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獨處的能力

2018. 8.29  Wed.
獨處的能力
多數人強調社交能力、人際互動的能力,然而卻很少論及獨處能力,但事實上獨處也是一種能力,畢竟很少人可以一個人長時間關在房間裡怡然自得。而且,獨處不只是一種能力,甚而是一種力量,一種發自於內在的力量,「足乎己無待於外」。

不久前逝世的韋政通先生在《人是可以這樣活的》書中表示:「回想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我的確有不怕孤獨、不怕寂寞的天賦,生活上無論受到多大的挫折和痛苦,從未使我灰心喪志過。這點天賦的自覺,使我特別珍惜時間,把浪費時間認為是一種罪惡。為了珍惜時間,我始終堅持過著簡單的生活……在生活形式上,非常刻板、非常固定,但在心靈世界和思想活動上卻是豐富多姿、風雲變幻,幾乎每天都活在興奮之中。」(頁4-5)韋先生也曾表示,在寫《中國思想史》一書時,迫於現實上經濟的需要,每天都專心著述,限定自己每月寫四萬字,正常情況下一天工作十二小時,若不達標,甚而延至十六小時,過了兩年「自囚」生活,心無旁騖、心智集中,很少與外界往來,終而如期完成這近百萬言的著作。(《人是可以這樣活的》,頁131)。

幾乎所有的文史工作者都必須有這種獨處的修養工夫。高行健在《論創作》書中說:「可能是天性,我寫作時很有耐性,一個人待著,我覺得非常舒服;這種孤獨感對創作而言,我認為是必要的,對一個作家尤其需要。」(頁248)在為文或受訪中,高行健皆表示­作家不需要熱鬧、孤獨是必須的,認為「孤獨是自由的必要條件」、「作家最好的位置是社會的邊緣」,如此創作者才能堅定的發出個人聲音,因此對作家而言,作品亮相就可以了;可知創作過程雖是孤獨的、人也是孤獨的,但思想可以共享,文學創作者是透過作品與人群互動交流(或即《論語》所說的「以文會友」)。

人文學科的學術研究更需要「孤獨」,甚可以說一個學者的學術能力,密切關乎他/她的獨處能力,能在孤獨中享受獨處樂趣,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刻、更精密。如此學術研究不只是坐冷板凳,而且要享受坐冷板凳的趣味;如季羨林認為的,文化傳承暨學術工作不是趕熱潮,而是要甘於坐冷板凳。

印順導師也曾表示自己是「潛心佛法的孤獨者」,長年「閉門閱藏,過著忘世生活」,表示自己在普陀佛頂山慧濟寺的閱藏樓足足三年光陰,乃一生中最理想的自修環境,雖然經濟清苦、困頓,但卻得以全心全意在佛法研修上。晚近在<游心法海六十年>文中認為自己有點孤獨,但也表示孤獨不是壞事,以佛陀之讚歎「獨住」自勉:「每日在聖典的閱覽中,正法的思惟中,如與古昔聖賢為伍。讓我在法喜怡悅中孤獨下去罷!」

「孤獨」如蔣勳所說,其一要義是「回來做你自己」;一個人要精神超拔,不受俗情俗務所擾,免要耐得住寂寞、有一定的獨處能力,如莊子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這雖如韋政通所說是一種「天賦」,或者高行健所謂的「天性」,實則是一種性格,而這樣的性格可由後天訓練而成。

阿含佛典中,屢屢以獨修、獨行、獨住、獨止、獨遊、獨坐、獨處等字眼,來形容修行的態勢,可知這是覺悟和解脫所必須。同樣的,人文學研究要有所成,需要的亦是一種「隔離的智慧」(殷海光語),依此保有思想的自主性與獨立性,凡事才能看得深、想得遠。

從中醫淺談中國哲學

2018. 8.28  Tues.
從中醫淺談中國哲學
曾聽聞人說,中醫令人稱道的不見得是把脈、針炙、經絡等,而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生活態度關乎一種人生觀和價值定向,可說中醫之精彩處除了是「技法」的展現外,更在於背後的哲學思想;如「上醫治未病」一語,即顯示一種生活態度和人生哲學。

中醫固然在實踐層面上有神奇療效,在觀念、思想上的洞見更讓人拍案叫絕,其實踐效用是奠基在理論的真知灼見上;除技術或技藝層次外,背後更有深刻的智慧底蘊。猶如中國拳術一樣,淺者見淺、深者見深,中醫亦然;淺者只停留在身體、生理表層的認識,深者則在心理、心性乃至於意義和價值面向有更深層的體悟。

拳術、中醫背後是中國哲學的理論基礎,中國哲學固然可以是一種知識的探求,卻不僅於此、不限於此。牟宗三說中國哲學是「生命的學問」,這生命絕不是科學上生物學概念,卻富有豐厚的價值內涵。哲學作為一種知識,重於分析、思辨、論理和證明,但哲學作為一種智慧,則強調體驗、感通、想像和領悟,而中國哲學顯然重於後者。

殷海光生前主授分析哲學,一生推崇英國哲學家羅素,有著西方學術傳統的知識人特質。韋政通與殷海光有深交,曾在<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一文中說道:「他是一個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個知識的熱愛者,但用東方人的標準衡量,他不是一個有很高精神境界的人。」(《人是可以這樣活的》,頁69)韋政通之評點,或可適用於大多數的學者,主流學界的學術走向即是如此,重視客觀知識真理的抉發,而未必是主體內在的自覺與修養。

但這絕不代表東方或中國哲學較為優越,東方哲學亦有東方哲學研究(者)的問題,如高談心性之學、生命情調、精神價值、心靈境界、文化理想、人文關懷等,卻往往自我沈溺、陶醉其中乃至於自我迷失,被自身意識型態所牽制而不自知。如果所皈命的哲學,不能與外界對話溝通,只能是一己心性涵養的學問,或者是地域性的文化思想探究,甚至只是某種信仰、信念追求,似乎有違闡發真理的本意。

如此,知道中國哲學之所長與所限,也知道西方哲學之所長與所限,「知己知彼」,人類智慧果實將更為豐碩偉大。

ps. 中醫與中國哲學自有諸多問題值得深究,這裡只是有感而發、信手拈來一寫。

另一種「學用落差」

2018. 8.27  Mon.
另一種「學用落差」
新聞報導,哈佛大學教授指出「椰子是毒藥,如其中的飽和脂肪對人體有害;然而卻又有不少研究認為「椰子油是世上最健康的油

除了科學研究社群之間不一致的看法外,學術殿堂的理論研究與街頭巷尾的民間體驗亦時有距離。如有報導指出,椰子油是意見落差最大的食用油,顯示學術研究所發現的與實際使用所經驗到的不一致,亦即吃的人認為很好,但研究的人認為很不好。

其中有不少問題值得探討,當客觀的分析研究與主觀的體會感受壁壘分明時,究竟該如何取捨?

「如入飲水,冷暖自知」,顯示了親身體驗、切身感受還是比較重要;而這似乎也說明了科學研究的限制,很多事物的認識把握,還是要「身歷其境」,佛法所說的「唯證方知」或也有此意。

一如醫生透過神經檢測儀器說你痛,這才算是真的痛,或者你才能痛,顯然已違反一般人的直覺反應,畢竟痛是主觀、主體的真實感受,不能任由他人來斷言判定,即便「幻肢痛」(phantom pain)亦是一種痛。

因此椰子油是好是壞,或許「口嚐為憑」,仍是要以使用者所說為是。

小詩(190)~(193)

2018. 8.26  Sun.
193
讀晚年陳寅恪
困頓中見學者氣象
化苦難為悲憤力量
傾心思貫注學問上
讀書人之可敬榜樣

192
彩虹
乍雨乍晴
高空中築起一座七彩大穚
橫跨天際的兩端
既夢幻又美麗

這是人們最想攀登的一座橋
也是最不可能登上的一座橋

191
書寫
一枝敏銳易感的筆
精力流沛
不管陰晴圓缺
或者喜怒哀樂
全在掌握之中

190
業網
無常的影子
無時無刻、隨時隨地
伴隨左右
無知的人們
無明所縛、愛結所繫
流轉上下

每個人
都深陷業力網中
自己把自己困住
動彈不得、受苦不斷
生生世世

髓緣布施

2018. 8.25  Sat.
髓緣布施
日前收到一封來自「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的信,首先詢問1995/07/09 我是否在台北參加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因為我與某病患初配相合HLA typing,所以透過家人聯絡到我,希望讓更多的血癌病患能夠找到可能救命的捐贈者。

年輕時,我確曾參加捐髓驗血活動,也設想有找上門來的一天,沒想到事隔二十三年後我雀屏中選,成為可能的捐贈者。

二十三年後初衷不變,若我的血髓有助於人,自當樂而為之。事實上我捐血次數達七十多次,只不過近年來年老色衰,氣血不足自身難保,便不敢再捐。對於捐髓亦然,我只擔心我漸老的身軀不能提供患者最佳的救助。

捐髓驗血限定於46歲,年過55歲就不能再捐,因此年紀會是一重要因素,這也顯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伙子肯定有更好的捐助條件。

雖然如此,我還是樂於為之,只要想到有人可能因我的血髓而重獲新生,就覺得意義非凡;或者相反的,若有人因我的拒捐而不幸喪生,這將是我不可承受之重,感到遺憾終生,如此而更義無反顧。

只不過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母親,覺得我「體弱多病」,近來身體狀況不算太好,雖無大病卻也小病不斷,已不那麼適合捐贈。

所幸近來捐髓多了不同選項,除了骨髓幹細胞捐贈外,又多了周邊血幹細胞捐贈方式,不用進開刀房抽取髓液,而可如捐血一樣伸出手臂來救人一命,這樣的「舉手之勞」自是便利許多;只是捐髓前五、六天要定時打生長激素,刺激白血球增生,過程中恐有身體上的不適。(詳見「周邊血幹細胞捐贈」)

健康的人不會知道重病者的痛苦,甚至是徘徊死亡邊緣的恐懼,而今「萬中選一」,讓我有幸成為可能的救助者,自是當仁不讓;否則平日所學的菩薩心行、忘己為人、慈悲利他乃至「頭目髓腦悉施人」等,豈不都成了空話?只願他/她有康復的一天。


知識之創新與傳承

2018. 8.24  Fri.
知識之創新與傳承
大學教師有兩大任務──研究與教學,一個大學老師或重於研究、或重於教學;其中研究是知識之創新,教學是知識之傳承。

教學是所有級別學校所共同的,但大學與一般中小學不一樣,即在於肩負起知識之創新,而這意味著學術研究在大學之重要。即便是科技大學亦言創新,只不過更重於技藝、技能的創新,而未必是知識的創新。

研究是一種「內修」,教學是一種「外弘」,知識之創新與傳承也是一「內修外弘」的過程。而這樣的「內修外弘」,亦是「自利利他」的實踐,內修是「自利」、外弘是「利他」;而如此的「自利利他」或可言「悲智雙運」,向上探求知識智慧之創發,向下引導知識智慧之傳化。

在「俗諦」上言研究與教學,在「真諦」上是福慧雙修的因緣;今生有幸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所學所教為智慧之學、覺悟之教,這不能不說是人生中的一種幸福,讓人充滿感恩與知足。

相關文章 繼承 vs. 創新

獨白與自娛

2018. 8.23  Thurs.
獨白與自娛
部落格設立至今已有四、五年,多半處於「自說自話」狀態,而且多半只貼在這唯一的網站。曾有人建議我積極的去「分享」,如加貼在臉書或者建立個人微博等,但幾番思量還是維持現狀就好。

書寫是一種反思過程,一種對自己思緒的重整,別無它求。這既可說「苦悶的象徵」,因著「苦悶」而找尋一抒發管道,期能達到「精神自救」的療癒目的。

如陶潛<五柳先生傳>所述「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透過自我書寫之「獨白」來「自娛」,至於是否能「娛人」,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畢竟一件事要做得好,做得有所成,自己一定要樂在其中,如果不能歡喜為之,即便是受人肯定,也沒有多大意義;《論語》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之意境當也在此。

在這部落格貼文,如同寫日記一樣,養成了習慣就不能不寫。這樣無目的性、無所求的書寫,會是自在愉悅的,不用受制於人,而能真正為自己而寫。

相關文章 純為自己寫

小詩(186)~(189)

2018. 8.22  Wed.
189
以靜制動
默然
安住於眼前當下
以一種沈靜
以一種堅毅
面對一切風雨
以超越

188
學做人
做人需寛容
寬容心快活
海內皆弟兄
不分你和我

做人當如水
柔軟心澄澈
無孔而不入
無入不自得

187
寫作人生
書寫令人蒼老
一生光陰就此飛逝
書寫令人不朽
一生所思後人吟誦

186
文章千古事
人之壽命不過百年
物之存留不過千年
一切一切都會逝去
唯詩文永在

百千年後
哪怕
一人賞識、一人獨吟
心領神會中
已然肯認其價值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靜療法

2018. 8.21  Tues.
靜療法
人世間許多問題的解決,靜下來是第一步;反之,安靜不下來,意味著苦痛的不斷循環、不斷流轉,成為問題癥結所在。

愈是在艱困處境中,愈是需要安靜;不管是身體的疾病、還是心理的煩惱,安靜下來往往可以得到最好解答、最佳療效。

今日盛行的正念療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可說是一種「靜療法」或「靜心療法」,只不過前者重於覺知(awareness),後者更重於止靜(stillness)。如就身體而言,心情平穩、思緒安定,血氣運轉暨氣場對流自然安穩順暢;再就心理來說,人若止靜下來,才會看清楚事情實況,包括自己性格上的局限與盲點,如混濁的水沈澱出所有雜質,清澈見底。

相對的,靜不下來,意味著自制力差,控管不住自己;而如果不能作自己的主人,凡事不能操之在己,只好隨業、隨習氣流轉,不能「隨心所欲」,各方面都不易有所成。

佛教禪定學是對治煩惱的重要修煉,一種保持平靜的方法。佛教修行從心開始,修心即是修定,但這只是修行的初步,讓雜質沈澱不代表讓雜質消失,止伏煩惱外更要觀破煩惱,知見其空無自性。

相對於佛教修行從心入手,道家暨中醫則從氣著眼,氣的修煉以維持身心康泰,而可稱之為「氣療法」。不管「靜療」或「氣療」,都是古代東方哲人的智慧結晶,只要把握其核心精神並時時練習之,人生的苦痛就足以減除大半,值得我們深入探索並切身體悟。

唯此一事

2018. 8.20  Mon.
唯此一事
這次去寧波開會,會後獲贈一幅諦閑大師「唯此一事」的書法;雖然字未必寫得絕佳,但卻是一代高僧、名僧所書,更重要的是字裡頭的含意令人印象深刻。

「唯此一事」若用在信仰上,乃要精勤於佛法修學,或修解脫道、或學菩薩行。但「唯此一事」也可應用在人生各面向上,找到目標方向,專心一致心無旁騖,不願乎其外。

一如尼采所說「知道為何,就可以承受任何」(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當人生目標明確,念茲在茲於此,其它的一切都變得不重要。包括在男女感情上亦復如此,唯此一人,不作她/他想。(記得當初結婚時,有長輩分享結婚心得,告訴我婚後在異性關係上就此一人,別作其他非份之想;此話言猶在耳,或也相契於「唯此一事」的精神。)

人一旦集中精神,貫注心力於一點上,其它的都是枝節末梢,微不足道,不知不覺排除了「不必要」的煩惱。相對的,人之所以有煩惱,或者懊悔擔憂不斷,就是找不到這「一事」為何,也因此生命沒有重心,生活沒有目的,人生沒有願景,猶如船隻在茫茫大海中隨風浪飄盪。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人的煩惱如火燒,此時此刻「唯此一事」,就只是為了滅火救命。同樣的,念及生命無常,找到信仰依止處時,人生的真愛與最愛,就要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來珍存之。以此心態過活,人生當可踏實又快活。

阿羅漢之可貴

2018. 8.19  Sun.
阿羅漢之可貴
大乘法教中,往往對「小乘」充滿貶抑,大小論爭自古如此,但與其相互輕視、彼此敵對,更應該相互肯定、彼此認可,如此和解乃至合作才成為可能。換言之,肯認對方是和解、合作的第一步,而要肯定對方,首先必須「看有不看無」,欣賞其特色優點,而不是著眼其所沒有的而盡挑缺點。

阿含佛典描述聲聞行者,過著少欲知足、平淡恬靜的生活,「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精勤專注於止觀禪修。雖不過問世事,但卻安住其位安守本份,把全部心力放在修行與覺悟這件事上,而且僅此一事不作它想。

解脫道行者的過得是一種單純生活,如蓮花般潔白清淨,面對混亂紛擾的世界,他們只管內心平靜,不為物欲所惑、塵俗所染,這是如何的難能可貴。

如此,聲聞乘給予現代人諸多啟發,告訴我們人世間太多追求都是多餘的、毫無意義的;人一旦滿足了身體和生理的基本需求,就不應再多設想其它。

印順法師說,「佛法的究竟理想是解脫,而解脫心與利他的心行,是並不相礙的。」(《華雨集第四冊》Y 28p52~53),可知追求解脫的同時不是沒有慈悲心行的。法師也表示,人間佛教暨菩薩道的修行「不離「佛法」的解脫道──般若,只是悲心要強些,多為眾生著想,不急求速證而已。」(《華雨集第四冊》Y 28p57)這意味著解脫道可相通於菩薩道,在悲心強化下轉入大乘成佛的法門。

相對的,菩薩雖未必發厭離或出離心,但以解脫為核心關懷的菩薩行,當有助於菩薩的入世實踐,而不致於和人天乘混淆。

總之,追求解脫是佛法超越性的體現,一心實現解脫的阿羅漢,當值得我們的敬重推崇,又何能輕意貶抑呢?況且現今的聲聞行者(如南傳佛教)之菩薩心行,其入世之深與悲願之切,並不亞於傳統大乘佛教信仰者,甚有過之而無不及,值得我們的珍視。

小詩(182)~(185)

2018. 8.18 Sat.
185
找尋
不斷地找尋
錯綜複雜、綿密交織的線條裡
找尋屬於自己的生命之線
使能
認清所處真相
確立未來方向

184
在迷與悟之間
在苦與樂之間
在晴與雨之間
在日與夜之間
花開花謝
潮起潮落

人一生如是走過、如是活過
徒留業的餘痕

183
沒有人故意犯錯
他們只是笨
能力比較差

不需一般見識
徒費心力與之周旋

且收攝好身心
妥善照顧自己
天道復還於你

182
孔雀有著華麗翅膀
卻也被這華麗所縛
飛也飛不了
小鳥沒有華麗翅膀
活蹦亂跳自由飛舞
哪都去得了

若要快意生活
擁有的愈少愈小愈好
沒有任何的牽繫
逍遙自在如小鳥

墾丁遊

2018. 8.17  Fri.
墾丁遊
這兩天和瑋泓一家人約好墾丁旅遊;距離上次來墾丁已是二十三年前工專畢業旅行。這算是暑假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帶著妻女遠遊,我們預訂了凱撒飯店兩個晚上。

相較於前一晚小而素淨的民宿,接下來兩天住的是大而豪華的五星級飯店。雖然住大飯店所費不貲,但一分錢一分貨,游泳池、遊樂場、沙灘等一應俱全,還有豐盛的早餐,可謂名符其實的「渡假」,犒賞妻女的同時也犒賞自己。

這兩天天氣時晴時雨,這樣是適合出遊的,不會太熱也不會一直陰溼。「偷得浮生半日閒」,以放鬆的心情出遊,讓人感覺到台灣真是個寶島,舉目皆山海景緻環繞。美景之餘,小朋友們天真活潑地玩在一起,也讓人感受到他們的活力與快樂。

雖然諸事紛陳,但看到美麗的風景、稚嫩的童顏和珍貴的友誼,再多人生的不如意也一掃而空,覺得自己是有福之人。也願這樣的福份運氣人人都感受、享受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