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太熟悉、太親近、也太容易忽略

太熟悉、太親近、也太容易忽略

家人,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正因為親近與熟悉,常讓我們將他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不自覺地忽略了對方的感受與存在。就像空氣與水,雖是日常不可或缺之物,卻因為習以為常,反而從未深刻體會——能呼吸、有水喝是多麼值得珍惜的事。家人亦如是,因為親近,反而讓人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甚至變得不再珍惜。

然而,這份熟悉與親密,往往成為彼此傷害的起點。一些話語、一個動作,因為覺得對方會理解、不會計較,我們就少了分寸與顧慮,隨口說出、隨意而為;這樣的隨便和隨性,往往於無形中造成對方的不悅與傷痛。

這些傷害或許是輕微的、不顯眼的,但若一再累積,就如同小小傷口長久未癒,終將造成更深的裂痕。雖未至於遍體鱗傷,卻也留下了不少難以抹去的記憶與情緒。

因此,在家庭關係中,無論是婚姻、親子,抑或手足,都應時常反省自我,懷抱感恩之心,更要勇於表達歉意;因為即使我們無心,對方也可能因此受傷。在親密的關係中,除非有更多正向的互動與溫暖的回饋,否則這些無意間的傷害也將逐漸累積成距離與疏離。

當然,身為家人,彼此的包容與體諒更是不可或缺。正因為親近,有時候一些「慣性」的話語或行為,我們就別太放在心上;但也正因是家人,我們更應該注意形式上的禮數,時時道恩、道謝、道歉,亦隨時將「道別」放在心上,時刻提醒自己珍惜相處的時光。

總結而言,對於家人與親近之人,應保持自省的覺察。一方面,避免因熟悉而忽略、因親近而傷害;另一方面,對於家人的無心之過,也不必過於計較。以寬容、溫厚的心去看待彼此,多看對方優點、少計較缺點,看「有」不看「無」,如此才能真正維繫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