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對比與會通

2020. 4.24  Fri.
對比與會通
佛教與其它宗教或哲學進行比較,不管是歷史上的儒佛會通」,或者是現今的佛耶對話」,此等比較宗教或比較哲學的研究,宜避免落於淺薄浮泛的牽強附會。

印順導師不輕易談會通」,即便他援舉儒家《大學》為例,闡釋儒佛在「修身」之相似性(見〈修身之道〉收於《我之宗教觀》),這不盡然可以以「會通」作解。也就是說,思想架構上或形式上相似性的對比對照,不代表是一種相通性或相同性的合會融通,對比」和會通」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後者融會而相通之,前者對照而比較之。

若細察印順導師論及儒佛某些見解的相近時,相對於「會通」更可說是對比、比較的取角視野。也如他多次在其著作中表示自己長於辨異」、著重辨異」等,因此以「會通」來看待印順導師對儒家的立場恐未必得當,他對態十力《新唯識論》的批判即在於過度會通」。

相對的,我們可以從其著作中發現他對會通的反思,如:「不知道異義的差異所在,為什麼不同,就方便的給以會通,「無諍」雖是好事,但可能是附會的、籠統的、含混的。」(《華雨集第五冊》Y 29p41)以及:「我覺得一個佛學研究者,不管是走考證的路,或做義理的闡發,都必須以佛法的立場來研究。一個佛學研究者最忌諱做各種的附會(《華雨集第五冊》Y 29p157) 可知就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的原則,法義的解讀仍舊重於佛法自身本位,而不作強作解人,否則可能只是思想不清、觀念不明的表現。

印順導師承續龍樹中觀學的判教精神來會通阿含和般若,以阿含、般若和中觀作為純正佛法的代表,並以此依據、基礎權衡一切佛法,即便談融貫」也是批判抉擇後的融貫」,如他說:「中國學者,把融貫看為龍樹學的特色。不錯,龍樹是綜合的融貫者,但他是經過了批判的。這不像一般學者,不問他是否一貫,籠統的把他糅合起來。」(《中觀論頌講記》Y 5p12)由此可知精嚴才足以圓融是他主要的立場。

總之,相對於「會通」,以對比」來掌握印順法師之儒佛論述,應是較為適切的;而若真要作會通」,在論及佛教內部思想上的分歧,才會有所謂的「會通」(如通解阿含與般若之間)。換言之,對內可言會通」,對外主要是對比」,兩者之別異或可看出印順佛學的詮釋特色。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心識與解脫》之章節安排

2020. 4.23  Thurs.
《心識與解脫》章節安排
拙作《心識與解脫》所收錄的文章,大體上依著發表時序來安排,然這樣的章節架構大致顯示六個部份,第一章審視「當代研究」,第二章則是「古代回歸」,第三、四、五章是「擴大視域」,第六、七章是「聚焦佛學」,第八、九章則「展開對話」,第十章是牛刀小試的「分析論辯」。全書架構姑可鋪陳如下:
除緒論和結論外,所寫之十個論述章節大義如下:
首先,以「神經現象學」及「冥想科學」為例,介紹近年來融合佛學觀念與方法的意識研究,並作初步的討論和評析,指出此一取徑可能的貢獻和局限。
其次,由於對上述進路未盡滿意,本研究依《阿含經》回到(初期)佛教的思想基礎,重探佛教對心意識觀點的基本立場和洞見,亦即「見心識之真實得解脫」。
第三,在掌握到佛教心意識理論的核心基調後,再放大到整個東方哲學的思想主調,試著論述東方哲學暨佛學對意識艱難問題(the hard problem)之可能回應,說明佛法之心識探索乃在於解脫價值之實現。
第四,論述意識(consciousness)與良知(conscience)間的可能關係,從中看出心意識問題和道德行為(「業」)之緊密相扣,如佛法即在於心識觀修中解脫「業」的束縛。
第五,以余英時觀點來探討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及特色,指出中國經歷「軸心突破」,「心」取代「巫」之中介功能,「心」成為一切價值之源,而奠定中國心性之學之傳統。
第六,除中國古代之「軸心突破」推高「心」之地位與重要性外,印度古代亦然;其中佛教依「五蘊非我」開展心意識之理論與實踐,依之實現解脫苦痛的目的,而這樣的佛教心理學亦具一定之現代意義
第七,再從佛教「意業」的觀點,探討心意識和道德(「業」)之密切聯繫。
第八,以「身心」問題為例,析述初期佛教心意識理論之特點及其對現今學界之可能啟發。
第九,對比吉爾伯特•賴爾(Gilbert Ryle)「心」之理論與佛學可能的共同或相通處。
第十,以約翰•瑟爾(John R. Searle)觀點為例,初探英語學界詮釋意識問題之局限。
*摘自拙作《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Mind,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A Comparative Look at Buddhist Theories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預計2020年10月出版

「修道三要」與「學佛三要」

2020. 4.22  Wed.

「修道三要」「學佛三要」

藏傳佛教宗喀巴大師以「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為「修道三要」(或「三主要道」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此「三主要道」自是(大乘)佛法核心觀念及教說,而且亦有佛典依據,只不過印度經論是否有三者同時並列的確切文證,恐需進一步研究

 

較而言,印順導師以「菩提心」、「慈悲心」和「空性見」為「學佛三要」,乃源於《大般若經》「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的經句記載,三者明確並排列出。

 

「出離心」「菩提心」或有會通可能。如「出離心」為志求解脫三界之心,而「菩提心」乃志求成正等覺之心,雖「出離心」、「菩提心」明顯不同,但如果這裡的「出離心」,不只是自求痛苦的出離,也深盼一切眾生出離苦痛,如此廣義的、廣大的「出離心」,自是相應於「菩提心」的精神。

 

「修道三要」「學佛三要」不同在於出離心」、「慈悲心」。可知修道三要」的「出離心」、「菩提心」含括著「慈悲心」而說,有著「慈悲心」的「出離心」,自不只是聲聞自度的解脫之心,而可以類通於「菩提心」作解;「學佛三要」菩提心自也蘊涵著出離心」。

 

「菩提心」是志求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上求佛道象徵智慧覺悟,下化眾生代表慈悲普度,如此「菩提心」某個向度而言也含攝著般若慧與慈悲心,在三心之中居於首位。

 

佛法詮解當採正向解讀或善意詮釋,試著取得一致的理解,而未必要徒增對立與張力。猶如當代美國哲學家戴維森(Donald Davidson)所說的「寬容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對他人見解採同情的詮解而作仁慈或善意的解讀(charitable interpretation)一樣;尤其古籍經論所述,更應盡可能廣義地解釋其為真、或合乎理性(maximize the truth or rationality in the subject’s sayings[1],而不採懷疑或否定的理解。

 

宗喀巴大師三主要道」與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應有對比探討的空間,如果依著寬容原則的善意解讀兩者在精神上應是可以相通的

 

不管是「三主要道」或者「學佛三要」,都和「四聖諦」一樣緊扣著「苦」;如出離心、菩提心發起「離苦得樂」的願心,慈悲是「與樂拔苦」,而般若空慧是「度一切苦厄」,都是菩薩通往成佛道路過程中極重要的修學資糧。


[1] Simon Blackbur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62.

相關文章  菩薩三心

心意識研究之「知行合一」

2020. 4.21  Tues.
心意識研究之「知行合一」
一個人從事道德哲學的研究與教學,不代表其道德高尚,畢竟道德理論的知識累積不等同於道德實踐能力,相對的道德瑕疵可能不會少於一般人,這也意味著「知行合一」不是件容易的事。[1]

又例如藝術哲學、文學哲學、音樂哲學乃至運動哲學、愛情哲學等,善於思想觀念的分析探討,不代表藝術、文學、音樂、運動、愛情等實際經驗與能力本身,而這也說明實踐哲學(practical philosophy)面向之不可忽視。

相似的,心意識哲學亦然,客觀的學問探究固然重要,但未必足以觸及其自身,而這也是「第一人稱」方法進路必要,否則猶如禪宗所言之「隔靴搔癢」,只停留外圈圍繞而難以「冷暖自知」,如是知識的論究當也是為了走向實踐之路作準備。

若問什麼是心意識(研究)的專家,學院派知識成果的累積固然是其中一種路徑,但不代表其擁有唯一的發言權,相對的心意識探究採取不同門道不只是可能、也相當的可行,如榮格(Carl Jung)亦表示西方學術傳統以外的心理探索也非常值得重視。

而就像道德之專業及道德問題的探索,不只限於倫理學家的專利,卻是任何有心者皆可以參與,任何人也都可以透過實踐而成為有道德的人,如是「直觀」或「內觀」心意識現象的親身體驗亦為一種認知進路。

西方心意識哲學研究的局限之一,或在於「光說不練」;相對的,東方哲學心意識研究的啟發之一,在於心意識哲學不能只是概念或理論的窮索,而也在於回歸生命內在的反思。如此論盡知識俾便於踏上實踐旅程,也成了東方面對心意識問題的解答之一。


[1] 根據研究,反而倫理學家之言行被認為是比一般人更不合乎道德,可見The Moral Behavior of Ethicists: Peer OpinionWhy Aren’t Ethicists More Ethical?

小詩(1027)~(1030)

2020. 4.20  Mon.
1030
法藏比丘
創淨土
接引極樂

地藏菩薩
入地獄
拔度眾苦

1029
藥師彌陀
東西淨土
生得光明
死往極樂

1028
解脫道
超越苦、止息苦
滅苦出離
菩薩道
承受苦、擁抱苦
即苦為一

1027
是人生之所得
只是我們別無選擇
是人生之想望
只在於夾縫中窺探

看見另一種美

2020. 4.19  Sun.
看見另一種美
我們常以「男才女貌」來形容一對伴侶之「登對」(門當戶對」),但現實生活中常可看到「不相稱」的愛情,女一方條件明顯比另一方還好,而為一方感到惋惜或幸運,但這往往只見其一而不知其二。

「以貌取人」是人之常好臉蛋、好身材等外在條件固然先天優勢,但久而久之,大腦無料、語言無味終究令人疲乏,名符其實的「中看不中用」。

「情人眼裡出西施」,可知美是心中有愛,有愛就有美。因此真正的美是「日久見人心」,所以看一個人的臉外更要看一個人的心,觀其思想和格調,所謂的品德、才情、智力、學養等,都不是外表所能取代的,甚至金錢也買不到。

叔本華說「女人的美只存在於男人的性欲之中」,此話雖說的激烈,卻也赤裸的揭示男歡女愛」不過是動物性本能的催化激發;當一個人沒有生理上的需求渴望,很難會有「求偶」的趨向。

也因此,只重視外表無異於「禽獸」,而人類情感之可貴即在於「由外轉內」,超越表象直指真實。

年紀漸長,我審美標準也跟著不同,心境亦趨於圓熟,愈來愈會去感受另一種美,看見及欣賞另一種美,如是身旁所見所聞,也跟著美化」起來了。

無常的警示

2020. 4.18  Sat.
無常觀
今年一月以來災難頻傳,除了新冠病毒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節節攀升外,台灣一些名人如參謀總長沈一鳴、藝人劉真、玉山銀行科技長陳昇瑋等人死去,也讓人深感生命之無常。

2016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美國優先」為施政主調,然中美貿易戰打得再怎麼火熱,也沒有比疫情快速散播來得迫切。面對生命直接而嚴峻的威脅,無孔不入的病毒才是共同的敵人,災疫是共同的戰役/疫。

疫情襲捲全球之際,福德因緣之大小多少決定了不同地區不同的人的境遇。教說「業緣不可思議」,對於業緣的一切,理性固然可以試著解釋,然非理性的向恐是更多。

如此面對災難,大乘菩薩道強調的「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他關係,或給予「反求諸己」以及「善待他人」的因應啟示。

「善待他人」是因為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很可能都會消失,珍惜與感恩是當下所能做的。「反求諸己」是因為災厄若是發生,但問自己是否作好心理準備。

面對苦難、尤其是死亡而能無所畏懼,其一在於生平好事做得夠多、夠久。如《大智度論》說「檀為安隱,臨命終時心不佈畏」,以「命欲終時,其心不怖」來形容「好施之人」,即是一例。當然行善不應是為了個人福德,而卻是發自內心、真誠的不忍眾生受苦

面對不可思議之業緣,人世間所作所為的一切,當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多問耕耘少問收穫。在無常苦迫的催促下,一切的一切不需執著,一切的一切都願他人更好,當哪一天無常降臨自己身上,亦也了無遺憾

相關文章  業力與無常力  無常讓人珍惜與放下

小詩(1023)~(1026)

2020. 4.17  Fri.
1026
善的作用力=反作用力
如是共振循環

善的質量=能量
所給就是所得

1025
拔苦
苦生則愛生
愛生則善生
善生則美生
以愛、以善、以美
解救苦

1024
行善之人
愈給愈多
多的不只是錢
還有福報

1023
病因於內
業為牽引
反求於心
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