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善門入佛門」之多重意義

2020. 7.24  Fri.

善門入佛門」之多重意義

善門入佛門」證嚴法師創辦慈濟的構,結合慈善救濟與佛法修學的理念,以「善門」為先而以之作為引渡「佛門」的方便,以之「開權顯實」,也因此「修福先於慧」、「修福多於慧」或「修福重於慧」成了特點;「善門入佛門」背後含攝「修福後修慧」的意義,而未必是外界所「修福修慧」。 

「善門入佛門」除了表顯除福慧雙修」之福先於慧的修學理想外,隱含其它多重意義。如何日生博士以「利他到覺悟探究證嚴上人的思想,多少也顯示了「善門入佛門」的意義,善門重於利他助人,而佛門則是覺悟證道。 

此外,「善門入佛門」之以「善門」為先,也意味著做一個好人、做一個良善的重要即在「人天善法」的基礎上再談佛法的修學,從一般的無私慈愛昇華到佛法的無我大悲先做好一個人漸次走陀心覺大海;做一個人的完滿本身即是入佛,而帶有即人成佛」、人圓佛即成」等意義。 

如此,「善門入佛門」十善菩薩」的修行要則即以人間善業為前提而進修菩薩行先累積福德資糧保有人身,再而心懷慈悲利他化世,證嚴上人的「善門入佛門」當相應於印順導師「十善菩薩」修學理想。而「善門入佛門」之「修福先於慧」、「修福多於慧」、「修福重於慧」、「修福後修慧」等,也傳達出「十善菩薩」的修行特質。 

善門入佛門」之多重意義,意味著善門入佛門」具有深度意義,值得慈濟人好好深思而抉發之,這裡只是提出相當初步的淺見。

相關文章 修福與修慧

學問傾向

2020. 7.23  Thurs.

學術性格

在佛學研究上,最常提及的是「哲學」和「文獻學」雙軌並進的研究方法(如吳汝鈞所言),這已然是學界共識。當然兩者兼顧之相得益彰、相輔相成,自是最好不過的,但「魚與熊掌」之間不可兼得,該如何取捨是好呢? 

哲學重於「講得好」,文獻學強調「講得對」,如果「雙軌並進」的構想得以充份實現,則「講得對又講得好」一定是最理想的,相對的「講不對又講不好」自是最不樂見的。當兩全不能其美,面對「講得對但講不好」,以及「講不對但講得好」的兩難抉擇,吾人以哲學進路的現代化研究,傾向認為「講不對但講得好」或許會優於「講得對但講不好」。 

「講得對但講不好」,對於生活世界的實存問題無所助益,講對了又如何呢?似乎只有文獻學上的價值,而未必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功用。相對的,「講不對但講得好」,創造出多元的詮釋,讓義理有所翻新、有所推展,讓人開闊眼界寬闊心靈,似乎是更值得讚許的。而事實上,從佛教史來看,思想不斷的轉化、演進是必然過程,如智者大師的佛學詮釋即是一個明證。 

雖然「對不對」較易有客觀性,「好不好」恐更多是主觀的,但透過問題的回應和解答,亦可以使「好不好」的主觀判斷得到一定的客觀憑藉。此外,「講不對」有程度上的差別,只要合乎根本教理教義(或至少不違背),大處著眼、小處多元,應是無傷大雅的,如此才得以言「創新」。 

「哲學」容易天馬行空,「文獻學」顯得拘謹保守,兩者各偏一邊,也因此「雙軌並進」的平衡、制衡之道,一定是較好的,只不過又有多少人能同時兼有兩者之精良訓練呢?也因此許多佛教思想研究者必須在兩者間作一偏重,或重於此、或偏於彼,而我自有我的學術性格及學問傾向,由此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來。 

相關文章 創意與嚴密 三種佛法義解 「美麗的誤讀」 得好與講得對

小詩(1135)~(1138)

2020. 7.22  Wed.

1138

「哲思」

隨時隨地養成思考習慣

無時無刻不在哲學狀態

 

1137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心在我身

自己作主

 

1136

疫情肆虐

愈演愈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崩解的世界!

 

一切皆關乎「業」

覺悟不夠真切

懺悔不夠深切

只任憑地球毀滅

 

1135

任職主管

行政的歷練

是過程

不可不作

 

人事的糾葛

是折騰

不可太作

佛教不強迫「改宗」

2020. 7.21  Tues.

佛教不強迫「改宗

佛陀出世人間只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然度一切眾生,不代表所有人都得成為佛教徒,而是所有人都應具有佛教精神,否則徒具佛教徒的身份或表面形式,而沒有佛教精神,一切都僅是枉然。 

佛教不是唯一真神」的信仰,佛教信仰具有一定開放性,未必所有的人都必須成為佛教徒。佛有「無緣不度」、「定業不轉」、「眾生不盡」三不能,即便眾生無邊誓願度,但實也不能度盡一切無緣眾生。事實上,不管佛出世、佛未出世仍會有解脫的聖者,他們不需佛度、也未必是佛弟子,如辟支佛(獨覺)即是。 

所有人都成為同一種信仰、信徒,乃是「一神教」所強調的,極端的話如「伊斯蘭國」以建立「哈里發」一統帝國為最高目標,進而逼迫乃至殘殺一切「非我族類」,激進而偏激的宗教信仰,自是讓人感到「恐佈」。 

相對於此,佛法向全人類敞開,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要成為佛教徒;佛教寬大為懷、慈悲等視一切眾生乃至一切正信宗教,在尊重甚至欣賞「異教」(或「外道」)的同時,也顯現出佛法信仰的可貴。 

是以佛法既不強迫「改宗」、也未必鼓勵「改宗」,佛法之「依智得度」和神教之「因信得救」不同,佛法的重點在於覺悟而不在於救贖,因此未必有「改宗」問題,重點在於精神上的資糧補給和智慧上的啟蒙滋潤。就像出了家後,俗家的爸媽仍是爸媽、兄弟姐妹仍是兄弟姐妹,只不過出家後多了師父和師兄弟而已。 

雖然在一些佛教皈依詞中唱誦「歸依於佛者,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外天神也」、「歸依於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諸外道也」,顯示對佛法的堅定信仰與虔誠專一,而虔信的同時不代表要佛教徒否定或貶抑異教,否則只是得其皮而未入其髓也。 

相對的,正信的宗教必然強調無私與大愛,這用佛法的術語即是無我(空)與慈悲,無私與大愛的擴充與深化或即是無我與慈悲,可知是深度、廣度和高度的問題,而未必是本質上有絕對差異。人間佛法的「即人成佛」,從做好人開始一直到成佛證果,或也可說是無私大愛走向無我慈悲的過程。 

「異教」只要是體現無私大愛的宗教精神,都是值得我們的尊敬,虔誠信仰實踐比什麼都還要可貴。「法無定法」、「所謂佛法即非佛法」,也因此「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佛法信仰的寬容與開闊亦於此可見。

相關文章 寬大為懷  解脫與成佛  神父學佛

器官捐贈是「心量」的問題

2020. 7.20  Mon.

器官捐贈是心量」的問題

當一個人「腦死已然不可逆確認趨於死亡的臨終者,器官捐贈是所應為、當為的,更何況是佛教徒。 

「器捐」不是無緣無故是把身體器官摘下給一非親非故的人,而是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明顯失去意識知覺,不再感到(明顯)疼痛,這時把身上可用的器官「遺愛人間」,去延續他人的生命、造福另一個受病苦折磨的人,應該是要大力推廣的。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拯救生命解除苦痛是慈悲的實踐,而器捐即是為了拯救生命解除苦痛,也因此自是支持器捐的。且以下列簡單的三段論證來說明:

前提一:器官捐贈是為了救人(慈悲)

前提二救人是佛教鼓勵的。

結論器官捐贈是佛教鼓勵的。 

也因此,佛教徒不應受困於「往生善趣」的迷思,而不敢器捐、不想器捐。究實而言,器捐是心量」的問題,對於想捐的,捐贈是心甘情願,即便會痛也是欣然接受;而對於不想捐的,已然沒有捐贈問題,硬強迫成了器官剝奪」,甚至是一種搶劫或謀殺。 

在我看來,捐與不捐存乎一心之間」。想捐,再怎麼困難、再怎麼疼痛還是要捐;不想捐,再怎麼容易、再怎麼不痛還是不捐。 

死亡是傳統佛教所關心(尤其是淨宗行者)往生善趣是今生唯一的目標深怕器捐的疼痛因此「失念」而增益往生的困難。然而,「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基於布施、忍辱、慈悲等精神來器捐,不是更可以增進往生的品位? 

器捐是心量」問題,未必關乎疼痛及往生等問題;想捐的無所畏懼、從容捨身,不想捐的總會有諸多考量,而這說穿了亦不過心量的大小與我執的深淺而已

相關文章 淺談器官捐贈

情愛與欲貪

2020. 7.19  Sun.

情愛與欲貪

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佛法是理智的教導,尤其初期佛教更展示此一風貌。佛法解脫修行之理智、理性傾向,對於情愛始終保持貶抑或呵斥態度,而以「斷情滅愛」為修道理想,否則仍落入繫縳輪迴之中,如《雜阿含經》云:「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可知「愛」是一種黏著、一種綑綁,也因此眾生常在生死流轉中不得解脫,《楞嚴經》也是這樣說的:「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然而「情愛」不見得都是壞的,而是凡夫俗子「情愛」的背後往往夾雜著「欲貪」,因此染欲貪愛才是問題所在,在「情愛」中充滿私欲的貪戀、執取、佔有、控制和支配等,如此而有「愛別離」、「求不得」等諸苦。 

「情愛」本身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尤其菩薩行者以「情愛」為「慈悲」的前身,「情愛」透過淨化、昇華、擴大和深化,可說是佛法所謂的「慈悲」;若「情愛」中沒有上述的染欲貪著,轉情化愛而為長情大愛,即意謂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佛弟子情感往往顯得保守含蓄,甚而給人「冰冷」感覺,但這不是菩薩行者之形象;菩薩當是「有情有義」,甚而熱情如火、熱血沸騰,對眾生及至世間的一切保持熱切關注卻心無所執。

這樣沒有私心的愛、清淨的愛就是「慈悲」,情愛去除欲貪的「慈悲」,而以如此之「慈悲」為佛法理想境界的情愛觀。

相關文章 愛與苦的辨證  愛與喜樂

小詩(1131)~(1134)

2020. 7.18  Sat.

1134

慈濟「榮董」

一百萬

可以是

一個數字

一張紙(支票)

一台汽車

一間小套房...


也可以是

真切誠摯的愛

對世間苦難的深情關懷

 

1133

「樂學」

做學問

認真做、用心做

但毋須拼搏

徒生煩惱執著

 

心無所求

才能

細水長流

學海悠遊

 

1132

成功是一種狀態

進入之後

門路自然打開

障礙自動排除

 

1131

寫詩作為修行

美麗的心

為寫美好的詩

為了寫詩

照顧自己的心!

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神父學佛

2020. 7.17  Fri.

神父學佛

法師和神父都是出家人。法師皈依佛、信仰佛,弘法利生;神父拜神信仰神,宣揚福音,依著各自的宗教信仰追求神聖理想與慰世苦難。 

然而當天主教的神父皈依佛教的法師,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呢?難道意味著佛法優勝於神學?佛力高超於神力? 

神父皈依法師,就發生在慈濟世界裡當然神父皈依法師,不代表神父改宗」、放棄了原先的信仰,而是以天主教神父之姿來皈依一位佛教的法師,同時保有神父和佛弟子」(嚴格的說應是「慈濟人」)的兩重身份,如此而已。 

可知對天主的愛與對佛法的仰是可以同時並存的,而非勢不兩立」或去彼取此」。 

雖然感覺上神父皈依法師,顯示了佛教優於天主教,但事實上神父皈依法師正展現天主教徒謙卑、寬大、柔軟包容友善、無私等美德 

在信仰的世界裡沒有孰高孰低、孰優孰劣、孰好孰壞、孰輸孰贏等之分,向異教(徒)稽首禮敬的同時,正表露了自身宗教的尊貴,在虔誠禮佛中體現基督大愛的崇高偉大。 

是以苦難與大愛把所有宗教團結起來。法師的人格潔淨、悲心殷切,感動感召了神父,也因此神父皈依法師。在神父眼裡,法師就像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甚至是某個先知重生或聖靈化身,也因此禮、敬是事理之必然,猶如自身宗教的禮拜。而法師有感於神父之不拘信仰、不限身份,有志一同只為蒼生苦難,自也是心、惺惺相惜。 

然而神父之信佛拜佛乃至學佛又如何面對天主教信徒或教友呢?神父之放下身段、破除宗教藩籬,正為自已的信仰作了最好的身教,展出自身信仰的超價值,凡有利於一切人群、得以拔度一切苦痛,所有外在形式都是表面差異,而既是表面差異,就當毅然越而直入信仰的核心 

反過來說換作是正信的佛教徒,不論在家或出家,面對一聖潔貞定的神父,同樣也應如是禮敬如是皈依的。 

一如菩薩度化眾生,為了拔世間苦難,什麼都可以超、什都應該放下,包括佛教信仰本身;大乘經典中不也記載菩薩入婬舍、入酒肆(如維摩詰經》)?大乘菩薩道之開權顯實、廣行方便,意也在此。 

總之,如濟神父以弟子自稱,除了讓我看到佛法的殊勝以及證嚴上人德行的崇高外,也讓人暗地感佩神父的宗教情操,從他身上看到了基督的大能大愛。

6分20秒後如濟神父自述很榮幸成為上人弟子,而上人也以我的弟子來稱呼如濟神父。今年(2020)五月,如濟神父也以慈濟人身份跟著浴佛、拜佛

相關報導  一頂Love From Taiwan米袋帽 戴出海地神父大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