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真理的庇護

真理的庇護

就佛教的因果業報說,凡行善的人有善報,自會得到福佑;相對的,惡有惡報,這是道德法則給予人的命運保障。

這樣的因果業報思想,不限於佛教,在中國文化傳統也是如此,眾人所熟知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表達了同樣的理趣。

道德除了是一個人的命運保障外,真理追求也是某種護身符。如《大智度論》說:「菩薩通達諸法實相故,無所障礙、無有過罪;雖作過罪,亦無所妨。」菩薩通達諸法實相故能一切無礙,不再為惡業罪過所局限,可說是「真理的庇護」。

這裡似涉及到戒學與慧學之間的不同功能以及相同作用。

戒學是道德行為的規範,確保人今生來世常在善道、常得人身,然而真正帶領人走向解脫的是慧學。慧學的知見、通達諸法實相,必定以戒律規範為前行,相對的持戒嚴謹,不代表智慧通達;就離苦得樂而言,慧學顯然更為關鍵,戒學主要是基礎。

上述《大智度論》接續著說「如人年壯力盛,腹中大熱,雖食不適飲食,不能生病;又如有好藥,雖被惡毒,不能為害。」猶如一個人胃腸消化功能好,無懼於吃壞東西,也似一個人免疫力強,即便藥物有毒也無傷於身。以此譬喻佛法智慧的真理庇護,猶如刀槍不入,以諸法實相作為幸福的保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