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淺說「二諦」

2018.5. 1  Tues.
淺說「二諦」
佛教思想的討論(尤其是佛教倫理學),有幾個觀念可特別留意,如:苦、緣起(包括無常、無我、中道)、意業、空性、二諦、慈悲、方便、佛性等。

以「二諦」為例,「二諦」是佛法重要主張,乃平衡世間出世間、此岸彼岸(俗聖)重要設置(或機制);因為追求出世的同時,容易忘失世間既定的常識認知、約定俗成的認知。如此,大乘菩薩道之強調「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其中或多或少隱含了「二諦」的觀念,使出世和入世之間能協調一致,接通了此岸與彼岸。

不只是菩薩修行,面對諸多倫理學議題,「二諦」也提供參考性指標或原則;一般所說的理論上、實際上的二分,或有「二諦」的影子。以此看來,「二諦」思想對多數人而言未必陌生。

在「二諦」思想中,所著重的應是世俗諦的觀念,「不依俗諦,不得真諦」,或可轉語為「若依俗諦,可得真諦」、「若得真諦,必依俗諦」等,雖然嚴格說來之間充份、必要條件的關係有所不同。

「二諦」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工具(means)和目的(end)的區分,依工具為方法、手段,以達成目的和目標;其中世俗諦猶如工具,帶有工具性價值的意義,為的是助於實現目的;以工具、目的二分作解,似也是理解「二諦」一個可能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