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佛教多元主義」

2020. 8.24  Mon.

「多元」是佛法的精神

宗教原是帶來和平與希望,但不可諱言的,當今人類面臨的災難,不少亦是起因於信仰的衝突。在宗教紛爭層出不窮的時代,一些學者、思想家呼籲「宗教多元主義」(Religious Pluralism,如John Hick)的重要與必要。

 

「宗教多元主義」,或可說是一種「宗教寬容主義」,包容一切正信宗教,只要對人類美善發展有所助益,就是值得尊重乃至尊敬的。       

 

事實上,「多元」應是佛法本身所具有的精神。「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似乎說明「佛教多元主義」之不可避免。


縱觀佛教發展歷史,從部派分裂到宗派林立,已然驗證此一事實;一如印順法師所說:「從佛法在人間來說,變是當然的,應該的。」[1]而佛法之開枝散葉,不外是為庇蔭廣大苦難眾生,在「大乘佛法」中更是如此,「多元」成了事理之必然。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大乘的開闊性、寬廣格局亦在於此。不只大乘佛法是「宗教多元主義」,而是佛教自身即有「多元」傾向。


佛教是理智、開明的宗教,不是獨斷、唯一天啟式真理,也因此對外接納異教(或者所謂外道),對內接受異宗,只要引人為善、發起正向力量,皆不作全盤式否定,只不過在哲學的論理層次有一定的抉擇判斷。

 

總之,「變」相應於「三法印」之「諸行無常」,也正因無常變化而有「多元」信仰的可能;「多元」相應於「無常」法印,亦成了佛法的可貴特質(之一)。


[1]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Y 36pa3) 

相關文章  從語言的多樣到思想的多元  不限於小、不雜於大

小詩(1169)~(1172)

2020. 8.23  Sun.

1172

老 vs.

道非常道、上德不德

法無定法、空亦復空

 

1171

生命中有苦

生命中有愛

生命是由苦轉愛的過程...

 

人生而歡欣

人生而悲戚

人生是悲欣交集的構成...

 

1170

日月合明/

清晨的太陽說:

願我的光熱

帶給世界希望與愛!

 

15號的月亮說:

願我的圓滿

帶給世界和諧與美!

 

1169

獨行其道

文人的風光

是精神生命的損傷...

 

環繞的人群

如圍起的牆

重重障蔽

穿不透、走不過!

 

不求風風光光

但求智慧之光

獨遊於天...

重視而不著迷

2020. 8.22  Sat.

重視而不著迷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公佈西藏強巴加措老格西圓寂後,入甚深禪定28天的不可思議現象(所述應為定中圓寂--「入甚深禪定中圓寂」)。一般人除非是極低溫保存,或有一定的防腐準備,否則死後24小時內軀體皆會產生變化,然而神奇的是86高齡的老格西卻可以維持原貌長達近一個月。

 

在佛教修行中,這似意味著某種強大的心靈力量(「禪定力」),而至能「以心制身」。

 

藏佛佛教強調實修實證,傳統中即有透過禪觀修行(如「大圓滿法」),轉血肉之軀為明光所成之身(「虹光身」);或在「色身」上修精練氣,成就「天色身」而至「即身成佛」。

 

圓寂後身子能出現「異相」,或可以確認「修定」有所成就,這對於科學探討身心暨心意識問題當有諸多啟發。

 

然佛法並不鼓勵「著相修行」,不強調從「神蹟」去教化眾生,如佛法對「神通」之審慎態度即是,而僅視為是一種「方便」(所謂「和尚不作怪,信徒不來拜」),畢竟神通不等於證悟的智慧、不等於究竟的解脫(外道多的是神通)。

 

根據佛典的史實記載,佛陀入滅過程未必有「住於誓心」,或過於強調其它神妙特徵,卻只是要人但念無常、勤修定慧,「以法為師」、「以戒為師」(「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等。

 

如此死亡中的「瑞相」,可能是修行有成的一種氣象,但沒有的不代表一定没修。而若以「入定」與否作為解脫或圓滿覺悟的象微,以之而為「得道高僧」的唯一判準,恐有所誤導。

 

在漢傳佛教中亦有修成「金剛不壞之身」的「肉身菩薩」,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即是一例,其「金身」現仍置於廣東韶關南華寺。但如印順法師所說,屍身不壞的「肉身菩薩」,包括一般人或動物亦有「乾屍」之「全身舍利」的可能(如「木乃伊」即是)。[1]

 

不管一個人修證如何,終究不能「起死回生」,也不可能「長生不老」,意味著「無常」法則下生命的有限性;面對生死,每個人都一律平等、有生有死的,「得道高僧」亦然。

 

也因此,老格西圓寂之特殊現象,毋寧說是他老人家度眾悲心下的身行教化,要人看的不是長時入定的本事,而是看其一生佛法薰修的福慧資糧,以此「示現」帶給人學佛修行上的信心,證明老格西生前之言行化導乃「真實不虛」,而去體會「是舍利從般若波羅蜜中生」[2]的意境。

 

總之,本文有兩個重點,佛教超常(paranomral)、異常(abnormal)的宗教現象、密契經驗,一方面是科學研究的契機,對於主流科學物質主義預設的挑戰,而值得吾人珍惜重視;另一方面佛弟子亦不用太過著迷,錯以此為修行境界的目標。是以重視而不著迷之「不即不離」態度,應是佛法對此的「中道」立場。

 

相關報導 達賴喇嘛派駐在台佛法導師圓寂 入定28


[1] 《華雨集第四冊》:「佛與佛弟子的舍利[遺體],受到尊敬供養,是由於曾依此遺體,修發般若(智慧)慈悲等功德,以正法自利,以正法利益眾生。不要以為碎身舍利,全身舍利,表示什麼修證功德,動物,人類──不知佛法的,異教徒,肉身不壞的多著呢!」(Y 28p199~200

[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0〈法稱品〉:「世尊!我於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世尊!以是舍利從般若波羅蜜中生,般若波羅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CBETA, T08, no. 223, p. 290, b15-18)以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2〈舍利品 5〉:「世尊!我於舍利非不恭敬,以舍利從般若波羅蜜生故,般若波羅蜜所熏,故得供養。」(CBETA, T08, no. 227, p. 545, a27-29)

慎防學術踩紅線

2020. 8.21  Fri.

慎防學術踩紅線

中山大學日前認定前高雄市長參選人李眉蓁論文「抄襲事證明確」,決議撤除碩士學位,不只市長沒選上,學位亦跟著取消,而可謂「政學兩失」。

 

猶記七年前馬政府時期,一位甫上任的國防部部長,短短六天時間即因論文涉及抄襲而閃辭官職,同樣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官位沒了、污點多了)。此等事件層出不窮,實令人引以為戒。

 

審慎、嚴謹是學術的基本態度,然而人畢竟是人,孰能無過?有時亦不免「忙中有錯」。

 

也因此若精嚴審視多數學者的論文,不免會發現大大小小的疏忽,只是情節輕重而已;即便是「學界大老」,在學術上卓然有成的學者,如果刻意用放大鏡挑三揀四,也可能被發現「小辮子」。

 

學術的精神告訴我們「行成於思毀於隨」、「勿以惡小而為之」等道理,千萬別以為一段小小引文不另加註沒有什麼,可能因草率、隨便、差不多、貪圖方便而鑄成大錯。尤其現今科技發達的網路時代,資料引用相當便利,一不留神就很容易踩到紅線。

 

不過,倘若真是一時不察的「無心之過」,有時善意與包容是重要的,就像文章寫作中總會出現錯字或語句不通順的地方,因此一些引註的遺漏或失當,視情況仍應予以「同情的理解」。

 

總之,學術倫理的違反或大或小、或輕或重,有些是很明顯的故意,有些是不小心的疏失。一方面研究人員要虔敬戒慎,尤其有意於「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人,更要以高道德標準自我期許;另一方面情節較輕、非出於惡意的「犯規」,實不需窮追猛打,而或可多一些寬容。


 刊於  新頭殼

無奈的職業

2020. 8.20  Thurs.

無奈的職業

人生中有很多工作相當辛苦,勞苦功高,著實令人尊敬;但有些職業辛苦外卻也相當無奈,不時要去面對人性錯綜複雜的脆弱面與陰暗面,例如法官和律師等司法從業人員即是其一。

 

法官是面對人與人之間糾紛的仲裁者,然而不只「清官難斷家務事」,而且是「清官難斷世間事」,也因此「誤判」有時是免不了的,再怎麼鉅細靡遺、再怎麼明察秋毫,還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法律是依著「客觀」事證的所作所為判斷是非對錯,然而依佛法「意業為重」來說,心念動機的純正良善,才真正決定了一個人「業」;因此要法官扮演「神」一般的角色,幾乎是不太可能。

 

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有作為「人」的限制,致使任何審判都有其不確定性,或至少難以完滿。而倘若法官扮演「上帝」,如「神」一般公正對待一切,面面俱到全盤掌握,法官不是累倒病倒、就是累死猝死。

 

一如法官刑期長短的審度衡量,究竟判四年和判五年有什麼不同呢?雖僅是一年之差,數字「一」看起來很少,但對受刑人而言卻是很久很長。但法官只能依著所掌握的證據,以及所知道的法條和判例,勉力說服自己如是量刑、如是判罪,也依說服自己的去說服原告、被告判決的結果。

 

可知「義」與「不義」之間的公平審判,難免有其限制。只不過法律雖有局限,但沒有法律做「第三方」的公斷,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將更為混亂、更加擴大。

 

至於律師秉著職業良心伸張正義,維護受託人應有之權益,然而處心積慮攻防爭鬥,有時不只是辛苦、亦也相當無奈,尤其對於追求心靈平靜、嚮往人際和諧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總之,法官作為人世間的仲裁者,毫釐無差不是件容易的事,律師為了人世間正義力爭到底,兩相傾軋也相當不得已。特別是和平愛好者卻直須面對種種不平,不管收入有多高、保障有多好,終究為無奈的職業。


相關文章 醫院與法院

小詩(1165)~(1168)

2020. 8.19  Wed.

1168

靈感

面對白紙

擠不出幾個字

只因時候未到...

 

寫作

原是為一狀態而寫!

 

遲遲無法進入

遲遲下不了筆...

 

1167

身與心之間

腦與神經之間...

腦神經一體

身心不二!

 

1166

美善之眼

以「美」欣賞萬物

以「善」面對一切

淨土

不在他處

淨土

眼前世界!

 

1165

各安其位

是獅子的

要有獅子的樣子

是兔子的

守好本份做免子...

 

獅子當兔子

劃地自限

兔子當獅子

自不量力!

「慈濟人文」的教育理念

2020. 8.18  Tues.

慈濟人文」的教育理念

  所謂慈濟人文」,其中「人文」一詞見於《周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可知人文」是相對於「天文」而言,天文所指為自然宇宙運行變化的原理法則(如陰陽交感、剛柔並濟等),而依著「推天道以明人事」[2]的道理,「人文」以「天文」為依而效法之,意味著人與人之間亦有一定的理則規範,作為群居性社會倫常之相互約定,如儒者所言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適當關係,以建立人我之間的和諧秩序,各守本分為所當為,而有所謂「人文」。可知,「人文化成」即是透過教化而形成、成就一禮序或理序(如天體運行一般),而人之所以為人即在此人倫體制之施設,藉由教育的引導形塑出文明素養,而不再是停留於原始蠻荒的狀態。

  然相對於古代的「人文」意涵,證嚴法師以「人品典範,文史流芳」提出他特有的解釋,傳達出高度的理想性和願景期許,認為所做之人足以為「人品典範」,所做之事得以「文史流芳」。[3]如是證嚴法師表示,身而為人,所謂的「教育」就應「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其中的「禮」亦是「理」,「合禮」則「合理」,合乎禮儀節度即合乎做人道理,內心自有倫理道德,自然而然以禮儀作為規約言行的準則,並以道德觀念來引領人生的方向。[4]所以對證嚴法師而言,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學問上的成就並不是首要目標,相對地從良好的生活教育形塑道德人格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必須從外在衣食住行的規範做起,而漸次內化為自律的品性。[5]

  證嚴法師曾有「高等教育膚淺化」之憂心,其一的擔憂即在於高教往往只強調做學問,而不再教導做人與做事;在他看來,即便是高等教育,品格與禮儀教育猶然是重中之重,其中老師的角色扮演責無旁貸。[6]可知,證嚴法師心目中的「大學之道」相契於中國古聖先賢的精神,以「明德」、「親民」(新民)及至於「止於至善」為最終關懷,在現代中懷抱著傳統理想。而所謂「慈濟人文」以及慈濟志業所推行的人文教育,大致不離「禮儀教化」與「道德教化」兩者,即從端正品格、涵養德性、充實內在、啟發良知良能等,培育學生通往美善的人格特質。


[1] 證嚴法師對於「人文」意義的解釋亦是引《易經》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並表示古聖先賢歸納人文,即人類對於詩、書、禮、樂之所為,具有濃厚的淑世理想和人品典範的養成。見釋證嚴,《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臺北:天下文化,2008年,頁124

[2] 「推天道以明人事」一詞,可見〔清〕永瑢、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頁13

[3] 證嚴法師說:「何謂慈濟人文』?人文』就是人品典範,文史流芳。我們以佛教的精神入世,在生活中不要偏離人生方向,進而發揮生命良能,這是生命的結晶;將我們的精神用對方向,能夠利益人群,是品格的昇華;能自利利他,發揮生命的價值,也是成長自我的慧命。若能達到人格完滿,必能感動他人;感動他人的人,即為人品典範』,所做的事都能文史流芳』,就是慈濟的人文。」見釋證嚴,《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頁126

[4] 詳參釋證嚴,《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臺北:靜思人文,2015年,頁9。對於「教之以禮、育之以德」,證嚴法師多所強調:「上人申言,「教之以禮、育之以德」,禮節並非浮面的文化,而是深層的人文,人文的建立在於道德觀念的培養;道德觀念是無形的精神意念,要從有形的禮節動作表達,有禮節的孩子,就有倫理道德觀念。」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年秋之卷》,臺北:慈濟文化,2010年,頁556;甚至曾明白表示:「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導之以正,傳之以道」就是慈濟教育的精神主軸。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九年秋之卷》,臺北:慈濟文化,2009年,頁665

[5] 釋證嚴,《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頁203

[6] 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九年秋之卷》,臺北:慈濟文化,2009年,頁667

人文教化的入世辦學

2020. 8.17  Mon.

人文教化的入世辦學

  慈濟教育志業是證嚴法師所創辦,而既是佛教僧人暨佛教團體所創辦,因此不能不強調佛教的精神理念。然從證嚴法師慈濟人文教育理想,以品格涵養為首務,亦可看出相當的儒家性格,以「禮」為人文之美的展現所在,[1]然而外相上雖是儒家,但內在中卻是以佛教為根本精神,如證嚴法師表示:「慈濟人文以佛教信仰為本,『行有餘力』多元呈現,綜言之,慈濟人文是在實作之中將佛法生活化。」[2]又說:「慈濟的精神中心,就是佛教『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是慈濟人文的根本所在。」[3]可知證嚴法師「慈濟人文」之理念多少帶有「外儒內佛」的特質。而事實上,儒家所說的「禮」和「德」,乃是佛教信仰傳統所認可接受的,其中之內涵要義當相應於佛教的「戒律」精神,佛教之「戒德莊嚴」、「戒行清淨」等語彙,背後即傳達出「禮」、「德」之涵養,皆重於行為自律與心性修養。

  證嚴法師所帶領的慈濟志業以菩薩道實踐實現為目標,大乘佛法本具有「海納百川」的寬闊格局,凡得以利濟蒼生、引導為善,都是菩薩行者樂見其成的。就另一角度而言,菩薩道長遠而言以創建「人間淨土」為理想,而以「人間淨土」為理想的佛教廣義而言皆可稱為「人間佛教」,背後有著「即人成佛」的理想。如此以人文教育作為佛法教化的中介模式,亦即「人圓(成)即佛成」,慈濟人文教育背後即是佛法精神,又兼採現代性多元內涵,攝取世間一切善法之要素。亦即,雖然慈濟人文教育之推行,在佛法的判攝中屬「共世間法」居多,但這無疑是佛法修行的基礎,佛法即是從「五戒十善」的前提而起修的,而實也相應於證嚴法師長年以來人間菩薩」、「由善門入佛門」的修學理想。[4]

  可知,慈濟教育志業強調德行教育,不代表是佛教信仰的強行灌輸、旨在接引大學生學佛,而是在佛教辦學的校園裡,除了專門之學科訓練外,尚肩負起生活教育及生命價值引導之責任,而這無關乎宗教上的皈依或改信。學生在校園裡,依然保有宗教信仰之自由,學校中不同宗教的學生社團,只要是正信的皆是受到尊重和支持的。至於慈濟大學每年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及傳播學系的實習生「授袍」暨宣誓典禮,則是確保醫術與醫德之理想誓約以及慈悲種苗之傳遞,透過某種莊嚴的儀式過程,表露學生對未來職業的神聖使命而已。

  是以慈濟大學作為一般的綜合性大學,而不是特定單一宗教大學,重點不在於佛教信仰的宣揚,因此慈濟大學不能太過強調宗教色彩。如此不能不佛教、不能太佛教,成了慈濟大學教育辦學所要平衡拿捏的立場與原則,而以「慈濟人文」之中性語彙,具備「跨宗教」、「跨文化」取徑作為教化方法,從中展顯佛法精神理念一人文教化的佛教辦學特色。


[1] 如證嚴法師說:「要展現人文之美,重要的是一個禮』字,這是中國固有的傳統美德;人與人之間彼此以禮相待,時時刻刻、任何環境都會感到和睦融洽。」釋證嚴,《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頁124

[2] 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四年冬之卷》,臺北:慈濟文化,2005年,頁436-439

[3] 善慧書苑編撰,《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一九九八夏之卷》,臺北:慈濟文化,1998年,頁358

[4] 如證嚴法師說:「慈濟度眾的法門,是帶動人人由善門入佛門,守持戒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自然契合佛陀本懷,達到『人格成,佛格即成』的目標。」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第一輯】》,臺北:慈濟文化,2008年,頁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