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小詩(278)~(281)

2018. 10. 26  Fri.

281
我獨白在寂靜的夜裡
有人看也好
最好沒什麼人讀
一個人的內在探索……

280
不用為沒做什麼而感到空虛
而要為忘了呼吸而感到缺憾

279
人的一生
就像身體一樣
沒有零缺點
沒有完全的對稱
沒有絕對的健康

總是要有些不圓滿
才叫做人身
才叫做人生

278
白天
走在繁華街上
身旁的每一個人都陌生

黑夜
一人獨自靜想
一切的一切都與我相關

「陪伴日記」

2018. 10. 25  Thus.

「陪伴日記」

一親友年紀尚輕,還比我小兩歲,因癌症擴散已為末期病患,住進了安寧病房。家人也有心理準備,暫把工作、學業放在一邊,隨侍在旁,也有了安排後事的打算。

 

在這人生最後階段,人的陪伴無比重要,只要靜靜地守護在旁,就是一種療痛。放下過去的是非對錯,只憶想一同走過的美好時光

 

我透過Line關心,表示這段間或許可以寫「陪伴日記」,記錄這過程的點滴一方面留作回顧,另一方面也是自我心情的調適。而且孩子還小,這些記載日後讓他們懷想母親時有跡可尋。

 

摯愛的臨終與道別,內心總是艱難,雖然不捨但還是要面對;唯有陪伴者心安,臨終者亦才可以走得安。

 

透過陪伴,一同「道謝、道歉、道別、道愛」,也是圓滿人生的過程;畢竟世事無常,來不及說再見、說愛、說感謝、說抱歉的不在少數,如這次宜蘭普悠瑪號出軌事件,十八人不幸即是一例。 


此外,陪伴者透過親人之現身說法」,體驗一場真實上演的生命教育課程;因此任何對人生有自覺、有悟的,都要認真看待這陪伴的意義,從中深化生命的智慧

快樂本身就是成功

2018. 10. 24  Wed.

快樂本身就是成功

人生不是成功帶來快樂,而是快樂是一種成功,快樂本身就是成功。這裡有多重意涵:一、快樂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二、快樂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三、快樂是自己定義的而不是別人所界說;四、快樂是每個人可得而不是限縮於少數人;五、快樂不在於多而在於有(「知足」)。

 

看似不起眼的菜販、農夫、工人等,都可以是快樂的人;甚至殘病在身的人,也可以常保喜樂心境,可知快樂是「一念之間」,在於個人的性格與心態之間。

 

從這樣的角度來想,不少人的煩惱都是「無病呻吟」、「自尋煩惱」,或者是「庸人自擾」;因為別人的處境比我們艱難,卻依舊活得比我們快樂、比我們還堅強,這意味著很多事我們並沒有看開想通。

 

人固然可以努力工作、勤奮工作,從成就感、滿足感來得到快樂,然而真正的快樂是「無待」,所關聯到的是無欲、無求、不爭等觀念,自然而然從內心感到飽滿與富足。

 

換言之,快樂不是建立在私欲的滿足,而卻是內心的知足,甚至是從幫助他人過程中得到更多快樂(「助人為樂」),看到別人「離苦得樂」,自己也跟著「離苦得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最大的成就。 


ps. 佛教徒因強調「離苦」而少談喜樂,然而喜樂卻是菩薩特質之一,度化眾生的重要憑藉,畢竟自己都喜樂不起來,如何說服他人佛法之可貴?如此菩薩除重於「拔苦」之悲,亦要有「與樂」之慈,而在不同的高度或層級上談快樂,相對於「俗樂」說「法樂」,一種長久、寧靜與祥和的喜樂。

思想翻轉

2018. 10. 23  Tues.

思想翻轉

從事哲學教育和思考訓練,試著跳出既有的思考框架是學常有的勉勵,尤其從事研究工作更應如此,其中也包括宗教研究。

 

宗教徒研究自身宗教,常因為自己的信仰背景,不知不覺的自我感覺良好」;因此如出乎其外」來重新看待信仰問題成為一重要的練習。

 

佛教徒之研究佛教,不只是從自身信仰來看佛教,也要從「異教」觀點來看佛教,如從基督宗教的立場來看佛教。

 

視域切換、觀點轉借,思索的面向和理解的角度才會更寬廣,否則劃地自限,愈虔信使得心胸氣度愈是狹隘

 

這不只是不同宗教間要「角色互換」,包括佛教內部之間有必要轉換視。如慈濟人之研究慈濟,有時也要跳出原有思維慣性,如試著從佛光人、法鼓人的角度來察看慈濟。

 

同樣的,佛光山、法鼓山等不同宗派追隨者亦可以試著以其它可能的身份立場,來重新省思或檢視自身信仰。而這宗」觀點看待「自宗」,亦是一種「思想翻轉」,否則容易「私心自用」而有所偏失。

 

事實上,「宗派」只是一種方便,從「宗」來看「自宗」之「將宗比宗」,互相觀摩、彼此切磋,應有助於進步的可能,否則只是深陷「自戀」之中,甚而自我迷失

 

當心中唯獨有佛時,自然而然不再有宗派藩籬,一切以佛為最高信仰準據;最後不限於宗派的門戶之見──「不再有宗,唯獨有佛」,去除宗派間的壁壘分明,全然以佛為依歸,而不以餘人或餘宗為依歸。


我想這或也是太虛大師不作一宗一派之徒裔」一種可能的意涵。

小詩(274)~(277)

2018. 10. 22  Mon.
277
且讓心靈成為一張白紙
在寧靜的時刻
浮現出五顏六色

276
覺知一切身
我吸氣
覺知一切心
我呼氣
在所行的一切事上都回到呼吸
必得幸福與喜樂!

275
人的一生
不是因成功而快樂
而是因快樂而成功

成功是自己定義的
當以快樂定義成功

274
「我愛的人都深愛著我!」
──雖然這不是真的

但人們寧可信其為真

遠離愚痴

2018. 10. 21  Sun.

遠離愚痴

「愚不可及」的成語眾所皆知,用粗俗或淺明的白話來說是「笨的可以」、「笨的不得了」,笨到沒有人能趕得上。此「愚不可及」的形容,甚為貼切,人一旦迷痴起來,什麼樣的蠢事都可能做得出來。可知,不只是佛法中的最高智慧不可思議,人的愚痴亦不可思議。

 

佛教以「貪瞋痴」為三毒,其中「痴」(「無明」)最為關鍵,或可說痴的表現為貪與瞋,貪、瞋可說是痴的另一種形式;人因為貪、瞋做出許多愚蠢行為,每天社會新聞報導的亦不外於此。

 

而這些可恨、可憐、可悲事件的發生,並非事不關己,而是很有可能我們就是下一個愚痴的人、下一個加/受害者,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除非我們無時無刻、分分秒秒都保持正念明覺,清楚知道每一個心念的升起以及每一個行動的作為(這已近乎「聖賢」了),否則任一歹念、邪念的出現,都為自己種下惡行的因子。

 

相對的,「善念時時生,慧命日日增」,在良善意念的強化趨使下,自己也愈來愈遠離了愚痴作為。這說明了防止痴見愚行的方法之一在於常保覺知,畢竟「一失念』成千古恨」,一個不小心、一時大意往往鑄成大錯,福德資糧足夠的話尚可躲過一劫,否則萬劫不復。

 

「小心駛得萬年船」,時時保持內心的清明是一種覺知,此中也包括專心和小心,都足以讓自己遠離愚痴;而遠離愚痴的同時,也是遠離了諸多可能的災厄。 

小詩(270)~(273)

2018. 10. 20  Sat.

273
靜聽內心聲音
點點滴滴記下
如片片羽毛
飄散空中
落到地上

272
愛不是──
「妳是我的人,妳終屬於我有」
愛卻是──
「我是妳的人,我願歸妳所有」

271
真愛不是佔有
而是付出所有
真愛給予自由
在幸福中悠遊

270
雨猛烈地下
水淹成災
風狂野地吹
滿目瘡痍

大自然是美好的
──微風細雨
同時也是無情的
──狂風暴雨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無明之惡

2018. 10. 19  Fri.

無明之惡

二次大戰的禍首納粹希特勒在臨死之前,真覺得自己做錯了嗎?從他的「遺囑」中,明確知道他一點悔意也沒有。事實上,許多「惡人」都給自己「造業」的理由,藉此得到安心。如希特勒在偏激種族理論的激化下,認為文明起源於白種人,白種人是最優秀的民族,而猶太人等其他族群皆是十分低下的,為了促進人類文明的進化與開展,必須讓這個民族在地球上消失。在這樣偏差的觀念下,將近六百多萬猶太人遭到屠殺。

 

任何一場戰爭、任何一個殺戮,主事者莫不給自己一個「作惡」的藉口。不只是位居要津的領導者,一般人立身行事的過程中,一旦遇到兩難情境,也慣於「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例如「動物倫理」的反思上,葷食者其中一個放心喫肉的理由,在於牛豬雞鴨魚等不是我殺的,吃之無妨;然而,當吃豬的人認為:「不是我殺的」,殺豬的人卻表示:「他們要吃我才殺」,因此也覺得安心。可知,每個人都為自己找到「心安」的理由,而讓可能的「惡行」感到舒坦,甚至不只是舒坦,也賦予工作上的意義與價值。

 

如此,殺豬的人不認為自己有任何不是,甚而是「功德」一件,猶如希特勒原初立意可能是好的,即為了長遠人類文明進展而言;但意圖良善不代表認知正確,相對的卻作了極其愚昧的判斷。

 

動機雖是好的,但手段卻極其殘暴,結果亦甚為慘烈,如希特勒之帶來數千萬人無以復加的傷痛,造就史上莫大的災難和悲劇。可知,「惡」的始源在於無知和愚痴,這也是佛教以「無明」為輪迴的根本,人們唯有「覺悟」才能避免一切錯誤的發生。


相關文章  無明是造業根本  萬惡痴為首       善之偉大與平庸

小詩(266)~(269)

2018. 10. 18  Thurs.

269
心的節奏悠然
美好就跟著你運轉
愛的能量充滿
幸福就伴著你溫暖……

268
諸行無常
天行有常
無常中常
常中無常

267
現實是殘酷的
想像是美好的
現實把眼界限縮
想像卻視野大開……

266
大自然
溫暖我以陽光
滋養我以空氣
潤澤我以雨水

一切無以回報
只有感恩…...

「自立自強」

2018. 10. 17  Wed.

「自立自強」

不久前,我學生時代認識的一位師姐來電與我長聊。她兩個孩子不是留英就是留美,其中留美的孩子一待就是八年,每年學費加生活費(食衣住行)要花上三百多萬台幣,八年下來花了大概兩千五百萬元。

 

好不容易今年孩子畢業,打算待在美國發展,也已找到了工作,但考慮月繳的房租都一去不回,不如買房自住,然而「頭期款」卻苦無著落,於是又打主意到父母身上。

 

師姐說他先生這些年來為了孩子的教育費用,工作量有增無減,身體也跟著蒼老許多。明明到了退休年紀,但為了孩子的將來,還是像年輕時一樣拼命賺錢;聽了之後我不勝感慨。

 

「天下父母心」,不少父母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點上,甚至是贏在起跑點上,不惜重金、大手筆栽培小孩,這究竟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呢?

 

雖然我也曾有留洋攻讀學位的計劃,但龐大的開銷讓我壓根兒沒想到要花家裡半毛錢,即便家裡可能支付得起,但也不該、不敢奢望,這或也是一種「志氣」的表現。畢竟有本事出國讀書,就要有本事自己掙錢,拿不到奬助學金,那就去當中文家教,在校園工讀,或去餐廳打工等,憑著自身能耐去賺取學習和日常所需,而不是伸手向家裡求援。

 

愛之或適而害之,孩子之「靠爸」、「靠媽」,相形之下弱化了本身的意志與能力,也易養成予取予求不懂珍惜的慣習。

 

而且,我們要試著去賺外國人的錢,而不是僅讓外國人賺錢。我曾聽聞一些師長,留學不只沒花到自己的錢、家裡的錢,還存了數百萬台幣學成歸國。早期留學生之清苦、上進與勤奮,乃富人子弟所無法想像,也追趕不及的。 


同樣的,日後小女若要放洋留學,一切全靠她自己;「自立自強」,過度依賴只會讓自己陣亡。當然,未來該留給她的一毛也不會少。

小詩(262)~(265)

2018. 10. 16  Tues.

265
人的疾病
是他性格寫照
人的苦痛
是他思想表露
人的解脫
是他智慧顯現……

264
善之解行
忙著行善
不知什麼是善
不足以為善人
空談著善
身不及於行善
更不足為善人

263
換我心為妳心
她在那裡
他在這裡
身的距離遙遠

她在他中
他在她中
心的電波相連

262
讓一個人
失去自由的方式
就是讓他
當更大的官
賺更多的錢

如在鳥翼上鑲金……

到哪裡都一樣

2018. 10. 15  Mon.

到哪裡都一樣

環境固然影響一個學者的學問成就,但不管身在何方、住居何處,一個文人的生活方式大多一樣(尤其是人文學者),還是自己讀書、思考和寫文章,環境的限制已然不是限制。

 

如此,在心態和行動上漸趨於「守成」,往好處想是「穩定」,往壞處想卻失之於「保守」。

 

我的身份暨職業決定了生活方式,看似空檔很多卻沒有多大空檔。雖然是住在山海環繞的花蓮,卻很少出遠門,周末假期就只有近郊走走,或去海邊、或往山間,對我而言已然足夠。

 

事實上,一個好靜、慣於獨處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只要找到「宜居」的環境,就可以放心寬心的思考寫作,到哪裡都是一樣的。而既然到哪裡都一樣,於是「如如不動」,心就安住於現今的一切,不作其它非分之想。 


「一切唯心造」,與其改變環境不如轉換心境;或者說 「境隨心轉」,只要心情善於調整轉化,任何環境都可以「無入而不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