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看優點不看缺點

2020. 5.25  Mon.

看優點不看缺點

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秘訣之一,在於看優點不看缺點,尤其身邊親近的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或同事等,更是要看優點不看缺點;若真是要看缺點,就看自己缺點就好。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缺點是看不完的,愈是對人挑剔、愈是自己受苦。相對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只看別人優點而看自己缺點,凡事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高我低、你好我壞等,如此寬待他人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

 

人生有太多不完美、不圓滿,不可能盡如人意,也因此退求其次反求於心,成了面對缺陷、面對不完滿的良方。

 

看優點不看缺點,也就是「看有不看無」,而懂得看優點不看缺點,就是以一美好的心來看待殘破的世界;因此「心美一切美」,不只不與人一般見識,避免不必要的爭執衝突,甚至「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如此一切盡為我所愛,一切也盡為我所喜悅。

出走路更寬

2020. 5.24  Sun.

出走路更寬

1950年中共佔領整個大中國,195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政府流亡海外,西藏佛教卻也因此在歐美世界普傳。換言之,若沒有中共的「逆增上緣」,藏傳佛教在世界發展以及造成的影響力,恐不是今天這個局面。

 

達賴喇嘛也曾表示:雖然遠離家園是讓人悲傷的,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反可以從逆境中想到正向的力量而學習寬恕。如他說正因流亡而有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接觸到不同宗教,和各個不同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互動往來,因此增進他許多寶貴經驗而得以豐富人生。[1]

 

誠然,大乘佛法之普度眾生、弘揚佛法,就是必須「出走」。佛法不只是印度的宗教或僅限定於印度,佛教在歷史上廣傳到南亞及中日韓等地,即是因為「出走」──走出去,即便佛教在印度末期受到印度教、伊斯蘭教逼迫夾殺,乃至於在印度滅亡,卻也在其它地域有不同發展。

 

人生的際遇因緣難料,佛陀不告而別之「出走」(出家修道)亦然,看似是失實卻是得。

 

不只是修道及佛法弘傳,商場上離開原屬公司自行創業有成亦時有所聞,只要眼光精準也得以另闢新局。也因此「出走」──不管是自願或被迫,既是考驗挑戰、也是不同可能的轉機;如此不用害怕失去、不必抗拒改變,「出走路更寬」,只要有心有力自會走出寬廣的路。



[1] 此可見The Dalai Lama’s Book of Wisdom, London: Thorsons, 1999, 36-37.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心性與氣質

2020. 5.23  Sat.

心性與氣質

古代儒者重於心性修養、氣質涵養,不管是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存心養性事天」,還是宋儒張載的變化氣質」,都是強調心性與氣質。

 

心性與氣質若用現代生理學的語彙,大致關乎神經系統和心肺系統的指涉,所謂心性訓練和氣質轉化,或可說是改善、優化神經和心肺的運作效能。換言之,神經傳導平衡健全,心肺功能穩定強大,一個人的心性和氣質自顯得與眾不同。

 

心性與氣質兩者密切相關,猶如神經系統和心肺系統密不可分,例如心情緊張、精神緊繃,呼吸變淺心跳加快。

 

如此,修身養性或修德進業不再那樣高不可及,不再虛無飄渺乃至深不可測;聖人」當也可以是親民」概念,平實、平常、平易的在現實生活中顯現。

 

古聖先賢的傳統智慧,如何用現代人的科學語言輔助理解,成了創新詮釋的一種可能。當然,以心性指涉神經系統、氣質關乎心肺系統,都僅是很粗略的解說,背後涉及繁複的哲學問題,包括心可否化約成腦?」等形上論辯。

 

但無論如何,以之為方便詮解的譬喻工具,想必是「古義今詮」的其中一種例示。

中道與正道

2020. 5.22  Fri.

中道與正道

中道」是佛法的根本教說,離於兩邊,說於中道」,《阿含經》即如是說。除中道」外,八正道」亦是佛陀教導,四聖諦」中的道諦」所指即重於八正道」。

 

中道」與正道」看似相近卻亦有不同。印順導師《中觀今論》引巴利文本《轉法輪經》說:「比丘!於何名為依於如來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聖道也」,又於說明表示:「佛在開宗明義的最初說法,標揭此不苦不樂的中道。中道即八支聖道,這是中道的根本義。」(頁6)甚而明確表示:「佛說離此二邊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中觀今論》,頁7

 

在《阿含經》裡,中道」與正道」亦數次連繫在一起,此可參昭慧法師「中道」之根源義與衍」一文之研究。

 

倘若回到直覺,「中道」與正道」共同表達的是「偏」之對治或否定,因不能行於中道」而有所偏離、偏失,甚而有所偏執、偏差,也因為偏」而不能走在正道」上。相對的,中道」、正道」就是不偏,行所當行、為所當為,可以說中道體現在正道上,正道亦也展現中道精神。

 

「八正道」若就梵巴而言,應譯為「八支聖道」、「八聖道分」(Skr. āryāṣṭāṅgika-mārga, Pali ariya aṭṭhaṅgika magga),英譯為the Noble Eightfold Path,但可能是因為「八支聖道」的內容皆以「正」(Skr. samyag, Pali sammā)為名,即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思惟、正精進」,也因此「八支聖道」又稱為「八正道」。

 

或許可以這樣說,中道」比較是觀念性的,重於知見的釐清和疏通,理論性較重,背後涉及緣起、不二(雙遮兩邊)等法義;而正道」較為具體明白,確切指出當如何立身行事,在行動和實踐上給予清楚方針,而條列為八支;然而兩者應是相輔相成的(法法相類、法法相潤」)。

 

既然涉及道德教化及心性涵養,中道」與正道」應不限於佛教,而也會是其它哲學或宗教所強調的,只不過解釋的意義各有不同。例如儒家亦言「中則正」、「大中至正」,乃至「中庸」、「正氣」等,一方面顯示中」和正」在道德修養上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中」和正」有著顯而易見的關係。

 

初期佛教法義之親民」(親切真實),從中道」與正道」詞語可以感受出來,雖然是佛法、但卻也得以放諸四海皆準;一如八正道」所列的八支,任何嚮往生命美善境界的人,相信都會以此自期自許。

小詩(1063)~(1066)

2020. 5.21  Thurs.
1066
尋思、尋詩
尋詩、尋思
為的是一種心情
感懷於內
舒展於外
不在意好壞!

1065
世界
不因少我一人
而停止轉動
只求多我一人
能變得更好 !

1064
信仰
世間無常幻化
以不變應萬變
找尋一條路
堅定過一生!

1063
上帝
全知、全能、全善
若祢真實存在
請赦免一切災害
我會帶著佛法
虔誠向祢敬拜!

生滅與寂滅

2020. 5.20  Wed.

生滅即不生不滅

《大智度論》〈序品〉:「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意味著「生滅」即「不生不滅」/「無生無滅」。前者是二元對待關係的「滅」,即與「生」相對的「滅」,後者絕待而超越二元對立,相對於「生滅」而為「寂滅」(亦即「不生不滅」)。

 

可知「滅」有兩種意義,一是「無常生滅」,另一是「涅槃寂滅」,一是世間現象的如實描繪,另一是出世間境界的解脫證量;「滅」字含蘊著世間到出世間的過程。


生滅即不生不滅」,當相通於世間即涅槃」的法義,如《中論》卷4〈觀涅槃品 25〉:「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可知生滅即不生不滅」與世間即涅槃」,可說以不同語彙表達相同觀念,世間生滅即涅槃不生不滅。


四聖諦」中的滅諦」是出世間的果,這裡的滅」相對於「生滅」更是「寂滅」之意義,亦即相對於世間流轉生滅所指為出世間涅槃還滅。

 

「四聖諦」在《阿含經》重於次第知見,後代發展出「見滅得道」、「一念見諦」(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71~72),足見四諦中的滅」在佛法解脫上的重要性,佛法就是為了「滅苦」的目的。


《雜阿含經》:「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其中之寂滅是和清涼、清淨、真實等涅槃描述等義,乃相對於生滅之無常、幻化、變異、非實等指涉;然而如前所述,深觀諸法空性,生滅」和寂滅」其實是一。

吃素更健康

2020. 5.19  Tues.
吃素更健康
科學證實,大量肉食容易因膽固醇過高,引發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心臟疾病,此外也易有痛風等慢性病,如此吃素被認為是較健康的飲食方式。

吃素較健康,一般是認為身體上的健康,但事實上不只是身體上的健康,還有環境上的健康。當地球暖化、氣候異常等問題持續存在,就是地球持續在生病,而地球生病其中一重要原因是和畜牧業有關,而畜牧業正是提供人類肉食的來源。

根據研究指出:一公斤牛肉約會消耗約11公斤的穀物,豬肉消耗約8公斤,雞肉是3公斤,可知肉類是非常消耗穀物的食材。相對的,少吃肉降低地球資源的耗損、減輕土地環境的負擔以及減少食物的浪費。

可知,素食健康的不只是人類,還有動物等有情眾生,甚至包括植物等無情的存在。換言之,有情世間固然會生病,但器世間亦然,兩者相依相關互為因果。

世間一切都是業報之顯現,其中又分為正報」和依報」。人的身心是「正報」,所處的環境是「依報」。眾生以其過去善惡業緣多少,感召的果報正體是正報,眾生以其正報所依住的環境為依報;前者指眾生世間、能依之有情,後者指國土世界、有情所依之處所。

總之,大地健康,人類才會健康,反之亦然,人與大地是那樣的因緣相關。吃素更健康,不只對人而言、對環境也是,素食乃是對人、對環境都好的「雙贏」選擇。

相關文章  素食是一種美德

小詩(1059)~(1062)

2020. 5.18  Mon.
1062
輕輕柔柔
疼惜小孩的心
綿綿密密
護念小孩的情
此心此情
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1061
弦月是等待
等待下一個團圓
滿月是相愛
相愛不久又走遠!

滿月代表我的心
弦月卻是人生的真實...

1060
不敢說、不敢做的
都留到晚上
在黑夜的夢裡
盡情解放!

除了天上的月亮
沒有人會知道...

1059
不是不爭
而是没什麼好爭
病床上
奄奄一息的那個人
下一個可能的我!

「法無定詮」

2020. 5.17  Sun.

法無定詮」

「法無定法」是大乘佛法精神,體現佛法空義的智慧,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大致傳達了「法無定法」的意境。

 

這說明了法」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因著煩惱才有菩提,實無一法可得;古德之「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意也在此。

 

「法無定法」就另一種意蘊而言,或可說是「法無定詮」,不只一切都是「依機設教」,同時也是「隨類得解」,講說者依著不同聽聞者需求而善巧的言說,而解讀者亦以其知識背景而作出自己習慣或喜歡的理解。大乘佛法的開闊和寬厚亦於此「方便」可見。

 

「萬變不離其宗」,除非錯得離譜,不同的詮釋或解讀都可以是新意的展現,也因此試著以善意欣賞他人另類,應是必要的。

 

尤其哲學進路的佛學詮釋,更需要有這樣的格局心量,否則思想的寬度、高度就不容易拓展開來;於此同時,思想的深度也是重要的,唯有學問的基礎功夫紮實,思想的大樹才會屹立不搖,乃至於結實纍纍。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八不」之可能理解

2020. 5.16  Sat.
「八不」之可能理解
《中論》「皈敬頌」開宗明義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其中生滅、常斷、一異和來去之「雙遮」,乃是著名的「八不中道」。

印順導師在《中觀今論》以生滅為法體/存在、常斷為時間、一異為空間、來去為運動變化,分別解釋此「八不」,探討存有本身,以及存有在於時空當中的運動變化;可知「八不」所指涉的皆是重要概念,古往今來哲學家、科學家等即致力於存在、時空、運動等問題的探索,而中觀學亦提供一種論點。

印順導師以物體、時間、空間、運動來解說「八不」是別具創意的。而物體、時間、空間、運動總攝一切,「八不」的否定也就「總破一切」,如青目釋文所說:「法雖無量,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

以物體、時間、空間、運動來解說「八不」,或許僅是一種可能,我自己嘗試的理解可能之一,認為「不生亦不滅」直指空或空性,「不常亦不斷」闡釋「無常無非常」、「不一亦不異」揭示「無我無非我」,而「不來亦不去」顯發如或真如;初步推想,「八不」所標宗的不離佛法核心概念──空性、無常、無我與如性。

首先,「不生亦不滅」如《般若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以及《大智度論》:「空即是無生無滅」,因此「不生亦不滅」直指空或空性。

其次,「不常亦不斷」關涉恆常與斷滅兩邊的否定,不只顯示「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法印,而且也深化了無常法印,如是而言「無常無非常」。

第三,「不一亦不異」是同一與差異、即離的否定,在《阿含經》已有是我、異我(以及相在)的否定,因此或可說「不一亦不異」標示「無我無非我」。

最後,「不來亦不去」表達「如如不動」的意《金剛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以如或真如解「不來亦不去」,意指涅槃無相的超越境界。

以上以空性、無常、無我與如性詮解「八不」,或也是一種可能的詮解模型。就另一角度而言,也可說表顯出「三法印」即「一實相印」的道理;意即「一實相印」之空,得以通貫無常、無我和無生/涅槃的「三法印」,「不生亦不滅」的本身已然含攝「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內涵;「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可說是用來強化、深化「不生亦不滅」,如青目釋文:「以無生無滅故,餘六事亦無。問曰:不生不滅已總破一切法,何故復說六事?答曰:為成不生不滅義故。」

一如時間、空間和運動變化皆是探討存在不可或缺的面向,時間、空間和運動變化本身亦可視為某種存在(或關聯到存在);如是四對的「八不」之間應是環環相扣的,「舉一反三」──其中一對可連結到另外三對,彼此是相通相貫、互融互攝的,例如「不生亦不滅」之空通於「不來亦不去」之如、通於涅槃的絕待境界。

《阿含經》說「法法相類、法法相潤」、「法法相益,法法相因」,以上「八不」的初步詮解,或也證實了此一意義。

二重標準 vs. 融會空有

2020. 5.15  Fri.

二重標準 vs. 融會空有

「秘密大乘佛法」在中觀、唯識和如來藏之大乘三系中,乃屬於如來藏系統,亦即「秘密大乘佛法」的思想主流乃以如來藏為重、以如來藏所依,如印順導師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眾生本有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念自心是佛;三者的統一,為「秘密大乘佛法」的解行基礎。」(p405)

然西藏佛教承傳「秘密大乘佛法」,除「藏心見」外亦強調「中觀見」,如十四世紀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被公認為是中觀學大師,包括現今十四世達賴喇嘛亦高度推崇龍樹中觀學,並以此為自身的修學定位。

但又猶如《印度佛教思想史》說:「代表印度晚期的西藏,高推「中觀見」,以如來藏為不了義說,卻又推與如來藏思想相契合的「秘密大乘」為最上,不免採取二重標準了!」(p412) 印順導師所言甚是,一方面高推中觀、視如來藏為不了義,一方面又著重如來藏、以之為究竟,不免如印順導師所說的「二重標準」。

這樣的「二重標準」在十四世達賴喇嘛開示中時而得見,他雖宗仰中觀學傳統,但在開示或著作中也經常強調自心清淨、甚深微細的光明心等。

然而這樣的「二重標準」,就另一種角度而言或也是「融會空有」。

如此,空有之間未必是截然對立的,使得佛弟子必須作出選擇而「去彼取此」,甚至是「摧邪顯正」之水火難容,因此如何調和融通取得平衡,也是值得努力的;尤其大乘佛法的寬大通融,更是可以「兼容並蓄」的。

一如印順導師在《中觀今論》說:「我是同情空宗的,但也主張融會空有。不過所融會的空有,不是空宗與有宗,是從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的中觀中,使真妄、事理、性相、空有、平等與差別等,能得到相依而不相礙的總貫。」換言之,空宗與有宗之以「宗」為名,不免有「門戶之見」,但空有的思想卻是可以融貫調和的。印順導師認為和會空有,空宗是最能負起此責任,即有而空、即空而有,在這根本特見中,一以貫之一切學派契機契理的教說。[1]

可知,空有之間不是不能和會,而是怎麼和會的問題,印順導師所不以為然的是「泛泛的和會」、「似是而非的和會」(《中觀今論》Y 9pa9)。我們或可以說,和會的好就是「融會空有」,不好可能就是「二重標準」。至於和會的好壞如何判斷,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如是否為方便說法)不免有不同的認定。


[1] 以上見《中觀今論》Y 9pa9

「積少成多」

2020. 5.14  Thurs.

「積少成多」

「積少成多」是近來的漸漸養成的工作習慣,主要有兩個理由:一是年紀漸長,體力、耐力或持續力已不若往昔,而只能少量的做,不給自己太壓力;另一是事情變多,不能長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或只做一件事,如難以專心讀書寫論文,也因此分散注意來處理不同事務。

 

「少」總是比「無」還好,日積月累仍得以「『月』起有功」。試想一天論文寫半小時,一個月下來就是十五個小時,也算是很長的時間,如果再以「年」計算,那更不是一個小數字。

 

不只寫文章,讀書、運動做任何事亦然,養成「如常」的習慣,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讓這些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也成為生命、性格的一部份;所謂美好生活不外好習慣的養成。

 

如是,每天只做一點點,做完了就必須強迫自己割捨或放下,以便於進行其它的事,因此即便寫作思泉湧也不得不休息、不得不中斷。

 

每天就只做一點點,每次做都格外珍惜,因為少而珍惜,也因珍惜而得以用享受的心情認真去做。如此「積少成多」所達成的效果未必比較差,甚至是更好的,這也成了我近來的一個心得體會。

 

相關文章 馬拉松式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