經得以活化。如《阿含經》中提到「少事、少業、少希望住」,重於萬緣放下、獨處靜修,這是聲聞乘佛法教導我們「斷捨離」的修持;而科技的發展正好與這種捨斷生活背道而馳。
若從菩薩道的角度來看,科技的發展應是成為「利他助人」的最佳工具。因此,人們應該抱持著正念與覺知的態度來使用科技產品,發揮其「法饒益、有情饒益」的作用。
如果缺乏這樣的自覺,不能以「戒慎虔誠」、甚至「戒慎恐懼」的態度來面對三C數位產品,我們將會更加迷失、混亂,身心問題也會不斷堆疊累積。因此,佛法的教導既要我們能夠捨斷,也要我們能夠善用,做到「役物不役於物,益人亦為人所益」。
相關文章 從佛教視角看AI時代的啟示與應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