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8.2 Sun.
人文學者的「聞思修」
人文學者沒什麼儀器設備作實驗,幾本書、一顆思考的腦袋就可以作研究,進入無垠寬闊的文字和思想世界。
人文學者的研究生活也是「聞思修」的修煉,研究不外是閱讀、思索和書寫的過程,從讀得多、想得深而至於寫得好。
不同的人文學者對於「聞思修」或有不同偏重。作為一哲學的探索者,我顯然是偏重於思考的,可以說「玄思奇想」本身即是樂趣,不停的思想即有不斷的靈感,而能發之為言、書之為文,不只疏通自己的觀念,也盼能帶給他人啟發。
佛法之「聞思修」是為智慧的開啟,學者之閱讀、思索和書寫卻是為知識的創造,雖然目的不一樣,但如果能「學以致用」亦能「轉識成智」(轉變知識為智慧),而養成閱讀、思索和書寫的習慣,即是學者的修行。
事實上,哲學工作者的生活亦如修道的生活一樣,平靜、淡泊安住在沉思的歡悅中。是以學者自有學者的修證。固然佛教修學原則是「解行並重」,然「並重」是一種理想,實際上「偏重」卻不可避免。
由於每個人因緣根機不同,避免因不同「偏重」而互相輕視;如重義理、重觀念被譏為「說食不飽」,重體驗、重實修被評為「盲修瞎練」。而既然「偏重」勢所難免,只要不徹底「偏廢」,實不需自讚毀他、相互貶低。
宗教的學者與行者,兩種人才各有其角色扮演、也都有其重要性,大致代表「解門」和「行門」兩種不同的入徑。
就我個人而言,顯然是偏重於「解門」,由「解門」著眼於佛法的修學,時常透過觀念的調理和反思,以期在性格上、思想上有所提昇轉化,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修行法門(「行門」),畢竟理性、開明、包容、務實、平等、尊重等學術精神及學者性格,或也是某種修行型態的展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