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人文教化的思想論述

 2020. 8.16  Sun. 

人文教化的思想論述

              「慈濟人文」不只在慈濟大學中強調,實際上也於慈濟各個單位及志工社群中普遍重視,而成為慈濟志業一大使命。然而「慈濟人文」在慈濟大學理應其它志業,包括慈濟中小學等之人文教化有所不同,而可以多一點深度內涵論述,行動之餘也多了言說的進階開拓,而成為朝向典範大學的未來展望(之一)。換言之,慈濟的人文洗禮不是特定意識型態的灌輸,而是醒悟到人身而為人的高貴價值,關乎人世間美善的實踐,如是當有一番思想論述和思想辨證的過程。尤其大學是學術研究機構,學理的論述不可或缺,以避免顧此失彼,使得「慈濟人文與學術薈萃」能均衡發展,讓「慈濟人文」因學術的養份而茁壯強大。

  大學扮演著學術研究的功能,如此「慈濟人文」理念傳遞的同時也知識層次的反思,作為人文教化的理論基礎。[1]例如近來因於Covid-19全球疫情慘重,證法師透過茹素的呼籲,期盼藉由戒口而戒心、改變災難的蔓延,而廣大的慈濟人亦積極響應齋戒素食、慈悲護生。然而佛教傳統而言並沒有硬性規定素食,卻以「三淨肉」為容許範疇;因此如何讓理念宣揚與佛教倫理規範符應一致,進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以作為行動背後的理論支撐。又證嚴法師本於不捨眾生苦的菩薩心懷,大力支持遺體及器官捐贈,對於人死後八小時不宜移動身體的傳統說法,值得深度討論及適切回應;包括環保推行涉及佛教的生態觀及環境倫理思想,都是值得藉由論述增強行動後盾[2]換言之,慈濟社群給外人的印象是「做多說少」,該說而未說的或可由慈濟大學相關研究單位──尤其是宗教、人文、社會、教育等既有學門科系,以學術方式進行「慈濟人文」的分析闡釋,而發揮一定的論理作用。

  此外,除了重視人文教化的思想基礎,亦也強調人文教化的思想訓練。如素食、制服等雖是紀律養成和生活教育,但行為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不代表思想的牽制。「制服」雖是「制式服裝」,但思想上卻不能被「制伏」,相對的在生活上力求單純樸素之餘,更要在思想和專業上精益求精。事實上,「思辨分析」長年來亦為慈濟大學教育目標之一,[3]也因此大學通識教育「人文類科」中即相當重視「邏輯思考」相關課程,[4]以提升同學的思辨力和思考力。如此「慈濟人文」所強調的尊重生命、關懷弱勢、服務社會、利他助人等「品格教育」,亦搭配「思辨教育」而相輔相成,所以重視獨立思考、問題分析、論證推理等思想訓練,讓學生除了有「好心腸」同時也有「好頭腦」,如是「慈濟人文」之洗禮才趨於整全完善,而不會只是一廂情願的道德勸說而已。[5]

  總之,人文教化的思想立論乃是慈濟大學朝向典範大學的未來展望(之一),以開拓具有深刻內涵的「慈濟人文」,不只對內強化「慈濟人文」理念的合理性和確當性,提供慈濟教育願景的理基礎,對外展開論述亦得以因應各種可能的挑戰,而從學術的角度證成自身人文教化之理想與作為。[6]


[1] 如慈濟「宇宙大覺者」佛像曾引起一些誤解,如何透過論述來澄清並深化理念的傳達是值得留意的,以免於創新、創意卻引發外界爭議或非議

[2] 事實上,此等議題慈濟大學已有相關研究作出回應,如以亡者器官捐贈為例,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有數篇碩論作此相關論述,如袁瑩《從醫學和佛學統合的視角探究臺灣器官捐贈的佛教爭論》(109第一學期)以及張武毅《佛教臨終助念變遷初探》(97學年度第二學期)。

[3] 慈濟大學「教育目標」為「培養具思辨分析、團隊合作及慈濟人文服務精神的專業人才」;此外「學生基本素養」亦以「思辨與溝通」排列第一。見慈濟大學官網:〈認識慈大宗旨與目標〉,http://about.tcu.edu.tw/?page_id=9。(檢索日期:2020/08/16

[4] 「邏輯」與「思辨」曾被列為校核心課程,乃所有慈濟大學學生所必修,但為尊重同學選修課程的意願及自主性而於近年調整為選修,而被列在人文類科的思辨的藝術邏輯與生活」與「思辨的禪趣」,以及社會類科的「實用邏輯」與「思辨與正義」。見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071慈濟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地圖〉,http://www.gedu.tc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4/12/1071慈濟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地圖.pdf (檢索日期:2020/08/16)。

[5] 《禮記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中「篤行」是慈濟一直在做的,而且成效斐然,然而「做是一回事,說是一回事」(to do is one thing; to say is another),因此學、問、思、辨則是日後可強化的,尤其作為高教人才培養單位的慈濟大學可說責無旁貸。

[6] 「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已於20202月成立,相信也期待日後更多關乎慈濟現象與慈濟經驗之研究,其中當也包括慈濟人文教育之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