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菩薩人格」

「菩薩人格」

佛弟子修學佛法,尤其行走在菩薩道上,首務是養成菩薩的人格,而菩薩之有別於羅漢即在於慈悲心與誓願力。

 

從悲心和願力看出菩薩之為菩薩的特勝之處。而菩薩人格的養成,亦即是大丈夫人格的養成,如《大智度論》對菩薩的描繪:「問曰:齊何名菩提薩埵?答曰: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以及「一切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為菩提;其心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心名薩埵」等。

 

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中甚而呵斥求生他方淨土是怯弱低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可知悲心殷切的菩薩總是與苦難同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如印順法師在<人間佛教要略>表示人間佛教是整個佛法的重心關涉到一切聖教這一論題的核心就是菩薩——從人而發心學菩薩行由學菩薩行而成佛[1]可知「人成即佛成」之即人成佛的過程,中間歷經菩薩的修行,而以菩薩為人、佛的中介身份。


換言之,「人成即佛成」意味著人成即菩薩成、菩薩成即佛成,也因此「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重於菩薩人格的養成,包含菩薩情操、菩薩精神的涵養;人格到佛格之間所需的是菩薩格或菩薩人格,亦也是「大丈夫」的人格。

 

菩薩是個「人格者」,只不過其人格除了世間外還有出世間的意義,終極以「解脫」為理想,包括自己的解脫與他人的解脫,統合了自利與他利、出世與入世。

 

大乘經論的開演教化,皆不外於菩薩人格的涵養,以三心、六度總攝其內容與方法──「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邁向菩薩人格的完滿即是成佛。

 

相關文章 菩薩以「偉大」作標竿


[1] 《佛在人間》(CBETA 2021.Q3, Y14, no. 14, p. 99a9-10)

身心之蘊處界

身心之蘊處界

拙作<心識與解>第八章探討佛教是否主張身心二元論,文中指出身心二分在佛教中僅是暫時性區分,以不同分類解釋「人」或「有情」如何運作。除身、心二分外,佛教也以色、受、想、行、識之「五蘊」,或者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或「六入」,以及以識、名色如束蘆之相依相待,說明身心之整體。

 

不管是二分、三分、五分或六分等,這些都是溝通上的方便,使我們了解「人」此一整體是如何運作的。文中之分類以下表略顯之:



除上述指涉身心之區分,有情之分析除五蘊、六處外,還有六界。所謂的「四大皆空」主要指色法──地水火風,更完整是六界之「六大皆空」──加上空、識,這「六大」也是詮解有情存在的一種方式,如《雜阿含465經》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之指涉,表示:「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 

「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此表述同時在「五蘊皆空」(或「五受陰非我」)脈絡下出現,如《雜阿含84經》說: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是名正觀識亦復如是」或者《雜阿含186經》:是故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識亦復如是 

除五蘊皆空外,「六入/處」的身心活動中亦沒有一個我,如《雜阿含198經》:眼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意亦復如是」(199經亦有類似經文) 

可知,不管是色、受、想、行、識之「五蘊」,或者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六入/處」),以及地、水、火、風、空、識之「六界」,皆是泛指有情身心的整體。 

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第四章談論「有情與有情的身心」,即是以五蘊六處六界來分析,並表示「蘊觀詳於心理的分析處觀詳於生理的分析界觀詳於物理的分析[1],蘊、處、界僅是從有情不同面向的強調作指涉與分類,初期佛教的禪修即重於蘊處界的觀修,如《雜阿含42經》:「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2]

只不過「六界」之地、水、火、風、空、識,當中的「空」該如何理解,不免有其開放性,淺的泛指空間場域,深的特指緣生無性。[3]此外,「識」也存在著豐富的意義,平淺來說是覺知了別,玄深而言涉及業力攝藏。而「空」與「識」恰好又是中觀和唯識核心概念,或也值得從「六界」脈絡中探索「空」與「識」的原初意涵。


[1]  (CBETA 2021.Q3, Y08, no. 8, pp. 57a01-58a3)

[2] (CBETA, T02, no. 99, p. 10, c11-13)

[3] 《佛法概論》表示:至於空界是四大的相反的特性物質必歸於毀壞是空有與有間的空隙也是空虛空是眼所見身所觸的無礙性凡是物質──四大的存在即有空的存在由於空的無礙性一切色法才能佔有而離合其間有虛空必有四大依這地空五大即成為無情的器世間若再有覺了的特性如說四大圍空有識在中」(《成實論引經),即成為有情了(CBETA 2021.Q3, Y08, no. 8, p. 64a4-9)

活得好、活得久

活得好、活得久

今年暑假算是特別的暑假,從六月份自我宣示「是改變的時候了」,確實不只文章寫得較少,心態也大不相同,尤其感覺到體力不如往昔,再不想那樣拼勁地寫作。


雖然心猶然是猛然躍動的,豪情不減,但身體未必聽從使喚,步入中年已不再是健壯之軀,任性自如地生活與工作。

 

邁向中年,生命是否已過一半,另有大半輩子?或僅剩三分之一?還是更少?無人可知!把身體顧好,留住青山,活得好、活得久,成了下一階段的人生目標。

 

人生其實只要健康地活著,一生就了無缺憾。這裡的健康,不只是身體的健康、還有心理的健康,畢竟許多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很可能什麼都不缺,卻只缺健康。可知,即便家境窘困,或身處貧窮落後國家,只要常保健康,依舊是最有福報、最有尊嚴的生命。

 

近來和年齡相近的朋友相約,彼此互道安康珍重,希望大家八、九十歲都還可以這樣聯繫著,路途中無人停滯或倒下…...

坐禪小詩四首

 小詩(1395)~(1398

1398

幸福勝券在握

只是靜靜安坐

什麼也不必做

 

坐而不做

任憑花開花落

 

1397

靜坐是本能

身而為人、人之為人所獨有

奈何心被奪走

茫然無處留守

 

1396

端正的姿勢

平穩的呼吸

安適的心思

人格重塑的過程

 

1395

呼吸心柔

呼吸心樂

呼吸心解脫

 

收攝於內

釋放於外

修行的狀態

專修與廣學

專修與廣學

佛教修學的理想是「解行並重」,在觀念見解上除了純正外還要廣博,在行持實踐上卻要專精於一。這可見「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是可以取得平衡的,甚至是相輔相成的,尤其在菩薩道更是如此。

 

佛教界長期以來強調實作、實修之重要,做就對了、修就對了,然而聞思是修證的基礎,如果聞思熏習不足,知見似是而非,如何能於佛法修學中通向正確的行持、實現究竟的解脫?

 

觀念上的正知正見,猶如一雙明亮的眼睛,看清楚所要行走的方向,得以宏觀全局掌握整體,關乎六度中的慧學涵養,而且也如《無量義經》說「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唯有遍學一切才足以言普度眾生、深度教化。

 

佛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佛,反之亦然,因此在廣學多聞的前提下一門深入應該是比較理想的。


如一個人很難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求遍學十八般武藝擇一精通;也像醫學生養成過程中,各個科別都要去歷練,最後擇一特定專科作為自己最擅長;研究所進修寫論文亦然,具有相當背景知識之後,選定一專門的研究主題深入。相信任何領域、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解行並重」是佛法修學理想,但每個人根機不一,不是所有佛弟子都要博通經論,有時「多聞」反而更讓人無所適從,甚至愈益迷惘困惑,這樣的話不如老實修行、專修一法門即可。


因此對某些人而言,只要跟對了師父,依教奉行,自然而然走在正途上,而不復多慮多疑。

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菩薩道修行之「不了了之」

菩薩道修行之「不了了之」

印順導師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自序》(頁5)說:本著精衛啣石的精神做到那裡那裡就是完成又何必瞻前顧後呢」從中表顯出菩薩常道「任重致遠」之「盡其在我」。

 

前述引言中,其實還上接「世間有限的一生本就是不了了之的。」事實上,不只世間為有限一生而「不了了之」,菩薩道的修行或亦可說是「做到那裡那裡就是完成」的「不了了之」。

 

一如印順導師在《華雨集(二)》(頁134)說:行菩薩道成佛的法門廣大甚深不是簡易的事說老實話這不是人人所能修學的」──此坦誠說出人性面對考驗時的真實情境,雖勸發菩提心、同行菩薩道,但究實而言不是人人所能修學、人人所能行持的。也因此所謂「菩薩人人可學[1],可說是一種信心的增強與志節的激發。

 

然而菩薩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如果知難而退,不勸發、不鼓吹,那不就更少人行菩薩道?菩薩道之普度眾生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所以,現實上不是人人所能修學,但理想上我們仍要期待他人修學、鼓勵更多人來修學,如《般若經》說「上人應求上法」。

 

是以印順導師《學佛三要》(頁153)說: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似意味著菩薩道走到那裡、做到那裡那裡就是完成,即便悲心不及於慧力,於中途之間契證聖果,曾經的菩薩發心也是令人敬重的。

 

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也因此發大心、立大願,即便無法走完全程,亦也在豪情壯志的趨策下多走了好長一段路,而值得為其高興、為其喝采。也因此,初發心菩薩不怕發大誓願,也應勸勉眾人發心立願,如是竭盡所能全力以赴,爾後隨順因緣,最終將於菩薩路途上取得最佳成績。

 

既然「敗壞菩薩」仍比「自了漢」強得多,因此不怕菩薩修行之「不了了之」,及至期間得度而了脫生死,亦為佛法作見證,值得佛子們的歡喜讚嘆,一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6〈大如品〉菩薩自生證智雖不證實際,但仍教人證須陀洹果、讚歎須陀洹果法歡喜讚歎得須陀洹果者;乃至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以及辟支佛道皆亦如是──可知證得聖果是令人歡喜讚嘆的。(當然《般若經》對於「迴小向大」所述和《法華經》「會三歸一」的思想不同)

 

菩薩修行猶似一場看不到盡頭(或盡頭相當遙遠)的馬拉松賽,菩薩當然要勇猛精進走到最遠、做到最後,然而現實來說走多少、做多少就是多少;尤其在誓願力的自惕自厲下,更可以讓人走得遠、做得多,是以菩薩經常性的發心立願顯得格外重要。

 

·    相關文章  「來生寄語」  「再世佛緣」


[1] 《無諍之辯》(頁200):但求有利於眾生有利於佛教那就無往而不是入世無往而不是大乘這所以菩薩人人可學

取自網路

中觀學式的人間佛教

中觀學與人間佛教

 

當今台灣「人間佛教」道場各自發展出自身特點,如佛光山闡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為「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順理或可說法鼓山為「聖嚴模式的人間佛教」、慈濟志業為「證嚴模式的人間佛教」等,當然印順導師「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亦有其特色,不過與其說是「印順模式的人間佛教」,突顯個人的思想主張,吾人更傾向定位其人間佛教為「中觀學式的人間佛教」。

 

「中觀學式的人間佛教」乃遙契龍樹菩薩之主張(龍樹亦是上承於佛陀),如印順導師在《永光集》(頁255):「說我贊同「緣起性空」,是正確的,但我重視初期大乘經論,並不只是空義,而更重菩薩大行。」可知印順導師對於龍樹菩薩不只是「緣起性空」思想的認同,而且更是「菩薩大行」的讚揚;「緣起性空」是智慧,「菩薩大行」是慈悲,由此「悲智雙運」表徵大乘佛法的修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兩者之間,慈悲更為其所強調,如他說的是「更重」而非「也重」,此相應於「慈悲為佛法宗本」之說。

 

學界、教界往往視龍樹為偉大的論師、哲學家,然而龍樹更當為人所推崇的應是他的菩薩心志;龍樹除了論師外、更是一位菩薩行者,印順導師之重視龍樹亦在於此。

 

又如印順導師敬答太虛大師時表示,其於大乘中見龍樹有特勝者,非愛空也,而是深感於菩薩行願上「其志可師」(《無諍之辯》,頁117);又例如他指出龍樹集成菩薩精神為「忘己為人」、「盡其在我」、「任重致遠」,表示菩薩之真精神可學,略可於此見之(《印度之佛教自序》,頁6-7)。

 

可知,「中觀學式的人間佛教」是「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的菩薩常道;若就中觀特色而言即是「深觀廣行」,深觀代表智慧、廣行象徵慈悲,這樣的智慧和慈悲即是「上求下化」──「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亦即是「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而印順導師晚期以「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來定位自身佛法立場、佛教關懷,可說回歸龍樹菩薩的精神法義,而此亦是佛陀本懷。

 

總之,在現今人間佛教團體中,特重龍樹中觀學、並以之顯發入世的菩薩情懷,大致只有印順導師一人(「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中觀學式的人間佛教」,顯發對佛法思想的恢宏視野與精深見解,所謂人間佛教俗淺化的評斷,正可以藉印順佛學來對治導正。

 

相關文章   印順佛學的「中道」特色  人間佛教的「中道」特性

小詩(1391)~(1394)

1394

人文工程

閱讀是原料收集

思考是加工處理

書寫是成品的製造與生產

 

1393

所讀的雖一樣

所想的卻不同

所寫的

印記出思想與人格

 

1392

當知識化成人格

轉為生命的一部份

所思所想

都是學問的遺痕!

 

1391

福報大的人

再加上努力

就直飛雲端

高空中眾所仰望!

 

縱要離世

雙眼一闔

在睡夢中劃下句點

無病無痛

*以上余英時先生逝世有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