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8.18 Tues.
「慈濟人文」的教育理念
所謂「慈濟人文」,其中「人文」一詞可見於《周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可知「人文」是相對於「天文」而言,「天文」所指為自然宇宙運行變化的原理法則(如陰陽交感、剛柔並濟等),而依著「推天道以明人事」[2]的道理,「人文」以「天文」為依而效法之,意味著人與人之間亦有一定的理則規範,作為群居性社會倫常之相互約定,如儒者所言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適當關係,以建立人我之間的和諧秩序,各守本分為所當為,而有所謂「人文」。可知,「人文化成」即是透過教化而形成、成就一禮序或理序(如天體運行一般),而人之所以為人即在此人倫體制之施設,藉由教育的引導形塑出文明素養,而不再是停留於原始蠻荒的狀態。
然相對於古代的「人文」意涵,證嚴法師以「人品典範,文史流芳」提出他特有的解釋,傳達出高度的理想性和願景期許,認為所做之人足以為「人品典範」,所做之事得以「文史流芳」。[3]如是證嚴法師表示,身而為人,所謂的「教育」就應「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其中的「禮」亦是「理」,「合禮」則「合理」,合乎禮儀節度即合乎做人道理,內心自有倫理道德,自然而然以禮儀作為規約言行的準則,並以道德觀念來引領人生的方向。[4]所以對證嚴法師而言,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學問上的成就並不是首要目標,相對地從良好的生活教育形塑道德人格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必須從外在衣食住行的規範做起,而漸次內化為自律的品性。[5]
證嚴法師曾有「高等教育膚淺化」之憂心,其一的擔憂即在於高教往往只強調做學問,而不再教導做人與做事;在他看來,即便是高等教育,品格與禮儀教育猶然是重中之重,其中老師的角色扮演責無旁貸。[6]可知,證嚴法師心目中的「大學之道」相契於中國古聖先賢的精神,以「明德」、「親民」(新民)及至於「止於至善」為最終關懷,在現代中懷抱著傳統理想。而所謂「慈濟人文」以及慈濟志業所推行的人文教育,大致不離「禮儀教化」與「道德教化」兩者,即從端正品格、涵養德性、充實內在、啟發良知良能等,培育學生通往美善的人格特質。
[1] 證嚴法師對於「人文」意義的解釋亦是引《易經》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並表示古聖先賢歸納人文,即人類對於詩、書、禮、樂之所為,具有濃厚的淑世理想和人品典範的養成。見釋證嚴,《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臺北:天下文化,2008年,頁124。
[2] 「推天道以明人事」一詞,可見〔清〕永瑢、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頁13。
[3] 證嚴法師說:「何謂『慈濟人文』?『人文』就是人品典範,文史流芳。我們以佛教的精神入世,在生活中不要偏離人生方向,進而發揮生命良能,這是生命的結晶;將我們的精神用對方向,能夠利益人群,是品格的昇華;能自利利他,發揮生命的價值,也是成長自我的慧命。若能達到人格完滿,必能感動他人;感動他人的人,即為『人品典範』,所做的事都能『文史流芳』,就是慈濟的人文。」見釋證嚴,《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頁126。
[4] 詳參釋證嚴,《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臺北:靜思人文,2015年,頁9。對於「教之以禮、育之以德」,證嚴法師多所強調:「上人申言,「教之以禮、育之以德」,禮節並非浮面的文化,而是深層的人文,人文的建立在於道德觀念的培養;道德觀念是無形的精神意念,要從有形的禮節動作表達,有禮節的孩子,就有倫理道德觀念。」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秋之卷》,臺北:慈濟文化,2010年,頁556;甚至曾明白表示:「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導之以正,傳之以道」就是慈濟教育的精神主軸。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秋之卷》,臺北:慈濟文化,2009年,頁665。
[5] 釋證嚴,《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頁203。
[6] 釋德𠆩編撰,《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秋之卷》,臺北:慈濟文化,2009年,頁6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