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布施的道德性衡量

布施的道德性衡量

《大智度論》分別為悲田和敬田作了描繪,表示「悲田」之「田雖不良以慈悲心得大果報」,相對的「敬田」若心著供佛功德則「其心雖小福田良故功德亦大」。可知,布施之大小取決於主、客兩者,一是主觀心境的慈悲不捨,二是客觀對象的大良福田。倘若能以平等無差別之心,行施乞人猶如供佛、心生恭敬,則有最大功德,可說是與法相應的布施。[1]

換言之,客觀而言有所分別、有功德大小,施與畜生、破戒者遠不及於解脫聖者和佛陀,然而若心生大慈悲心施給畜生,或者心生虔誠恭敬之心供養諸佛,慈悲心和恭敬心兩者造福相等而無差別,其中「悲是田劣而心勝,敬是田勝而心劣」。[2] 

《大智度論》亦指出三事因緣生檀」,分別是施者之信心清淨、作為福田之受者以及所施之財物,施者之心、受施之田以及施物之狀態,這三者都關乎布施福德之量衡,如施者是否出於憐愍、恭敬的動機布施,所受者之身份是否值得「應供」,以及所施財物是否來路分明(「非盜非劫」),如論中所述:「或時從心大得福德或從福田大得功德或從妙物大得功德」,[3]總體而言依此三者來論福德或功德,此亦相當於「三輪體空」之三分。[4]

如此,布施的道德性衡量,或可以從三個側面來衡量:一、布施的動機:作為布施主體之其布施動機,是真心誠意利他或者另有所謀(如功名想、求得好名聲等);二、布施的對象:受施者之作為客體其身份形象,佛教有敬田、悲田、恩田之分;三、布施的物品:布施物的貴重與否,包括量的多少、品質等。

此布施動機、布施對象與布施物,大致對應「三輪體空」指涉的施者、受者和施物。佛法中「三輪體空」,如《金剛經》之「無相布施」(「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施空」之布施者無希求福報功德,「受空」對受施者不起執生慢,「物空」之對所施物品心無貪著。


[1] 《維摩詰所說經》卷1〈菩薩品〉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CBETA 2023.Q4, T14, no. 475, p. 544a12-14)

[2] 此如道世《法苑珠林》卷81記載:如優婆塞戒經云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人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我今為汝分別諸福田,故作是說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於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能施之人有愚智之別,所施之境有悲敬之殊悲是貧苦,敬是三寶悲是田劣而心勝,敬是田勝而心劣(CBETA 2024.R1, T53, no. 2122, p. 884b12-c1) 

[3] 《大智度論》卷1三事因緣生檀一者信心清淨二者財物三者福田心有三種若憐愍若恭敬若憐愍恭敬施貧窮下賤及諸畜生是為憐愍施施佛及諸法身菩薩等是為恭敬施若施諸老病貧乏阿羅漢辟支佛是為恭敬憐愍施施物清淨非盜非劫以時而施不求名譽不求利養或時從心大得福德或從福田大得功德或從妙物大得功德第一從心如四等心念佛三昧以身施虎如是名為從心大得功德福田有二種一者憐愍福田二者恭敬福田憐愍福田能生憐愍心恭敬福田能生恭敬心(CBETA 2023.Q4, T25, no. 1509, p. 147a6-18)

[4] 「三輪體空」記載可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菩薩行施了達三輪體空故能不住於相三輪者謂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也(CBETA 2024.R1, T33, no. 1703, p. 229b19-20)《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4施物是法施者受者是人今皆不見則離二執名為二空二空皆離即三輪體空輪者喻也如車輪內虛方能運轉故(CBETA 2024.R1, T33, no. 1702, p. 200c19-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