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印順學」推廣研究之向前邁步

「印順學」推廣研究之向前邁步            

清德法師的大作《當代佛教戒律新詮──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問世,此可說是「印順學」發展的一件大事。法師長年投身印順導師思想的宏揚,尤致力於《成佛之道》的介紹導讀,我與法師即結緣於「成佛之道研習營」(至今已舉辦十八屆)。相對於福智團體在各地帶領《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讀書會,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以白話文寫成,在觀念與法義亦有勝場,是以清德法師發心帶動此書的研討,每年舉辦研習活動(目前因疫情而暫停),凡事親力親為並自編教材講義,期能如《廣論》一樣,讓《成佛之道》讀書會在全台灣乃至華人世界遍地開花。


清德法師早年就讀中華佛學研究所,跟隨聖嚴法師撰寫《印順導師的律學思想》作為學位論文,其後則出版成冊;今在過往的研究基礎上擴編展開,而有此書之集成。忝為在家白衣弟子的我,又非以律學為研究專家,對於佛教戒律的相關問題實不容置喙(尤其是出家戒);然自許為印順佛學的愛好者、追隨者,任何導師思想的研究都是我所感興趣的,同時也是職責所在。


不管是法義思想的詮釋論述,或者歷史文獻的考證研究,印順導師皆著力甚深;不僅如此,對於戒律相關的制度問題,心中亦有理念願景,如在〈人間佛教要略〉指出人間佛教的理論原則是「法與律合一」,認為「導之以法,齊之以律」是佛教修行的理想;佛陀入滅除了囑咐弟子「以法為師」,亦要「以戒為師」──「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所說法戒即汝大師」,戒律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印順導師心繫著「復興佛法,利濟人群」,佛教制度的重整是其中一大環節,無論對己之戒行清淨,或者對人之倫理規範,顯示人間佛教之重視身心修持,此倫理規約的整體檢視、全盤反思,當也相應於太虛大師三大革命當中的「教制革命」。


淺見以為這本以戒律為主的著述,可視為是「印順學」推廣、研究的向前邁步,或可和性廣法師的《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相互輝映,各聚焦印順導師在戒律與禪定的探究成果,顯示他老人家在學術研究與教義開演外深切的修行關懷。


全書分為「戒律德行」、「研律對比」、「興革傳承」三篇,分具通俗性、學術性以及應用性三個向度。在戒律德行的通俗性上,回歸佛法以生命解脫作為終極關懷,當中不離戒律與智慧的實踐,尤其戒律更是修行解脫的基礎,而此德性涵養、德行踐履,不僅限於佛教,也是儒家所重,人間佛教之「人菩薩行」即以「十善」為佛法修學的起點;整體而言首篇概括式介紹佛法根本以及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要義,予人深入淺出的通俗理解。在研律對比的學術性上,不只比較印順導師與日本著名學者平川彰對律藏研究的不同看法,也對比其有別於傳統佛教的律學觀點,標示「和樂清淨」的僧制理想,以及論述印順導師之於歷史上戒律歧見的獨到詮解。在興革傳承的應用性上,探討印順導師對中國佛教制度興革的省思,以及論述昭慧法師在律學與佛教倫理學的特見,此從古典戒律學延伸到當今佛教倫理學,兼顧理論與實踐、傳統與現代,亦見「印順學」薪火相傳之創新開展。


值此出版之際,得知清德法師近來身體微恙,然操持著為法的堅定道心,以及弘揚印順佛學的虔敬心意,「仰三寶力撐危脆身」,一路走來猶念茲在茲;過程中雖含辛茹苦,但相信他的內心是法喜充滿的。最後,祈願本書出版利樂一切有情眾生,佛法智慧暨印順導師思想甘露普霑、如日高照!

認知與無知

認知與無知

「認知作戰」、「認知療法」等語彙近來不時聽到,如這次烏俄戰爭,多次看到「認知戰」的評論。[1]這裡的「認知戰」,或許跟「心理戰」有一些關聯,在觀念和思想上對敵人產生影響,使之產生誤判,或者動搖軍心,以至於在行動上出錯偏差。


當然「認知作戰」不只是對敵人,對自己人亦然,如俄國總統普丁發起戰爭,幾成為人類公敵。雖然俄國因戰事付出慘痛代價,如損將折兵、經濟衰退等,但普丁在國內支持度不降反升,其要因亦可說是「認知作戰」的應用;此「認知作戰」或更應說是「認知控制」、「認知操縱」等,若直白說就是「大內宣」之「洗腦」成功。[2]


究實而言,生活當中「認知戰」無所不在,每一個訊息的吸收都關乎認知問題,而人類苦痛的起因也在於錯誤的認知,佛教以「無明」來形容,所謂的「認知療法」,大致是轉化一個人的見解,使其有正確的認識、不再被愚痴迷茫所誤導,指引出清明的判斷,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佛法的「覺性教育」所重就是認知力的開發,不管對自己或者對別人,都是在於認知導航、導向上,所說的智慧修學,包括「八正道」的正見和正思維,皆是如此。


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中性的說是認知,負面的講是愚痴,正向的表達是智慧;認知、愚痴、智慧,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概念,只是不同方式的呈現展示。


佛法的「破迷啟悟」,可說是對自己進行一種認知作戰、認知治療等;每個人無時無刻皆在歷經這樣的作戰與治療,從中或而開啟智慧、或而增長愚痴,就看是否能常保眼目的清明和覺醒。

從「染淨」談佛理

從「染淨」談佛理三向度

初期佛教從生命的現實經驗出發,人是無明與愛的構成,如《雜阿含經》第294經:「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凡夫眾生之「無明染垢」揭示人性的真實,然在空性觀照下卻是「不垢不淨」,如《般若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性彰顯勝義諦的諸法實相,此「不垢不淨」恰與上述人性「無明染垢」的寫實面作對照。


然與「無明染垢」的反面是「本覺清淨」,所重為「自性清淨心」,如《六祖壇經》:「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如此之「本來清淨」與其說是如實的描繪,更多是理想的投射,給予人光明的希望。


從人性的染垢、空性的無垢到佛性的清淨,或可分別對照初、中、後期佛教各自的信仰特色,略以如下簡表所示:

初期佛教──無常行──  阿含── 人性──無明貪愛/轉染成淨(因地修)

中期佛教──空無我行──般若── 空性──不垢不淨(諸法實相)

後期佛教──無生行── 如來藏──佛性──自性清淨心(果德/果地修)

                 

以上僅是相當初步、粗淺的對比三期佛教的思想特點,其中深度內涵自有待進一步分析與抉發。

為道、為學、為利

為道、為學、為利

聖嚴法師說:「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在我學術的路上一直有把這句話惦記在心。依此展演進一步的理解,第一流的學者是涵養人格,第二流是追求知識,第三流卻是逐名追利;三者大致是為道、為學與為利的區別。


學者雖然讀的書多,還是有一般凡夫的習氣,轉學者的習氣為學者的氣質──「讀聖賢書所為何事」,既然選擇知識的生活,理應就是精神性、價值性為主。


因此,學者有時也要適時拉開學術研究的距離,做一種「後設」的關照,以超出學術的心做學術的事,否則知識探求恐會是智慧啟悟的障礙。


學者書讀得多,是不是更值得一般人尊敬?這答案大概因人而異,關乎什麼樣的學者,以及是從事什麼樣的研究。就人文學研究而言,應該跟「生命的學問」比較接近,既然是「生命的學問」所重當是人格的涵養。


在制式化、科層式的學術研究中,如何保持自覺不被馴化異化,不免要時時自我提醒,否則買櫝還珠、得不償失。


相關文章  人格陶冶的哲學探索  「生命的學問」



用挫敗換禮物

用挫敗換禮物

每一個挫敗都要從中找尋意義,若然,這樣的挫敗已不再是挫敗,而是另一種形式的祝福、焉知非福(blessing in disguise)。


倘若重蹈覆轍,歷經相同的錯誤、一樣的痛苦,不斷輪迴其中,此才是真正的可悲。


例如一個人充滿期待走向婚姻,寄望一幸福美滿的家庭,然最後不歡而散、以離婚收場;倘若從中汲取教訓,如知己知彼、慎選下一個對象並珍惜之,而後復得和諧安康的婚姻生活,挫敗已然不是挫敗。


人愈是有刻骨銘心的挫敗經歷,才會愈有深徹的覺悟。佛法所說「逆增上緣」,其意在此、其勉勵亦在於此。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小詩(1407)~(1410)

疫情有感四首

1410

承受磨難

燒出火光

大美

在堪忍中綻放!

 

1409

災疫燃燒的世界

「平安」是最珍貴的贈禮

在活著的一天

未來的每一天

願所有人幸福!

 

1408

619.6

僅不過是一行數字

卻有流不完的淚水

以及無止盡未眠之夜

*截至2022416日因Covid-19全球死亡人數

 

1407

死亡

如照妖鏡

揭穿一切虛幻不實

如探照燈

認清前方該走的路

吃素也是殺生嗎?

吃素也是殺生嗎?

「吃素也是殺生」,這是一些葷食者所會採取的立場,一個簡單的推論邏輯──

前提:植物也有生命;

結論:吃植物是殺生。


然而佛教所謂的「殺生」乃殺害有情眾生,當中的生命特指有情感意識經驗的生命,因植物相對於動物而言沒有/少有苦樂的經驗反應,自不屬於有情眾生之列,就佛法以「苦諦」為核心關注,自會考慮動物的生命多於植物。


然而植物真的沒有意識經驗嗎?所謂的意識現象,就現代科學來說所指是神經系統,植物有無神經反應?這應是吃素是否為殺生的一個重要衡量點。如何從當今「植物學」的最新研究來思考此一問題,成了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有無神經現象反應,來判斷吃素是不是一種殺生,當中的有、無之意義為何?什麼樣的反應作用才叫做有感受知覺經驗?畢竟感覺知覺經驗是主觀的、主體的,乃至是內在私密的,因此到底植物的經驗感受如何,從外在來看未必有一個客觀的認定。


大體而言,即便植物有苦痛反應,這樣的苦痛經驗相對於動物而言是比較微弱的,也正因為動物的苦痛經驗反應遠比植物更為鮮明強烈,因此即便吃植物是一種殺生,這樣的過失、或用佛教所說的「造業」,應該也是輕微的,縱然不是無過、也至少是小過。


事實上,在佛教看來,吃素是退而求其次、不得不的選擇,佛法原把食物當作是藥物,如「食存五觀」所說的「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任何的進食其實是為了生理上不得不的需求,吃素猶如吃中草藥一樣,不過是為了治療「飢餓」的疾病。


倘若如此,人類的飲食應該是以最少化、最小化為原則,而不是為了慾望過患的享受,就像人不會無緣無故服藥一樣。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待佛教為什麼主張素食(或者傾向於素食),大致可得到公允中肯的理解。


相關文章 「三淨肉」之不得已


小詩(1403)~(1406)

情為何物四首

1406

放手之愛

握緊的是手

抓不住的是心

愛是放手

直顯真心

看出誰才是母親!

*《聖經》「所羅門審判」有感

 

1405

愛即一切

她給他全部

卻沒給愛

他給了他愛

也給一切!

 

1404

不即不離

家庭

社會

人與人之間

情感串聯一起

理智拉出距離

黏又不能太黏

 

1403

「迴小向大」

不能沒有她

只因 不能沒有愛

點燃星火燎原

熱光普照大地

「三淨肉」之不得已

「三淨肉」之不得已

佛陀是否真主張「三淨肉」可食呢?佛陀固然可以接受三淨肉,或者說佛陀允許吃三淨肉,但絕不是鼓勵吃三淨肉;三淨肉之可食乃是情非得已之方便權宜。


就好比佛教戒律中,在家人可以結婚生子、共組家庭,夫婦之間可以有親蜜關係,婚約中兩情相悅的行淫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代表佛陀鼓勵夫妻的房事,進而支持在家人多行淫。


就佛教「戒定慧」的修行來說,「清淨梵行」是解脫必經之路,尤其在家人若要證得解脫(到四果),亦必是「離欲」之轉染成淨、轉情化愛(或斷情滅愛),男女淫事在修證上為一「障道法」(雖然不是「生死根本」)。


簡言之,佛陀不只規範「不邪淫」,甚認為聖弟子之志求解脫當「不淫」或「不行淫」;所謂的「不邪淫」而通融的「正淫」(以婚約情愛為基礎),只不過是一種方便說。同樣的,佛陀之准許三淨肉亦是條件式的,不能透過脫離特定脈絡的意義理解,逕自認為吃三淨肉為佛陀之主張、絲毫無損於佛法的修行。


好吃肉、不能沒有肉,同樣是人類染欲的表現,染欲的本身即是煩惱,佛法之斷煩惱即以捨離欲望為其中的一環。


總之,佛陀之支持素食就好比支持清淨梵行一樣,而這只是就解脫道來說,就大乘菩薩道慈悲一切有情眾生,護生更是菩薩所重,齋戒茹素更不在話下。

相關文章 佛陀主張素食


小詩(1399)~(1402)

佛性四首

1402

佛性非神性

佛性無自性

成佛可能性

佛性即空性

 

1401

神我阿特曼

無我無自性

畏空無我說

如來藏佛性

 

1400

佛性是一種能力

如佛一般覺悟能力

佛性即覺性

人人本具足

 

1399

人性染污

佛性清淨

轉染成淨

即人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