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一個人發光

2019. 2.26  Tues.
一個人發光
殷海光先生曾對韋政通先生說過一句話:「你就像一個孤炭,一個人可以發光。」在韋政通《人是可以這樣活的》、《異端的勇氣》等書中,都描述他如何在孤獨中成學。

有人說思想或精神層次愈高的人,愈有能力獨處、也愈樂於獨處。然而,甘於孤寂不代表性格孤僻怪異,而是如莊子所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只是選擇走自己精神的路,心靈與超越界感應相通,但情感上卻樂於人群互動,甚至悲憫世間苦難,如弘一大師說:「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所幸菩薩道不是深入群眾才是行菩薩道,著述立說啟迪人心也是菩薩行的形式之一,如印順導師之掩關自修寫作亦然。尤其資訊科技時代來臨,網路連結四通八達,在網路上寫文章發表正能量的言論與思想亦也是一種菩薩行。

就像我不起眼的部落格,一個人獨白說話即是一個人獨自發光,有人看固感欣然,沒有人讀亦覺可喜。既作為自己「自利利他」的方式,一切就「盡其在我」,只要有人從隻言片語中得到一些啟發,哪怕只是一、兩個,我亦覺得相當足夠了。

菩薩不買奢侈品

2019. 2.25  Mon.

菩薩不買奢侈品

菩薩的精神是慈悲利他,任何苦難眾生都是菩薩關愛的對象,也因此當眾生困頓、有需要時,悲心殷切的菩薩自是不安不忍其艱難處境。

 

菩薩在物質面向上但求滿足基本需要,夠用就好,但在精神面向上總是感到匱乏,猶恐失之。相對的,菩薩過度強調物質的享受將弱化精神的能力,也因此菩薩對欲望是審慎的,一方面是提昇自己性靈,一方面是關切他人需求。

 

試想:如果花一大筆錢,買自己用不到而純粹只是欲望的奢侈品(如寶珠鑽戒等),跟把這筆錢拿去濟貧賑災,菩薩應該選擇哪一種呢?

 

菩薩不買奢侈品、不用奢侈品,如果是別人給的,為了不違逆他人好意,也只是低調接受,感恩之餘還要帶點慚愧。

而且菩薩不只不買奢侈品,也不應吃得太豪華、太享受,平日寺院餐也避免過於奢華鋪張,否則「『佛門素齋香』,路有凍死骨」──佛門中的「鴻門宴」易於減損道場的清修氣息,也無助於慈悲心的增長。

菩薩不買奢侈品是為了減除自己的欲望,這是「淨心第一」;菩薩把購買奢侈品的花費轉為救濟需要的人,這是「利他為先」,在利益到他人的同時也昇華了自己。

這不只是大乘佛教的立場,任何有良知、道德感重的人亦持此一看法,如倫理學家Peter Singer即認為:富人無視於窮人之貧病交迫而執意於奢華享受乃是不道德的。

好逸惡勞、貪圖享受是人之常情,但簡約儉樸的生活有利於精神生活,以精神性來超越物質性,甚至以神聖性來取代世俗性。因此菩薩念及苦難眾生,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一切都將了然於胸。

「解行並重」

2019. 2.24  Sun.

「解行並重」

這兩天在松山慈濟分會舉辦「成佛之道研習營」,我忝為其中講師之一,活動後有一些小感想。

 

「成佛之道研習」顧名思義是研讀印順導師《成佛之道》一書;而能在慈濟的道場探討印順佛學,談論「慈濟宗門」以外的佛法,令人覺得是相當有意義的一件事,直接或間接的串起了印順、證嚴兩人的師徒法緣。

 

進一步說,印順導師是證嚴上人的師父,證嚴上人是慈濟人的師父,慈濟人去認識自己的「師公」,包括他的精神、思想和人格等本是事理之常;但由於慈濟宗風以實踐篤行為主,與「師公」的學理路數多少形成距離。

 

換言之,不是不談導師思想,而是因時間精力有限,於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把他的思想放在一邊,另一種「敬而遠之」的取捨。

 

有一次我在靜思書軒買了一本印順導師著作,結帳時店員對我說:讀師公書的人她都心懷敬意,因為很少人來買、買了也不見得看得懂。或許是因為感念印順導師,因此書雖然賣得不好(相對於其它著作),卻也始終陳列架上,作為是禮敬的一種形式。

 

不過實質上的禮敬猶勝於形式上的禮敬,實質上的禮敬來自於對他精神理念的認識。

 

「成佛之道」固然可以狹義的理解為《成佛之道》這一本書,然而「成佛之道」正也是「菩提道」、「菩薩道」,也因此日後「成佛之道研習營」如何能兼顧印順思想與慈濟特色,作為某種「解行並重」的範式,應是今後值得思考的方向,我也衷心期盼此一發展的可能。

 

相關文章 「成佛之道」研習營


conference-14.jpg

小詩(402)~(405)

2019. 2.23  Sat.
405
知道為何
了解如何
奈其所何
實現任何
know why, understand how, bear any, realize all

404
人在哪、呼吸在哪
呼吸在哪、心在哪

403
任何改革都必須犧牲
被改革者犧牲了年金
改革者犧牲連任之路

402
意亂情迷
他的心任妳擺弄
若沒有妳的操控
他不敢輕舉妄動

「心同理同」

2019. 2.22  Fri.

「心同理同」

余英時先生論述中國古代思想起源,特別標示出「心」的特殊地位,他認為中國古代文明經「軸心突破」(axial breakthrough或有稱「哲學突破」philosophical breakthrough),整個哲學思維產生新的轉向──以「心」取代「巫」,往後哲學發展走上「道與心合」或「收道於心」的方向,開展以「心」為中介來連繫天人之間的關係,走向精神修養為主之「內向超越」inward transcendence,除構造出「心學」(廣義的)系統,並奠定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心性之學傳統暨中國哲學的特色。[1]

中國哲學的觀點和佛教有若合符節之處,佛教的「心」基本上環扣在「業」的思想,如佛典「意業為最重」、「心能積集業」、「集業說心」「心動說名為業」等論調即是;換言之,相對於佛教之心意識與「業」密不可分,中國哲學有「道與心合」、「收道於心」、「引道入心」、「道(與)心合一」等(以上皆余英時用語)之思想路數。如此心的鍛鍊或心性修養無非是在除滅「業」或體驗「道」,足見中、印哲人之「心同理同」。

「心」的概念在佛教等東方思想脈絡下,與現今科學(以及受到科學深遠影響的「自然化哲學」)的認知很不一樣,但也正因不一樣,值得我們從「跨文化」的視域中深入的對比、探討之;除借取佛學見解和西方學界觀點作對照外,也可以留意傳統儒、道哲學觀點的可能回應,甚至是古代的醫家思想。[2]


[1]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全書的重點之一,即在於說明及論證此點。另見拙作<從余英時觀點初探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及特色──「跨文化」視域下的解讀>(刊於《東華漢學》第28期)。
[2] 如《黃帝內經》對心、神、意、氣等概念都有著相當深刻的觀念。

幸福或修行?

2019. 2.21  Thurs.
幸福或修行?
最親近、緊密的人卻往往是傷害最深的人,夫妻之間即是一例。夫妻之間如果感情不好,猶如冤家路窄狹路相逢,相互報復彼此折磨,久而久之雙方都是輸家。

夫妻之間有愛就沒有輸贏,而只是互相榮耀,你好他就好、他好你就好,否則相對於愛的結合就是欲的佔有,而倘若心存佔有,只存在你征服我、我征服你的競逐關係。

既然是「一家人」就是「生命共同體」,沒有「你家的事」,因為很不巧的「他家就是你家」,因此你的事即他的事、他的事即你的事,沒有彼此之分。

既然是同一家,談到自家狀況有時需「裡外不一」的「兩面手法」,亦即在家勸過、對外揚善;畢竟對外人道自家人不是,正也是說自己不好,反之多說對方優點亦為自己加分。

「愛生則苦生」,這話用在夫妻之間最可以得到明證;然而沒有愛並不代表沒有苦,因為「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兩個人同在屋簷下卻只能冰冷以對,這何嘗不是一種慢性凌遲?

曾聽聞人說:「結婚這件事,如果娶對嫁對是幸福,娶錯嫁錯是修行。」從這樣的觀點來看,無論婚姻狀況如何,結婚肯定都是一件好事,不是獲得幸福就是增進修行。只不過家庭的修行談何容易,背後的辛酸苦楚不足為外人道。

不幸的婚姻固然不幸,但一切都將過去,如果從中自我檢視、自我修煉,都是一種「逆增上緣」。如果只是一廂情願想像「幸福」的到來,而沒有最壞打算,了無「修行」的心理準備,可能會是無止盡的災難開始。

時代在變

2019. 2.20  Wed.
時代在變
科技演進日新月異,改變了過往的生活方式,傳統文化的流逝(包括傳統語言的消失)乃時勢所趨,各式各樣的變化不可避免。

從過去人力、獸力耕作,到現在機械耕作、人工智慧技術耕作,都象徵著時代的進步。又例如行動通訊產業,從二十多年前B.B Call到傳統手機再到智慧型手機,明顯看出時代之突飛猛進。

然而,進步的過程亦可說是淘汰的過程,因為「推陳」才能「出新」、「除舊」才能「佈新」,然而陳舊不代表一定不好,只是不適用、不好用或不合時宜。

「物極必返」,過度工業化、機械化的結果,負面效應也層出不窮。如塑膠製品無所不在,這一開始被認為是進步的象徵,但之後卻成為環境的負擔(如海洋垃圾中無數的塑膠袋)。同樣的,從前燃煤發電意味著工業發達、經濟繁榮,曾帶給人歡欣鼓舞的氣息,可是現在因空污問題亦飽受批評。

當然傳統認為是好的,現在來看可能是過時或落伍。如在原住民狩獵文化中,成年男子能抓水鹿、打山豬被視為是英勇的象徵,不過因為瀕臨絕種動物之保育,以及文明屠宰(乃至素食)的推廣,狩獵存廢亦存在兩難。此外,燒香拜拜也因「空污」問題引發討論。

如何求新求變又能尊重傳統、尊重多元,在現代價值與傳統文化之間取得平衡,或者是取其利而防其害,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衝突才能避免,否則不免要像《賽德克巴萊》中莫那魯道所說:「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2019年2月20日 星期三

小詩(398)~(401)

2019. 2.19  Tues. 
401
情理兩難
理智的我對情感的我說:
「你怎麼頭腦糊塗」
情感的我對理智的我說:
「你怎麼機關算盡」

400
每個小孩
都是最珍貴的贈禮
稚嫩臉龐
顯發了人性的美善
燦爛笑容
綻放出世界的希望

399
隨類得解
重點不在於他說了什麼
而在於你如何理解
你的理解
就是他所想說

398
有工作的人
向沒工作的人抱怨他的工作
猶如
有腳的人
向沒腳的人嫌棄他穿的鞋

最後的達賴喇嘛

2019. 2.18  Mon. 
最後的達賴喇嘛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接受時表示他是不是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原原本本同一人投胎,抱持著懷疑態度,也認為未來是否有十五世轉世乃「事不關己」,非他所能作主而交由西藏人民決定。

達賴喇嘛身為西藏最高精神領袖,極具指標性的人物,此一表態顯然挑戰西藏數百年之久的靈童轉世暨活佛認證制度。

菩薩為救度苦難眾生,發願累生累世常住世間(「乘願再來」),此乃大乘佛法通義。然而,明確標示轉世「主體」卻是西藏佛教所特有,其中利弊如何仍待商榷,我曾為文表達粗略看法(可見<轉世制度之好處>、<轉世制度之可能壞處>兩篇短文)。

但令人敬佩的是,十四世達賴喇嘛以真誠、開放和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此課題。如他懷疑自己是否是十三世的轉世,已然間接懷疑了整個西藏轉世制度的真實性或可信度;雖然這樣的懷疑不見得是全然的否定,而還可能肯定其正面功能,但他似乎亦認為轉世制度存廢有開放討論空間。

也正因為轉世制度有討論空間,如此未來是否有第十五世達賴喇嘛他並不斬釘截鐵自作主張;儘管身為大乘菩薩行者的他,為了悲憫世間苦難、廣度有情,應仍會生生世世倒駕慈航。

事實上,多年以前達賴喇嘛已公開表示,未來可能沒有達賴喇嘛轉世,自願終止此一傳統,這當中除了理性看待轉世制度之優劣外,也包含政治因素的考量,尤其不樂見中共政權新立十五世達賴喇嘛作為「傀儡」,全然操控西藏的政治與文化。

弔詭的是,無神論的中共為了執政需求,竟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利用藏人佛教信仰作為社會控制的工具,而強硬回嗆表示:轉不轉世不是達賴喇嘛一人說得算,視此舉是對藏傳佛教的背叛。

或許是為了不想讓人擺佈,同時也不想擺佈他人,達賴喇嘛力倡理性、人文與科學等精神,一改西藏佛教給人的神秘印象,帶來清新的氣息,也讓歐美人見識到佛法信仰智慧向度,成功把佛教傳播到西方世界。

雖然他可能是最後的達賴喇嘛,但相信會是最令人感念的達賴喇嘛。
-------------------

相關文章  轉世制度之可能壞處   轉世制度之好處  「小牛法王」?!

小詩(394)~(397)

2019. 2.17  Sun. 
397
投機
滑溜的人
像一棵搖擺的樹
大風一來
它就往哪裡傾倒

396
小小書本
是好學者的園地
靜念攝心
一頭栽入思想世界
悠遊於無垠的天空

395
男孩對女孩說:
雖不能留住妳的人
但請妳留存我的心
一起帶走

394
常在擁有時
想到失去時的苦惱
莫待失去時
想到擁有時的美好

有無都好

2019. 2.16  Sat. 

有無都好

每個人時間有限,大致可初分為自己的時間、工作的時間與家庭時間三個部份。

 

小孩子成年之前,大多數的時間給了父母和手足,長大後有結婚生子,時間就給了自己的家庭,這時小孩就是先生或太太的,生了孩子就是孩子的。

 

生小孩前,先生、太太有較多的互動,生小孩後都把時間留給小孩,與小孩相處的時間往往比另一半還多,而且小孩愈多時間分散的愈開,夫妻在一起時間愈少,給自己父母、手足的時間也相對有限。

 

如此,單純的家庭狀態,有賴於少少的家庭成員,與小孩的互動可以更深刻、更親密,不因時間的量分散而影響到相處的品質(儘管少了手足的相伴成長)。

 

雖然現階段我還有第二個小孩的想望,但為了重視與小孩相處的品質,心想一個也不錯,可以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對待這個孩子,唯一的孩子。

多了孩子,自己時間和工作時間也相對壓縮,難以面面俱到。可見人世間沒有完美的,「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沒有孩子有沒有孩子的自在,一個孩子有一個孩子的樂趣,兩個孩子有兩個孩子的甜蜜,只要觀念開通,一切無入而不自得。

學佛與做人

2019. 2.15  Fri. 

學佛與做人

不少人信了宗教後都經歷改頭換面」的過程,但我們樂見的是洗心革面的正向改變,最怕到頭來面目全非」,把自己弄得「不成人形」。

 

如有佛教徒學佛後成天佛言佛語,規矩限制很多,外相上看起來很虔誠,但可能僅是陷入另一種執著,掉落在自設的框架中「執迷不悟」。

 

宗教徒之虔誠信仰,追求彼世安樂的同時易於輕忽了此世的關照過往的共同認知一概抹殺,逐漸失去常識判斷的能力,更極端的有以信仰為名的暴力攻擊(如「恐攻」)。

 

「人間佛教」之「人成即佛成」、「即人成佛」,所強調的即是從人類之共知共能、共同認識,依於佛道向於解脫,人格的完滿即是成佛。換言之,若不是在「五乘共法」、「人天乘」的基礎來談解脫道和菩薩道的修行,可以說是某種意義的「捨逐末」。

 

身而為人有著相通的基本價值,而為人性所共有,包括仁慈、善良、愛心、勇氣、寬容、尊重等,而不是學佛未成卻也不知怎麼做人。相對的,學會如何做人即是學佛,學佛也是在學做人,只不過這樣的做人不是隨順凡夫氣息,卻著「轉凡成聖」的理想。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忘了做人做事的本份,乃得不償失。世間共同認定的良善價值雖未必優位於(superior to)信仰,但一定是優先於(prior to)信仰,猶如《大學》所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明辨的本末、終始和先後,佛法修學的路才能走得平順。

 

相關文章 價值優先於信仰   「慢慢修時快快到」

有品質的人際互動

2019. 2.14  Thurs. 
有品質的人際互動
毎一事物存在都有其品質,包括「人」也有其品質,所謂的「人品」或「品格」、「品性」、「品德」乃至「品味」等,意指「人」相關的品質。

我們追求最高品質,但品質需要切磋琢磨而成,用佛教的話就是「修行」。

「修行」的要件之一是「親近善士」,跟著好的人、對的人走上正確的道路。佛典中即表示:親近善知識,使我們在信仰、知見、意念、布施、智慧等方便增長的人,此善知識即是具圓滿清淨修行的人。[1]

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禽擇良木而棲」、「物以類聚」等,也表達了追隨和往來對象的重要。如此不只是個人品質的提昇,也是團體品質的提昇,用佛教的話來說為「共修」,最理想的互動模式是「法談」

換言之,生活品質的改善,其一也在於人與人之間互動品質的改善。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虛與委蛇的寒暄照會,應酬式不著邊際的談話,雖也有聯絡情感的作用,但卻顯得淺薄、泛而不切,久而久之是時間的浪費。

有品質、有質感的人際互動,珍惜和真誠是重要的,以「一期一會」的心情看待每一個人際之間的往來;而且有品質的人際活動,才能真正享受親情與友誼,誠摯地感受出彼此的心意。



[1] 《增一阿含經》:「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