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業力與無常力

一件厄運的發生,佛弟子不是以「無常」理解,就是以「業」解釋,例如某人被車撞擊身亡,或被雷電劈斃,依佛法而言為「無常」,但亦可以「業力」或「業報」說之;然其中何者為是?亦或兩者皆是?如果兩者皆是,則究竟孰先孰後?而又該如何統合之?

「業」與「無常」兩個概念明顯不同。業力一部份是自己造作的,無常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業力指一個人的福徳因緣(近於中國人說的「命運」),乃是一種預設、推想,而無常是世間經驗現象的描述;業是佛弟子用來解釋一切的發生,如同基督教徒以神的旨意、上帝的安排說明一切意外,然無常表示一切意外發生不能預測、不可算出。

事實上,「業」不是佛教所特有的,而是在古印度文化中早已存在的,只不過佛教沿用此概念,來解說人的行為造作將有善惡果報的形成,「業」(karma)的本意即是行為造作。因此,「業力」說不是佛陀所提出的,不能視為佛教核心的教理教義;相對的,「無常」說才是佛陀教法的特色,佛教之以「諸行無常」為「法印」之一,依此而印定一切真偽佛法,可知「無常」在佛教中的關鍵地位。

佛教之重「無常」,依此而形成佛教信仰的特色,如「苦」、「空」、「無我」等概念,皆環繞於此。而且,也以此提出對古印度婆羅門教的反思和評判,如反對「梵我」說、修正「業」的認知等。

修正「業」的認知,在於婆羅門教的業說有一定宿命論色彩,即有什麼樣的業就會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而在什麼樣的家庭中成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這一切都是決定好的,而不容任何的質疑和挑戰。在這樣的業論傳統下,使得印度的種姓制度(caste)牢不可破,階級意識鮮明;而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即對此深不以為然,主張「眾生平等」,且人的尊貴與否在於道德行為,而不在於出身背景。

相對於婆羅門教業說之宿命論、命定論傾向,隱含恆常不易的內涵,佛教所主張的「業」卻仍在「無常」之中。意即,佛教思想中,「無常」的教導優先於「業」的觀念,佛教承襲印度業說,卻提出對業力不同的解讀,而扣緊在無常、無我、空等根本法義下的認識;或者說,佛教所說的「業」亦是在生滅變化的序列中,依不同條件組合而有諸多的可能性,「業」扣連著「因緣」來說,因此佛教常用「業緣」一詞。

「無常」的教導優先於「業」的觀念,如佛典中提到「禪定與解脫,福德智慧力;如斯諸力等,無常力最大」──即便禪定、解脫力深湛,福報功德力圓滿,乃至智慧力通達無礙等,一旦「無常力」來到,以上諸力均罔然失效。因此,「業」是屈就於「無常」之下,縱有再大的善業福德積累,仍可能在無常到來時,一切驟成灰燼。

然「無常」是否就意味著人一切的努力徒勞無功?一切終歸虛無?──正因為「無常」,人生才有無限的可能性。好比佛教之「空」,正因是「空」而「總破一切法」,同時又「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可知「空」和「無常」就像一把刀的兩面刃,有所破、亦有所立,而須在此幻化變動間正反辯證、立破善巧,以能善出善入其中。

總之,一個事件的發生,既可用「業」、亦可以「無常」作解,只不過「業性本空」,如龍樹《中論‧觀業品》云:「諸煩惱及業,作者及果報,皆如幻如夢,如燄亦如響。」「業」亦在無常幻化之流中或生或滅、或一或異,而不是外道之宿命立場;以此「無常」貫串「業」的理解,才顯示出佛說業力法則的洞見!(林建德完稿於花蓮歇心居)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遙念亡女

女兒往生已兩個多月了,這段期間我們常想起她!

匱乏中的富足

一個已退休的社工系同事,他曾為天主教神父三十多年,他告訴我做一個神父要堅守「獨身」(celibacy)、「服從」(obedience)和「守貧」(poverty)三個誓言。

神父不能娶妻生子,因此要「獨身」;且既為神父而為上帝的僕人,「服從」亦為必須;至於「守貧」,即是嚮往著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的修道生活。而這樣的「守貧」,在現今物質生活富裕、一切資源垂手可得的時代裡,更令人印象深刻。


樞機主教單樞機去年(2012年)逝世,他生前留下遺願,希望後事一切從簡,只要一根蠟燭、一本聖經以及一副窮人用的棺材,讓他「貧窮到底」。而如此之守貧、克難,不獨天主教如此,如佛教證嚴法師所引領的靜思精舍僧團,常住師父們不接受外界供養,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切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而把所有外界善款捐贈,都作為慈善、醫療等志業之用,就這樣四十多年如一日。


即便慈濟志業體系規模日益龐大、志工成員日漸成長,然精舍師父們現今月領台幣一千元(有的都還捐出去),而所居住的寮房亦多為四人或六人一間,修行生活之簡單、素樸和清苦,可想而知。但她們甘之如飴,一心只想跟隨證嚴法師行濟世利他的入世善行;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想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前些年經濟不景氣,證嚴法師倡導「清貧致富」,主張食衣住行簡樸、不鋪張,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好。而「貧」字不那麼討喜,後就改為「清平致富」、「清平致福」等,鼓吹平淡、平凡及平實的生活就是富有的生活。


是的,安平、平安就是福!有錢不一定快樂、也買不到快樂,錢太多還要勞費心思,得失常動於衷,因此有錢常帶來的反是煩惱;相對的,「野鶴無糧天地寬」,正因為一無所有、無所牽掛,倒可樂得自由自在。


佛光山星雲法師曾勉勵初出家的弟子們說:「修道人過得是空無的生活,空無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其中「空無」所蘊含的不外和天主教說的「守貧」一致,使能放下對外在物欲的執著,而回歸內心的寧靜、充實。同樣的,法鼓山聖嚴法師早年在日本留學,艱困的經濟條件下,常感阮囊羞澀,但以「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自惕,在堅固道心中渡過重重難關,憂道而不憂貧。


《老子》說:「為道日損」,表示有志求道的人日復一日自我減損、縮小自己,如此「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即不斷地減損、縮小,一直到「無為」的境界,近於前所說的「空無」,如此反倒能「無不為」,達到隨心所欲的任運及自在;《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也有此意。


貪欲一升起,心靈就貧窮、脆弱;或者人正因為心靈貧弱,必須藉由外在的虛名、錢財、權勢等,撐起一些自信和尊嚴。相反的,「無欲則剛」,當我們不馳騁、倚恃於外而內求於心,如此精神力量所透顯的高貴才是真正的高貴。


常言道:「知足常樂」,然「知足」是不夠的,人還要練習「守貧」;人若能「守貧」,心靈力量才會日趨強大,才得以言「安貧樂道」,進而感受物質匱乏中內心的富足!(林建德完稿於花蓮歇心居)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放牠們一條生路

放牠們一條生路:一個素食者的心聲

近來朝野對開放「瘦肉精」的問題爭執不下,這兩天又發現「禽流感」病毒,近六萬隻雞慘遭撲殺,無辜淪為亡魂;作為一個素食者,內心是既感慨、又無奈。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疾病的四種向度

我不是學醫的,醫學專業所知有限,但近來身體不若往昔,可以知道正在走下坡,時而生病而常感困擾,因此也引發我對疾病的關注和思考。初步認為,疾病有四個向度,依形成的原因可分為生理、功能、心理及業障四種。

「生理性」的病因,所指是身體之組成出現問題,此或是體內發生病變,或是外力侵入而有所破壞;從小至染色體、基因、病毒、細菌、細胞等作怪,大到組織、器官、系統等的損害。而既然是生理、物理的問題,診治的方式不外是排除障礙,包括透過注射殺死病毒細胞,或者手術拿掉異常組織等,如同修理機器般加以處理,大致得到一定療效。

「功能性」的病因,未必可發現身體特定質素或部位出現問題,非屬器質性病變,而主要是運轉機能不張,或如中醫所說氣血暨經絡循環不佳,而產生的功能性失調;而一旦打通循環、令氣血暢行無阻,則疾病自除。

「心理性」的病因,涉及一個人的觀念思想,乃至性格態度,包括情緒、意志等問題,如中醫所說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所謂「萬病由心起」,顯示不少疾病不見得是生理的,反而是心理的,甚至每個疾病的背後都會對應到某個灰色意念或負面想法,若不能開通觀念、解放思想及轉化性格,則病根難除。

「業障性」的病因,乃一個人心理暨行為慣性日積月累所成的能量(業習),此不只是這一生的造作而已,還關聯過去世、累生累劫種種造作的結果。如一個人先天體弱多病,不時進出醫院,可說是業障所限。包括同樣得癌症,有相同的醫生提供一樣的療程,有些人漸入佳境,得以順利康復,有些人每況愈下,而終至回天乏術,這都是每個人業緣不同。或者,有些疾病怎麼檢查都沒問題,但就是不舒服、不暢快,這都可能是業障的關係。

這四種病因中,若以身、心兩大範圍區分,生理、功能的病因屬身體的,而心理、業障即屬心靈的;但這之間的界線並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交互影響、環環相扣的。例如心情低落,氣血循環自然不好,反之亦然;如所謂心平氣和、心浮氣躁、氣定神閑、氣滿志高等,都表達身心間的緊密關係。同樣的,一個人的心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即一個人的「業」;而如此的業又會使他慣於有特定的心念形成,而有特定的行為模式暨生活習慣,造就特定的體質,如此形成一個制式的迴路,而佛教之生死輪迴意也近此。

如果純粹是生理性、功能性的因素致病,則問題較好解決;到醫院看病,如同汽車進廠維修,透過更換零件、換油加水、充電打氣、疏通管線等,即可復原如初;艱難的是心理、業障的病因,這是華陀在世亦束手無策的,而只能反求諸己。

如此,倘若疾病發生後,看過許多醫生都藥石罔效,則可能心理、業障的因素居多。此時不假外求、求人不如求己,試著透過懺悔業障、行善布施、聞法修慧等修身養性的功課,積累自己的正向能量、氣場,使得疾病能舒緩或轉化,都是改善的作為和方法。或者,至少在這過程中,把心照顧好,使能身苦而心不苦。

每個人都會生病,好漢只怕病來磨,因此除了飲食、睡眠、運動等平常身體的保健外,心理暨靈性的內觀、靜養亦很重要,以達整體照護的目的。而所謂「修行常帶三分病」,生病亦是轉化性格、調整心境的逆增上緣,透過有病在身時時提醒自己世間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而更精進警覺修行,增長道業,令疾病不再是苦,而只有滿滿的感恩!(林建德完稿於花蓮歇心居)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愛與信仰

阿含佛典強調「欲為苦本」、「愛生則苦生」,以「斷情滅愛」作為修行的目標,導向清淨的解脫。誠然,「愛染不重,不 生娑婆」,貪愛和情欲問題乃眾生煩惱的來源之一,人之所以生死流轉、苦海無邊,其主因也在於此。然而問題的根本不在於「愛染」,而在於「無明」;因此「以 理化情」、「以理導情」,更該為修行者所重視。

此如印順導師著作中表示:阿含重於離愛,般若重於離見;離貪愛之外,更需要遠離無明、遠離 顛倒夢想。特別對菩薩道修行的行者而言,無法擺脫家庭和工作,專心過著獨居清修的生活,反倒必須與人群互動,一肩扛起大大小小的世間事。因此,相對於「斷 情滅愛」,菩薩道更強調的是「轉情化愛」,而走向「長情大愛」的境地。

換言之,情感豐富、講情重義並非過錯,卻是菩薩行者重要的人格特質。如古語所說的「聖人有情」,而如何「有情而不累於情」,在情愛之中沒有痛苦,乃是真正的考驗和挑戰;即能將世間情愛拉昇、淨化到某種高度和純度,而不僅是世俗欲望的占有和控制,才是難行能行之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愛」是人幸福的泉源,也是痛苦的根源。「愛」有兩種,一種是「擴大 自我」,即凡事要求對方聽順、善待及滿足於自己,視自我優先於他人;另一種是「縮小自己」,即凡事只求自己的付出、奉獻和犧牲,視他人優先於自己。如此, 真正的愛不應該有痛苦;真正的愛是給予自由;相對的,占有、支配的愛,在一起也苦,不在一起也苦!

然而,縮小自己、走向「無我」,又談何容易呢?但這卻是佛教修行的核心要義;佛陀教眾,自我愈縮小,煩惱才能愈減少。美麗的情愛只屬於美好心靈的人;懂得時時為他人設想、放下自己,到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可說是「愛」的完滿。

如此,「愛」可說是信仰的實踐;實踐愛的同時,也是在實踐信仰。包括世間男歡女愛的情感和 婚姻中,也可看出濃厚的信仰意義。例如婚姻中要求忠貞,宗教信仰也期許虔誠;兩人締結婚約時需要結婚典禮,宗教中也有皈依或受洗的儀式。此外,婚姻和家庭 強調犧牲和奉獻,這無異於信仰所常強調的無私、無所求。在這過程中,伴侶常帶來溫暖和感動的力量,給人安定感、歸屬感,此和信仰扮演相同功能。而婚姻追求 長長久久、白頭偕老,也和宗教關心「永恆」(eternity)一樣,都希冀在動亂多變的世界找尋常住不變。

總之,「愛」作為一種信仰,不只存在於在宗教中,只能說宗教實踐「愛」,作得最徹底、最深刻。即便凡夫俗子的「愛」,也是「愛」的一種形式;而選擇愛人的同時,即在選擇一種信仰,如何以堅守信仰之心來堅守著情愛,乃是所有對「愛」有所期待的人的一門功課。
▪ 撰文‧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原刊於《慈濟月刊》543期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人生的三種財富

人的一生要追求三種財富,分別是「世間財」、「功德財」與「智慧財」。

「世間財」即一般實體、具象的財富,如房子、車子、銀行存款、股票等各種動產及不動產等;「功德財」是在助人中所掙得的財富,藉行善利他、善待身邊一切所累積的福德資糧;「智慧財」是透過對真理的聞思熏修,來啟迪觀念、開拓視野及深化見解。「世間財」有形有限,「功德財」與「智慧財」無形無價;而人生除累積「世間財」外,更需要投資「功德財」與「智慧財」。

「世間財」顧名思義是「求財於世」,在世間中不斷累積財富;而「功德財」乃「存糧於天」,即一切善心善行化成福德善業存放於天,待他日因緣成熟得到善果善報;而「智慧財」是「立命於道」,把生命立放在真理的探究上,而成就佛教所說的「法身慧命」,滋養著真理(「法」或「道」)身體和智慧生命之成長,使得智慧如影隨形、生生世世引導著生命的延續與循環。

「世間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此「夠用就好」,要懂得「知足為善」;而「功德財」乃功不唐捐,因緣際會時果報將自享,所以要「愈多愈好」,能做到「多多益善」;至於「智慧財」涉及到一個人的終極價值,人一生的迷與悟、苦與樂、輪迴與解脫等,都與此相關,要盡力「做到最好」,追求「止於至善」的境地。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在這三種財富中,「世間財」是絕對帶不走的,死後就歸於空無,不再是自己的;然而「功德財」和「智慧財」卻是累生累劫跟隨我們「業」的流轉,緊繫在身。而若要賺取「功德財」,即要勤於「修福」,「智慧財」要精進「修慧」,人生要如此「福慧雙修」,才可實現富貴圓滿的生命境界!(林建德完稿於花蓮歇心居)

福報、業報與一切唯心造

福報與業報是佛教常用的兩個詞,雖然福(puṇya)和業(karma)兩個字概念明顯不同,但都是在描繪人的命運際遇,在使用上密切關聯著。然福報大是否意味著業障輕?或者反過來說,福報淺薄乃表示業障深重?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我」的四種層次


「我」(I)在語言使用上是一個代名詞,指涉自己這個主體,在更深的(本體)層次上,究竟什麼是「我」(self),古今中外有諸多哲學討論;如禪宗所問:「未生我時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一直要到「明心見性」,還我本來面目,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此不是要探討「我」這個複雜的哲學問題,只是要指出佛教思想或把「我」分成四種層次,分別是「小我」、「大我」、「無我」及「無我無非我」。

首先,「小我」指的是一般世間人的心理狀態或行動傾向,以自己為中心考量一切的利害得失,如我的事業、我的財產、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名位等,以自己為中心只考慮到自己的獲益增利。

其次,「大我」如儒家所說「推己及人」,或者《禮運大同篇》所說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從小愛走出而進入大愛,使得損益的權衡不只限於自己,而是時時想到他人,盼能關照到他人、利益到他人。(甚而,把自我之小宇宙融入到世界的大宇宙中,使得兩者相即不離,進入「梵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大我」境界。)

第三,「無我」是佛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佛法以「諸法無我」為法印,以印定一切佛法、非佛法,判別是否合於佛陀教說。而標示「無我」最終是為了「解脫」,不只捨離自我中心的執著,也捨離世間一切執著而求得解脫;如《雜阿含經》云:「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了知一切幻化無常,去除以我為中心的貪執,既超越「我」、也超越「大我」,而進入涅槃之境。

第四,「無我無非我」乃大乘佛法特有要義。此語出自《中論觀法品》:「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表示世間名言層次,諸佛既說我、也說無我,以方便度眾,但進入諸法實相的勝義層次,放下一切概念分別,既不說我、也不說無我,一切教示說法都捨離超越。或可說,聲聞的「無我」重於「人空」而未必及於「法空」,菩薩不只說「人空」而也談「法空」,而「無我無非我」可說是「法空」之展示。或者說,佛法「無我」的精義,乃是「無我無非我」,此「無我無非我」乃「無我」的深度開展;猶如《大智度論序品》云:「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所欲表明的一樣。(當然,其中哲學內涵及辯證深義,仍待進一步展開。)

以上概說「我」的四種層次,如果對應到佛教分判,「小我」是世間世俗人慣性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戀世」為其特徵;「大我」是修福積德的人天善法,重於「淑世」、「入世」的生活;「無我」是聲聞乘的佛法,以「出世」之解脫為重;而「無我無非我」是大乘佛法的開顯,強調既出世又入世、入世無礙於出世的菩薩修行。

《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自序


傳統以來涉及佛道之爭大致有四種觀點:道家高於佛教,佛教高於道家,佛教和道家相通一致,佛教和道家相異但各擅其長、各顯光芒;而本書不以佛斥道,亦不以道貶佛,接近上述之第四者。

雖然佛教是我的信仰,我從佛教中獲得世間苦難的慰藉,但我亦欣賞道家,道家思想深刻影響中國文化,我對中國傳統諸如中醫、拳術等之好感與嚮往,多少和道家有關。即此兩個智慧典範皆令我有所啟發、有所體悟,皆在我生命中烙印一定深度,因此相異而平等成了我解讀二家的進路。

但如本書「緒論」所言,《老子》、《中論》各為開宗之作,在道佛思想史中極為重要,而也因為重要,所以古來有不同詮解之可能(或正因這些不同的詮解而顯示二書的重要),因此本書的解讀及比較,也只是其中「一種」觀點而非「唯一」觀點,且著重於文本詮釋和哲學比較,而非文獻、歷史的細究考證;也因此本書副標題強調為一「哲學對話」。

因為是哲學式的對比,當中有我個人的抉擇和見解;認同者吾感欣然,不認同者亦感可喜,因為「哲學」本是如此。對我而言,以哲學助於求道是目的,學術的形式和方法是工具;易言之,我以「求道者」自期來讀哲學,並試著藉學術型態來展示及分享所學,如此探究、分享的過程即是意義和價值;至於他人認不認同,期刊接不接受,已是其次了。另外,本書一些重複論述之處,原力求清楚、明瞭,但卻失之囉唆、繁複,利弊得失之間亦請讀者見其優而不視其缺。

本書是奠定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距離通過學位考試已有一陣子了,期間也曾以單篇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內期刊中。由於論及老子與龍樹兩位哲學家,其中又涉及語言、思維及存在(有無)三個課題的討論及比較,因此本論文多數章節自可獨立成文,曾個別地作修訂而發表在國內期刊中,包括《法鼓佛學學報》、《台大佛學學報》、《玄奘佛學學報》、《揭諦》、《東吳哲學學報》、《長庚人文社會學報》。而今,本書也滙整諸多匿名審查人的寶貴意見,再次訂正、增減而於此定稿中呈顯,對於審查人提供的意見,在此也一併致謝!

再者,也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鼓應、蔡耀明兩位先生,以及口試委員惠敏法師、李志夫、葉海煙三位老師曾提供的意見,其中以蔡耀明老師著力最深、付出心血最多!另外,在求學、就業過程中,我的家人以及諸多師友同仁的關愛扶持,鼓舞勉勵,都裨益我的成長,豐富了我人生的美善,這一切恩德我都珍存、感銘於心!最後感謝法鼓山之「漢傳佛教論叢」接受了這本書,也感念聖嚴法師對「漢傳佛教」之傳承和復興所做的一切努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智的人生旅途長遠而孤絕,願我能以最大的信心、定力窮究探索之!

           林建德2013年5月寫於花蓮歇心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