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賢妻良母

2014. 12. 28. Sun 
賢妻良母

有位朋友跟我說:「養小孩很辛苦,你以後就知道。」
我回應說:「我老婆會知道,我儘量不要知道。」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生我勞瘁」,我當能預期為人父母的辛苦;但是還好我有個好太太,也因為有個好太太,讓我多少有恃無恐,相信好太太亦將會是好媽媽。

這意味著生小孩,要找對人生、找對人結婚,否則將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弄得腹背受敵。而我也當勉力做一個及格的丈失、及格的父親。

當然,多勞者所作所為的一切,小孩都看在眼裡、感受在心理,日後小孩亦會湧泉相報,給媽媽過舒服的好日子。佛教界有一句話:「欲作佛門龍象,先做眾生牛馬」,或可改為「欲作閒妻涼母,先做賢妻良母」!

動態親情

2014. 12. 26 . Fri.
動態親情
人生的成長(特別是生理上的)大致可分四個階段,分別是嬰幼期、兒童期、青少年期及成年期;其中成年期又可有青年、壯年、中年及老年四分。

父母親和小孩關係最親密,是成年期之前的三個階段,因為未成年,各方面皆不具足,所以凡事得仰靠父母。當中嬰幼期、兒童期是小孩最可愛的階段,到了接近青春期開始,身體和性情大躍進的轉變,代表小孩脫離父母的時候到了,而成一獨立個體。

因此父母當珍惜嬰幼、兒童時期最純真可人之時,這也是小孩給父母既美好又辛苦的回憶;到了青少年要開始學會尊重和放手,讓他/她做自己;爾後,個人業力個人擔,做父母的只有默默地支持、陪伴。

總之,隨著小孩不同階段的成長,父母的功能角色也要隨著調整,維持動態式的親子關係,這樣或可為成功的父母親。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看話參禪

看話參禪
星期四我們所上邀請百丈山力行禪寺慧門法師來演講,講題為「看話參禪之歷史溯源與現代展望」。

禪師先從歷史發展,介紹開創參禪法門的祖師。首先是唐朝趙州從諗提出「究理坐看」,要人以「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為公案書夜窮參;到了南宋大慧宗杲推進和深化看話參禪,特重起「疑情」,於此奠定此法門的風格;到了明朝雲棲祩宏結合念佛和參禪,提參「念佛是誰」,同期的憨山德清以「又提又覻又追」、「即提即覻即追」,細部分解疑團參究,如此三個階段大致含括看話參禪的樣貌。

禪師亦點評現今流行的「話頭禪」或「看話禪」,失真問題頗為嚴重,認為傳揚者並未掌握古德看話參禪的精義,此說引起我的反思。禪師還分享禪和子透過參禪,治癒長年嚴重的精神疾病,連病人本身都不敢置信,醫師也嘖嘖稱奇。

禪師不只有實修體驗,而且對教理的探研亦很深刻,過去又曾在大學任教,有一定的學術訓練,因此所說深得我心,同時也感法喜。這短短兩個小時,可說濃縮禪師二三十年習禪教禪的心得,相信還有很多來不及介紹,而我也覺意猶未盡。但就如禪師所說,更進一步就等大家上山親自體悟了。

事後我也和同學說,禪師對看話參禪的理解和教學,諸多新意洞見,值得好好研究,讓代表中國佛教的看話參禪法門綿延不絕,乃至發揚光大。 
2014. 12.27 林建德貼於花蓮中觀室) 

相關聯結  百丈山力行禪寺
相關文章  力行禪寺參訪記

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點燈祈福

2014. 12. 25 Thurs.
點燈祈福
印隆法師引介一具德師姐代為點燈祈福;燈色極美,燈焰是圓滿的上供下施相,燈油清淨有香味。護持她多時的妙智菩薩亦請西藏仁波切問卦(正信的西藏卜卦),卦象顯示胎裡寶寶與文殊菩薩有緣,長相亦清秀莊嚴,很有善緣的智慧小菩薩。

謝謝印隆法師及諸菩薩大德為我們做的。由於曾經歷喪女之痛因此任何可能的善因善緣,我們都很珍惜、感恩。也願以此虔敬之心,庇護她一切順利,同時也祝禱所有的小孩都能平安的出生,快樂的成長!

若小女福德因緣具足,當也引導她好好學佛,回報三寶之恩!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每日極短篇23

2014. 12. 24 Wed.
再青春一次
生小孩、養小孩是辛苦的,但我想代價應是值得的。

自己的青春已逝,只好從小孩的生養過程中找到青春、回顧青春,想像自己以前成長的點滴。

不過這樣的經驗一次(一個)就好,太多反而在忙碌操勞中,無法好好的品嚐和回味。

2014. 12. 23  Tues.
一月二日
今天陪內人去做產檢,和高醫師敲定一月二日早上九點剖腹生產,所以算起來,時間僅剩十天不到。

原本的預產期是一月十二日,但內人希望早一點,而且寶寶現在預估已有兩千九百克,屆時出生時應有三千多克,所以時間差不多了,提前亦無妨。

一月二日,我也覺得是個好日期;新年度的開始,象徵新希望、新氣象,且又是新年的第二天,恰可期勉小孩謹記不搶風頭、不爭第一的「老二哲學」。

2014. 12. 22  Mon.
申請計劃
辦完研討會,接著要趕年底提交的國科會計劃。每次計劃申請,都是一種賭注,成敗與否,運氣顯得很重要,當然實力和用心亦佔有一定因素。

其實申請計劃,很多時候是為學生著想;他們有經濟上的需要,所以做老師的可以幫得上忙就儘量幫忙,畢竟我在研究所階段,也曾經受到關照。

但我並不喜歡瑣碎的行政庶務,如此將心比心,我通常不會給助理做太多雜事,只希望同學把心思放在學業上,交出令人欣慰的成績單。而如果給了錢、做很少的事,還不能把書讀好,屆時只好把機會讓給其他需要的人。

2014. 12. 21  Sun.
2014. 12. 20  Sat.

倒數計時
距離小孩出世已進入倒數計時。這陣子或許因為內人肚子愈來愈大,下垂而壓迫到神經,上下腹周圍會突然感到一陣陣酸痛導致腿軟, 久行或久站會更嚴重。

時間愈是接近,愈是要小心謹慎。我跟她說,一直到生產前,她儘量都不要單獨行動,上下班若需要的話,就由我專車接送。

日前我們借了輪椅,放在後車廂,以備不時之需。希望在這最後階段,一切都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2014. 12. 19  Fri.

22014. 12. 18  Thurs.
為年輕人著想
馬雲來台參加經貿活動,演講中提到,未來的經濟一定是「利他主義」經濟,講究「分享、透明、擔當」;因此,他呼籲兩岸企業家共襄盛舉成立基金,幫助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交流或學習,而他也願出資幫助台灣的年輕人。

馬雲這席話,該讓台灣的企業家汗顏,台灣本土企業家少有人願扶助年輕人,反倒由「外人」來呼籲。這也說明台灣企業家很少以「利他」為經商動機,而卻是「營利」、「自利」為主。

資本主義原先立意之一,是要讓少數人富起來,而後富其他人;但現在的企業家都只富自己、不富別人。對於這樣的商人,巨大財富雖令人羨慕,但卻不會贏得任何尊敬,甚至只聞到滿身銅臭味。


2014. 12. 17  Wed.
中文國際化
一位同事為了使升等更加順利,請翻譯社把自己寫的中文論文譯成英文,而後投稿國際期刊;而這一道翻譯手續,代價是多付兩、三萬元。

為追求研究卓越、學術國際化,年輕的研究人員努力寫英文論文,甚至聽說中文系也有人開始以外語寫作。

我為迎合時代,也勉力讓自己刊出幾篇英文論文;只不過以破破的英文,寫起生疏的文句,倍感彆扭吃力,只求意思能清楚表達出來。往往寫完一篇英文論文,多耗費四五倍以上中文撰稿的時間,之後還要付費請人反覆修改,實煞費苦心。

什麼時候中文能成為國際性公認的學術語言,讓洋人也寫寫中文,體會一下以外語表達思想、傳達觀念,是何等的辛苦(乃至痛苦)呢?

2014. 12. 16  Tues.
拒絕平庸
平平淡淡生活,是這幾年對自己的期許,如此平淡自許,雖少了外在紛擾的牽引,但平淡之餘,卻也愈覺平庸,沒什麼大志,不具創造力、也不願嚐試新事物,而只求守成及平順。

但我內心深處熱血澎湃依舊,嚮往大乘菩薩的恢宏氣度,而不是只求三餐溫飽,妻賢子孝的世俗平庸。

諸葛亮說:「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之所以淡泊寧靜,乃是為了明志致遠,也就是心境上的沈潛靜定,其實是為了更偉大的志向、走更長遠的路。

時時自我勉勵,在佛法路上精進努力,不要因結婚生女就散了道心、休了志氣。

2014. 12. 15  Mon.
擇期與命名
由於內人是剖腹產,最近擇選良辰吉時,作為可能的剖腹日期。起初查看農民曆,最近又詢問命理專家,不過給出的日期不很okay,暫沒有明確的決定。

事實上,日日好日、時時好時,這世界上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所在多有,難道他們的命運都一樣嗎?顯然不是!因此找一個大家都方便的時間,直覺上好的時間,我想應該就可以了。

包括取名字也一樣,命理師從字義、字音、筆劃、八字、生肖等反覆推敲,雖然種種考量都有道理,但每個人主觀解釋不同,不免見仁見智;我想只要當事人喜歡,能賦予深層意涵,這樣就夠了,其它應是次要的。

2014. 12. 14  Sun.
給予一切
每個人在這世間,皆有各自的福德因緣,有人多有人少,端看過去世及當生的進德修業如何。其中「業」除了「別業」,還有「共業」,我們身邊的人、最親近的人,跟我們的業緣關係最為緊密。

即將出生的我們的小孩,我不知道她的福報如何,但既然出生在我們家,我想不致於太差;但無論如何,作為父親的我,願意用畢生的福報,甚而是累生累劫的福報(如果有的話),去換取她的幸福。

好比銀行裡長年儲存的積蓄,此時此刻在所不惜,全然傾注她身上,只願她一切都好!

2014. 12. 13  Sat.
承擔責任
國民黨年底大選潰敗,馬英九請辭黨主席,熱門參選人朱立倫表示「不迴避責任」。更早之前,綠營黨主席改選,蔡英文參選前表示「堅定承擔」。

小孩將要出世,我平生難以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唯求日後對她生養的一切,亦能以此「堅定承擔」、「不迴避責任」來自期。

2014. 12. 12  Fri.
陪產預備
下個月即將進手術房陪老婆生產,我在網路上看相關影片,覺得生產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雖然剖腹產比起自然產,過程不那麼折騰,但畢竟是動刀,術後傷口的疼痛和癒合,以及手術多年後可能的後遺症,都是要面對的。(根據中醫說法,開刀破壞經絡循環,疤痕造成氣血阻塞,存有潛在後遺症。)

過去婦產科醫師少,只有產婆接生,一旦遇到難產,不是嬰兒夭折,就是母親死亡(如因失血過多等),乃至雙雙喪命;現在有很好的接生技術和設備,實令人感恩。

佛教說「生老病死」,「生」亦是一種苦,看到生產過程中的艱辛,即可得知;佛教稱生日為「母難日」,也不無道理。

女人生小孩不容易,如果一個丈夫或小孩不曾看過女人生產,先生不會對妻子好一點,小孩也不知道媽媽的偉大;人就是要從這些特殊經歷中,才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2014. 12. 11  Thurs.
食物控制
現代的人營養過盛,吃得多卻不見得吃得健康,甚至吃出一身病來。

對我而言,吃得太飽比餓的感覺更加難受,一旦不小心吃多了,不只頭腦昏沈(氣血都跑到胃腸裡消化),也增加腸胃不必要的負擔,整個人都不好受;相對的,吃得少,身體較容易感到輕安,因此人寧可吃少也不要吃多。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富裕生活的現代人,要維持平衡生活,飲食不得不慎。

2014. 12. 10  Wed.
改變飲食習慣
最近吃完飯後常覺脹氣,花蓮慈院中醫部沈醫師好幾次告訴我吃飯要慢一點。我問她怎麼知道我吃飯快,她說我的胃長期被擠壓,因吃得過快,食物還沒向下消化,胃裡又塞進食物,自然往外撐開。

誠然,我的「快食」已有好長時間,以前胃腸好尚相安無事,但現在胃腸己在抗議了。而且我吃飯時常心不在焉,大腦和身體常處於分離狀態;吃飯時,腦子因想問題轉個不停,食不知味,往往不知不覺就吃完了,也不知道吃了什麼東西進去。

我和內人達成協議,以後她要監督我,不可吃快、吃多。每次把我要吃的餐食,放在同一個碗內,就只吃裡面的東西,吃完就結束,練習佛教「不非時食」及「受食」的習慣,內人暫時成為我的「淨人」(Kapiya)

2014. 12. 9  Tues.
2014. 12. 8  Mon.
前塵影事
前天和內人一起看九把刀「那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勾起年少時的種種回憶。

我也曾年少過,劇中的點滴並不陌生。青澀年華,生理和身心的轉變過程中,對一切充滿了好奇,特別是對異性的懷想和嚮往,會和男同學一起討論某個女同學、一起喜歡某個女同學,包括認乾妹妹等,都曾經歷過。如此「純純」(或「蠢蠢」)之愛,現在想起覺得有趣。

二十多年了,曾經心儀的女孩都已嫁作人妻、身為人母,而我也將為人夫、人父。這一切少不更事的風流韻事俱往矣,但隨著想像相伴而來的浪漫情愫,卻常存心中。
2014. 12. 7  Sun.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印定正法‧隆盛佛道

印定正法‧隆盛佛道
這兩天我們所上舉辦研討會,認識很多新朋友,同時也看到許久未見的老朋友,印隆法師即是其一;她寫了一篇「天台醫學」的論文,和陳英善教授共同發表。

印隆法師生病以來,行動相當不便,除看病外鮮少出門,所幸這次多人陪伴,除陳英善教授外,吉良師兄、慧君師姐也一同前來。其中吉良兄我認識多年,也是透過印隆法師介紹,他的細心體貼以及宛若天籟般的好歌喉(已創作出版多張佛曲專輯,其中我最喜歡《祈願》),令人印象深刻。

印隆法師五六年前「多發性硬化症」發病以來,我不曾見過她,這是第一次,期間主要從她的部落格得知她的近況,偶收到她寄來的結緣品。也因為她的協助,引介朋友幫我架設此部落格,才得以在網上「以文會友」,若有問題我亦透過email向她請教。

七年前初認識法師時,覺得她很有想法,特別著意於網路弘法,感受到學習、做事的動能和衝勁;但幾年病苦折騰下來,再看到她時銳氣盡失,卻流露出沈穩厚實的道氣和悲心。

印隆法師的父母親在她年輕時雙亡,淒楚身世加深她對生命無常的體會,而至選擇出家求道。但「無常」並不因此罷休,奪走至親外,還降臨在她自身,「多發性硬化症」這個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猶如「漸凍人」一般,大力摧殘她的神經系統,如今她的雙腳不能行走,下半身沒什麼知覺,左上半軀體活動亦不靈敏,視力、聽力、記憶、智力、口語表達等,都曾因大腦受到破壞而產生障礙。

還好她遇到生命中的貴人,新店慈濟中醫部吳炫璋醫師,不只幫她控制住病情,也讓她恢復眼耳及認知表達等功能,她對吳醫師的感念溢於言表,直說他是佛所安排的救命菩薩。

但畢竟這是個難纏的病,未來抗病之路漫長而艱辛。作為她的法友,我有兩種心情:一是不忍不捨,一是相互惕厲。不忍於發病及治療過程的折磨,其間所承受的我難以想像,只感到心疼和不捨;其次,疾病是信仰的試驗,重病侵襲之下,再也沒有退路,唯加倍精勤辦道,「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堅定求法向法之心!

「願此危脆身,仰憑三寶力;教證得增上,自他咸喜悅!」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原因,印隆法師好好活著就是信仰的最佳見證。她以「病苦」為師,而我也願以「以病苦為師」之師為師,從她的切身經歷中,領會體悟生命的真諦。同時更期許她在佛法慈輝的光照下,能以法喜治病、以悲願延年!2014. 12.21 林建德於花蓮歇心居)

相關文章    天台醫學 
                   消業與受苦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返求於心

返求於心
達賴喇嘛演講時,經常提到「慈悲」(compassion)與「寬容」(forgiveness),包括傷害我們的人,亦也要如此對待。

他曾表示,雖然中共佔領西藏,但因為慈悲和寬容,所以對他們沒有恨意;他也告訴西藏人不要心懷敵意、恨意,而應圖謀「和平」的方式解決西藏問題。

然而,達賴喇嘛表達「寬容」的善意,中共會接受嗎?--看來是不會的,因為接收他的寬容,等於是承認自身的不當或錯誤;甚至,中共認為他們是解放西藏、提昇西藏文明,對西藏人施恩,幫助他們擺脫迷信和貧窮,如此,又何需達賴喇嘛的「寬容」呢?相反的,倒是達賴喇嘛該感恩中共政權。

如此,當我們原諒或寬待傷害我們的人,但對方不願接受,不認為他們有錯,如此的寬容,是否還是寬容呢?

我想這仍舊是寬容。此顯示任何的道德行為、道德善意,都是「反求諸己」,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好的事;即便他人不承認,還是具有正面的道德價值,而無關乎別人的意向。

此猶如自己做了錯事,誠心向別人致歉,但如果對方不認為你有錯,也不認為他受到任何傷害或損失,但你表達出真誠歉意,仍具有重要意義,目的是讓自己心安、放心,而不在於別人是否承認。

人世間的任何事,只求「無愧於心」,至於別人怎麼想、怎麼說,認同與否、接受與否等,都已是其次的問題! 2014. 12. 林建德於花蓮中觀室)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佛法僧

佛法僧
「佛法僧」是佛教的「三寶」,學佛的第一步即皈敬「三寶」,如早晚課誦「三皈依」,以及在華人佛教著名的「三寶歌」等,都顯示「三寶」為佛教信仰的中心。

簡單的說,佛是宇宙真理的覺悟者,法是真理的教導,僧是傳承及傳播真理的人。

若根據中文字面拆解,僧是「人」和「曾」構成,法是「水」和「去」所構,而佛是「人」和「弗」(有「不」之意)所成;依此字面理解,僧伽曾經為俗人,但出家後不復作此等人,而志求修道之路;所謂的修道即是求法、學法,而法是引領人去向水的另一端(「彼岸」),一旦到達彼岸就是成佛,如此不再是一般凡夫俗子(人弗或弗人),而是超越的聖者。

可知,就佛法僧的組合及字面意義,大致表達出家人擺脫俗人的煩惱習氣(僧),依法修道而去到彼岸(法),最後超凡入聖、不再是一般人(佛)。

我不確定這樣的解讀對不對,但對初認識佛教者,為求「佛法僧」的方便理解,這或許是一個可能的方法。2014. 12.9 林建德於花蓮歇心居)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擁抱生命

2014. 12. 7  Sun.
擁抱生命
我們的小寶寶預產期是在一月上旬,也就是說一個月後,人生大不同,我和內人生命中會多一個人一起生活。

迎接新生命是欣喜的,但同時也有淡淡憂愁;一如眾人所說小孩是「甜蜜的負荷」,但就看重點放在「甜蜜」、還是放在「負」?

倘若捫心自問,換作是自己,是否願再來人間走一回?雖然初出世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亦也無比的可愛,可是人一生過程,種種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我們是否願重新經歷一次?

佛教說「人生是苦」,生老病死是人世間之必然,出生即決定了死亡,人不需要在老病時,才領悟到生命之艱難,而是出生的當下即是。

如果自私的想,我並不想再走一遭,即便我的人生境遇已比多數人好,但我仍感受到生命的憂苦,更何況其它不幸的生命?但生命存在與否,不是如我般凡夫所能決定,而在於業力的牽引,因的召感才有生死流轉;除非能在有限的今生和來生證得解脫的果位。

但如果無私的想,「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大乘佛教精神之可貴,在於乘願再來的菩薩行,為普度蒼生而常留世間。但生生世世的菩薩道,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如印順法師說:「菩薩道成佛的法門,廣大甚深,不是簡易的事;說老實話,這不是人人所能修學的。」(《華雨集第二冊》頁135

無論如何,所有生命都是寶貴的,縱然不全是喜悅的。而既然新的生命即將降臨,之間存在的是不可思議因緣;殷殷期盼的同時,我也將以莊嚴虔誠之心,擁抱著她,歡迎她的到來!

 2014. 12.7 林建德於花蓮歇心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