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象牙燈塔」

2018. 10.4  Thurs.
「象牙燈塔」
「象牙塔」(ivory tower)所指為脫離現實生活的學術機構,身處其中的人盡作無關乎現實的學術研究。事實上,除非有心推廣知識、從事普及教育,絕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都與現實有一定距離。

以歷史研究為例,史學家余英時不少著作,如《方以智晩節考》、《東漢生死觀》、《漢代貿易與擴張》等,可說無關現實人生(或至少不是直接相關),少有人去重視其發現。包括曹永和院士年輕時研究臺灣鹿皮貿易概況,而寫成《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一書,這鹿皮貿易和一般人生活亦無甚連繫,說是「象牙塔」裡的學問亦不為過。

雖以「經世之學」、「學以致用」為期,然實際之效用仍相當有限;而這些人經年累月皓首窮經,漚心瀝血著述為業,難道都是傻瓜嗎?相信知識之研究與創新亦有其重要性,如以過往之歷史經驗來助於省思未來之前景發展。

相對於「象牙塔」(ivory tower),我們或應懷抱著一種「象牙燈塔」(ivory lighthouse)的理想抱負。雖然所作的研究是生硬冷僻的,但內心依舊熱情如火,身在「象牙塔」中卻仍持續發光發熱,盼個己研究能發出一點亮光,指引明路。

「象牙燈塔」之一例是印順法師,他曾在《法海微波》「序」中表示:「一生寫作、出版而不能對佛教界有些影響,不免有浪費紙墨的感覺。」雖然他長年過著獨居生活,學問做得很冷,但字裡行間的宗教情操卻熱血沸騰,研究的背後始終有一分深切關懷。因此他雖是過著「小乘」般的隱遁生活,卻是心繫著大乘精神,一心想為衰弱的中國佛教做些什麼,為佛法的將來燃燈引路。 

學術研究就是有這樣的「孤往精神」(熊十力語),而這樣的「孤往」只要「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同樣的,作為一人文學者的我,自覺這輩子不能為廣大人群做些什麼,但仍期勉自己在學術專業中放射出小小光芒,雖然微弱卻持續而恆久,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相信自會日起有功,光照一切有緣之人。 

ps. 預計刊於慈濟月刊<百川歸海>624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