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讓快樂操之在己

2018.5.23  Wed.
讓快樂操之在己
一個人快樂或成功,絕大多數是自己認定的,而與他人無關。

一個人再怎麼窮,再怎麼不起眼,再怎麼不受重視,只要他活得快樂,他就是最大贏家。相對的,如果按照他人訂立的遊戲規則去玩,勝負依此判定,成功便是別人定義的;快樂取決於他而不在於己,這樣的生命無疑是悲慘的。

人生就像一場球賽,在球場上比賽的球員打得不亦樂乎,不管是籃球、足球等,大家為了搶一顆球爭先恐後,為了進一顆球相互攻防,旁人若不知比賽規則,徒增疑惑何必如此辛苦,每個人都發一顆球不就沒事?或者,視這爭來搶去的球賽如小孩遊戲一般,不想玩、也不屑玩,亦成了另一種回應態度。

世間的一切很好玩,但也很無聊,不管認不認同或喜不喜歡這球賽,也不管參與與否,都要想方設法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快樂;對自己以及身邊的人的唯一期待就僅此而已。

總之,人生的遊戲規則是自己設計的,成功是自己定義的,快樂是自己找的,且不要隨波逐流,照著他人限定的框架過活。

小詩(74)~(77)寫給小女

2018.5.22  Tues.

寫給小女
77
抱妳在我懷裡
愛妳在我心底
珍惜每階段成長的妳
一點一滴都不會忘記

76
為之喜
為之悲
為之柔軟
為之堅強
為之眉開眼笑
為之牽腸掛肚……

我生命之所重
只因為妳
也全給了妳!

75
有妳的世界
永遠稱心如意

為妳 
活在真實裡
活在想像裡
無時無刻
沾染妳的可愛美麗

74
如果有人為妳赴湯蹈火、上山下海
那會是我

如果有人對妳至情不渝、生死與共
那會是我

如果有人為妳放下所有、付出一切
那會是我

如果有人對妳款款深情、綿綿呵護
那會是我

我雖不能伴妳一生
但誓言愛妳第一

「愚孝」?!

2018.5.21  Mon.
「愚孝」?!
小孩天真可愛,惹大人憐愛,大人自然而然想要照顧呵護。不只是人類如此,動物亦然,幾乎所有的動物(特別是雌性動物),本能性地照顧自己的小孩。
但小孩反過來孝養父母是否是天經地義的?是否亦是生物本能?在動物的世界中,似乎看不到「孝順」的美德,在父母親年老之際還堅持陪伴,守護身旁直到臨終。
如此,「­孝順」(乃至於「報恩」)作為一種美德,似乎僅存在於有道德能力的人類之間的行為而已。
無論如何,我希望日後小孩若「孝順」我,不是(或不只是)因為我是父親,僅限於基因及骨肉上的連結,而是因為我對她重要、我對她有恩情,我是她敬重及學習的對象,「亦父亦師」;否則「父權式」孝順,這孝順的同時不免心理有所滴沽,甚至是一種「愚孝」。
總之,我們要孝順自己的父母,也盼望孩子日後也能孝順我們;但在期待孩子孝順我們的同時,但問我們自己起了什麼典範,作了哪些值得讓她孝順之事,而能受之而無愧。

相關文章  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以般若思想開演阿含義理

2018.5.20  Sun.
以般若思想開演阿含義理
印順法師認為龍樹《中論》是本著《般若經》的見解,抉發《阿含經》的真義。[1]《阿含經》與《中論》的聯繫性,以及與初期佛教思想的連貫一致,已漸為一些學者所共同接受(如David J. Kaulupahana)。[2]印順法師的看法除了綜合了古說,顯示《中論》與般若經》思想的一致性外,還提出新見,認為《中論》在論述上是以《阿含經》為主。如此,《中論》雖是申論《阿含經》,但龍樹論述的觀點,並不離於《般若經》。[3]
就印順法師的觀點,他認為《中論》的中道說,乃是龍樹菩薩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從緣起性空的正見中,掘發《阿含經》的法義。印順法師認為緣起、空、中道,固為一般大乘學者所弘揚,但皆不能離開《阿含經》而獨有。《中論》即是在論述《阿含經》的根本思想,抉擇其本意所在,以般若空觀闡發《阿含經》的緣起法,把佛法的正見樹立於緣起中道的磐石。[4]
而《中論》之貫通阿含與般若,古來即有此認知,如《般若燈論釋》釋文既說:「依淨阿含,作此《中論》,宣通佛語」,頌文亦言:「以《般若》妙理,開演此《中論》」可知《中論》思想基調不離此兩者。
事實上,龍樹造論的思想立足點,不外是釋迦牟尼之思想,而《中論》之意旨,亦是如此。如同多數的論書一樣,其論典的首、尾皆以佛陀為禮讚對象;[5]可知龍樹《中論》之思想,仍是以佛為最終歸向,而論述、闡發佛陀之思想。而且,所謂「判法正理在牟尼」,若要確認《中論》思想之適切與否,也不能脫離阿含、般若為判釋準據。畢竟阿含、般若的思想,在整體佛學的領域中具關鍵地位,乃作分別為解脫道、菩提道的基礎骨幹。尤其,當論爭不休時,回到思想的依據處也是重要的。再者,在印度佛學早已提供「三法印」、「四依法」等判釋原則,因此在大方向上,龍樹思想仍是有其傳承、且有跡可尋的,未必像西方學界探討中觀學那樣棘手與紛歧。[6]
修訂自 拙作《道與空性》頁45-48


[1] 關於《中論》思想與《阿含經》、《般若經》的關係,印順法師認為:「《般若經》與龍樹論,公認為著重於空義的闡揚,以一切法空為究竟的。在根本大義上,《般若經》與龍樹的《中論》等,當然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我以為:『龍樹菩薩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從緣起性空的正見中,掘發《阿含經》的真義。……《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見釋印順,《空之探究》137。不過,相對於印順法師認為龍樹以般若思想抉發《阿含經》真義,萬金川認為「《中論》以阿含經術語展示般若經思想」,雖然看法有所出入,但無論如何兩者皆顯示龍樹《中論》與《阿含經》和《般若經》的密切關係。見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53-59
[2] 單就《中論》品名來看,如以漢譯為例,因緣、來去、六根、五蘊、六界、本際、苦、行、有無、業、因果、四諦、涅槃、邪見等,皆是《阿含經》中反覆論述的重要概念,可知《中論》不離《阿含經》為申論的對象。
[3] 印順法師還認為龍樹本著大乘的深見,抉擇《阿含經》而貫通了《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認為佛法若有「通教」的話,《中論》可說是典型的佛法通論。見《空之探究》214
[4] 關於《中論》與《阿含經》間的關係,進一步論證可見釋印順《中觀今論》(新竹:正聞,2000):17-25;及《空之探究》209-216
[5] 如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諸說中第一」,以及「瞿曇大聖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此外,在論典中也數度引證「佛經」或佛陀的思想而說:能滅有無,如化迦旃延,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雖空亦不斷,雖有亦不常,業果報不失,是名所說」、「是故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見苦集滅道;如佛經中說,斷有斷非有,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甚至以揭示佛法實義、諸法實相或佛陀的甚深法義,作為其關懷之所在,如「若人見有無,見自性他性,如是則不見,佛法真實義」、「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在龍樹《迴諍論》亦言:「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可知,龍樹作為釋迦佛的繼承者與詮釋者,乃是毋庸置疑的。
[6] 就此而論,若回到阿含緣起與般若性空,來理解《中論》的思想,則說龍樹中觀學是虛無主義、絕對主義、觀念論等等,可說都與龍樹思想有所距離。甚至所謂虛無主義、絕對主義、觀念論,可能都是龍樹學中所謂的「戲論」,乃是被破斥、批判的對象,畢竟虛無主義、絕對主義、觀念論等,可以說是與佛教「緣起法」不直接相關的論述。如此是否意味著西方的洋格義,會是一連串盲人摸象、誤讀的過程?如印順法師曾對近代的中觀學研究,表示其不同的看法,認為應回到《阿含經》的緣起思想,以理解《中論》一書。見《空之探究》:226

從容赴約

2018/5/19  Sat
從容赴約
這兩天北上北投普濟寺介紹中觀學,中午從花蓮坐火車到台北,再轉乘捷運到新北投站,原想搭計程車到下榻的旅館,但由於講課時間是晚上七點,時間上相當充裕,因此我悠然地步行上去。

過往不管是上課或赴約,我總是時間到人才出現,但這次講座我提前近三小時抵達,心情甚是輕鬆,感到一股從容與安然。

或許是上課地點靠山,且鄰近郊區景點(如「地熱谷」),所以「心隨境轉」;但提早到留下的時間空檔,得以自由自在散步漫步,或許才是閒適主因。

誠然,生活需要留白,猶如一篇文稿上下左右留白,字裡行間也要預留間距,使不致於太擠太密,讓人舒適閱讀。同樣的,生活留下餘暇空檔,亦是一種心情上的調適轉化,不被人事逼著走,否則時間抓得太緊、行程緊湊,不能享受過程中的點滴,反顯得忙亂躁進。

年輕時衝力、活力十足,如今我年過四十,值此中年已不能再那樣緊張生活。回過頭來多留心身旁不起眼小事,包括簡單走路、為家裡的花草澆水、做做家事、陪陪小孩等,都使人感受到寧靜與踏實,單純地享受「小確幸」。

千金萬銀難買安樂心境;一個人平靜而喜悅存在著,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就是人生的美好光景。

小詩(70)~(73)

2018/5/18 Fri
73
單純
單純的覺知呼吸
只那麼單純的活著
單純的活著
就是單純感受美好生命

72
小樹
一顆小樹
生長在偌大的森林的角落
我或許是唯一注意到她的人

我安靜地凝視著她
告訴她:
好好長大
無論有沒有人理妳
妳永遠活在我心底

71
逆增上緣
生命之苦
淬煉人性光芒
讓靈魂充實飽滿

一如皮球
拍打得愈大力
彈跳得愈遠愈高

70
人生有苦
那傷痕
將駐留心中
永不磨滅
如胎記一般

在人生路上
伴隨著你
讓你知道
苦痛是生命的一部份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中觀學的人格特質

2018.5.17  Thurs.
中觀學的人格特質
每一佛教修行法門都有其特色,每一法門下修學者也有其性格特點;我所觀察到的中觀學人(或中觀行者)大致有以下人格特質:

一、理性
中觀學富有一定哲學性,重於觀念的釐清與知見的確立,並不是以情感召喚及勸信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理解為優先,因此理性是中觀學人的特質之一。

二、好學
中觀學人通常是「智增上」,不只強調理性,還保有對知識的熱誠,以知識來服務人生、幫助修行,而這也契合於菩薩多聞熏習、遍學一切的特質。

三、敏銳
中觀學之思想和語言表述輾轉辨證,思維思路活潑活化,也因此敏捷敏銳會是中觀學人的特質之一。

四、開明
由於思想上輾轉辨證,無一法可執、法無定法,因此觀念上通常較為開放開明,保持寬闊的胸襟接納與包容異己,甚而欣賞推崇之。

五、平等
中觀學的論理風格,不予人高高在上之感,在真理面前一視同仁、人人平等,及至反對權威、反對獨斷和專制。

六、平實
理性、平等的精神,表現出平凡平實的一面,不裝神弄鬼、不故弄玄虛,十足具有「人味」──包括人文、人性、人間、人本等。

不同法門的思想調性,影響修習者不同的人格特點,如淨土行者之質樸厚實,唯識學家之精嚴綿密,禪師之灑脫自在,持律之精勤謹嚴等,中觀學者亦有理性、好學、敏銳、開明、平等、平實等特點,除此之外,自省力和批判力亦是中觀學人所重。

佛教即是因多元法門,才得以攝受多種根機眾生,構畫出一「彩虹的佛教」;佛教史上各類高僧亦因不同特質、氣質,對佛教作出不同面向的貢獻,而值得後世佛弟子的敬重。

問題在自己身上

2018.5.16  Wed.
問題在自己身上
古來的修道傳統都重於內省,如《論語》之「吾日三省吾身」、「見不賢而內自省」,以及《孟子》所說的「反求諸己」、「反身而誠」、「自反而縮」等皆是。

當一個人精神內轉,就不再向外看、向外索求,而是往自己心中看、往內探求;不指望外界適應自己、順己之意,只願自己去適應外界,增進自我調適的能力。

曾有慈濟師兄做生意失敗,被人倒債因而身負巨債,他向證嚴法師傾訴心中的苦,證嚴法師表示:「還好是你被人倒債,而不是你倒別人的債。」這話聽來雖不符一般人的直覺常識,但倘若有一定道德良知,寧可自己吃虧也不佔別人便宜,得以心安理得過活。

佛法修學即是心內求法,佛法之言「內明」或「內學」(相對於「外道」),亦意味著道不假外求。如此,凡事不需對外抱怨、指責,反而可能是自己的問題,以自我檢視、自我要求為先,如《靜思語》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的錯。

甚至,當人與人發生爭執,錯的一方不認錯、不道歉時,對的人若先道歉,局勢或才得以緩和下來,乃至達成雙方和解。雖然乍聽並不合理,或太過於理想化,但有時「以退為進」亦是人際互動一種高明智慧。

佛教的唯心思想即是要人反求於心,解脫或救贖不在於外,毋須仰仗於神,而是靠自力自渡;此命運操之在己,亦成了佛法修學之特色。

小詩(66)~(69)

2018.5.15  Tues.
69
無欲則剛
欲望
縮減到
什麼都不想要

意志
強大到
什麼都可以要

68
愛取有
凡存在的
都將灰飛煙滅
凡執著存在的
都是無明與愛

芸芸眾生即此執著
是以
生生世世
長夜輪迴
無有終時

67
心和世界
世界就是心
心就是世界

心和世界若廣大到
無所不包
無所不在
無所不能

一切是心
一切是世界

66
以愛療苦
一見到苦
便毫無保留
所擁有的
全給了出去

心中有愛
便沒有障礙
把失去的
全找了回來

以愛療苦
給出去的終會回來
有去有來
不去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