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向上升進

2018. 10. 13  Sat.

向上升進

哲學史家馮友蘭把人生分成「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種境界,其中「自然」境界的「自然」,所指為人類的原始本能,關心的是生理和身體需求的滿足。然而,「自然」一詞在中國哲學(尤其道家)別有深意,如《老子》所說之「道法自然」,因此更適切的說當為「本能」境界。

 

「求生」是人類存在的第一步,食衣住行先能得到安頓;於此之後「不安於分」,多還要更多,於是有「利害」的考量,這或是所謂的「功利」境界。

 

然疲累於你爭我奪,私欲之「利己」外也想到無私之「利他」,於是「義利」之間更重於「義」,「道德」亦成了人生一種境界。然而「道德」是不夠的,不管是儒家的「止於至善」、道家的「天人合一」、以及佛教的「涅槃寂靜」,都強調終極價值的實現,因而有「天地」境界。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也表達出類似的想法。人之生存狀態,從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再到社交和尊嚴需求,最後是自我實現及至超越自我,這和馮友蘭之人生四境界看似有類比的空間。前者重於心理學角度的分析,後者重於哲學式的反思,皆標示最初為求生存,最後追求極致和超越,都區分出「獸性」(動物性)和「聖性」(超越性)的兩極。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們食飽睡暖後,究竟該做些什麼?心思氣力該集中於何處呢?是更多的傷害還是更多的善行?雖說「衣食足,知榮辱」,但這世上許多人衣食足反不知榮辱,而做出傷天害理情事。

 

事實上,世間苦難偏多,全世界七十多億人口中,不少人連活著都成了問題,更談不上生命的品質與尊嚴,而我們身處在安和富足的國度裡,沒有戰亂、沒有饑荒、沒有瘟疫等,知足感恩之餘,更該做一點有意義的事,往人生更高的境界升進。

 

相關文章 人生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