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過法案軍援以色列、烏克蘭以及台灣等同盟夥伴,台灣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自是件好事。然而,台灣跟戰火中的兩個國家相提並論,又讓人有「唇齒相依」的危機感,這樣的軍援與其說好事,但更可能是壞事,畢竟軍援是為了備戰,武器乃是一種凶器,如《老子》所說「兵者不祥之器」。
台灣過久了安逸日子,很難想像台海會發生戰爭,但似乎又近在眼前,隨時可能擦槍走火走到這一步。當初烏克蘭民眾壓根兒也沒想到普丁的「特殊軍事行動」,卻轉眼成真,戰事至今已超過兩年了。
台灣與中國各有不同立場,除國家認同外,也有文化、價值認同的差異。台灣人大多數不會認為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所以「國家認同」對台灣人來說還是漫漫長路,甚至台灣主權的獨立自主更是國家認同的大宗,不管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或者中華民國是台灣等。
倘若國家認同無法達成共識,談統一實言之過早,在國家認同之外其實還有不少「認同」必須面對和處理。「價值認同」是其中之一,所謂的價值認同包括對於自由、民主、人權、平等、人權等當今文明價值的肯認。大陸現今的政治體制背後有其價值觀或意識形態,而這樣的價值傾向,又是目前台灣人所難以認同的,甚可以說沒有自由民主,就沒有兩岸統一的可能。
國家認同和價值認同短時間難以在兩岸之間達成共識,然而「文化認同」或許是可以努力的方向。除經濟利益外,兩岸之間因為同文同種等文化認同,搭起彼此互動往來的橋樑,甚至在文化認同的前提下才有價值認同和國家認同。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以儒道佛三教為主的人文思想以及文化理想,應該是各民族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儒道佛的智慧不限於華人或漢人,卻應是全人類的資產,所謂「兼善天下」、「內聖外王」以及「普渡眾生」等,都是人類偉大文明思想的象徵。
台灣和以色列、烏克蘭並列為軍援對象,也被稱為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正向積極的交流對話,求同存異,才得以解除緊張對立,避免衝突。對台灣而言,現階段政治上難以言一個中國,但民間各項文教活動當值得肯定,以此增進理解、建立互信,乃至促進合作和發展,共謀兩岸和平之永續未來。
nt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