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小詩(698)~(701)

2019. 9.26  Thurs.
701
愛心
讓心空無所有
再以愛來填滿
讓愛普及一切
再以心來收攝

700
辛苦婚姻
家如一小型火藥庫
戰端隨時引爆
她對他開槍
他對她投彈
偶有
大炮連環擊
機關槍掃射

新仇舊恨
再也喚不回的愛情!

699
婚姻衝突中
不說話比說話更有聲音
先認錯的人永遠是對的
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
一起面對共同的明天!

698
戲論
思想透過語言傳遞
思想亦被語言所誤
自食其言
食言而肥
然後顛倒夢想

悼念平坤學長

2019. 9.25  Wed.
悼念平坤學長
不知為什麼,今年遭逢的喪事特別多,今年3月我摯愛的阿嬤以九七高齡離開人世,7月份連著兩天辛嶋靜志、蔡彥仁兩位著名宗教學者逝世,9月師出同門的平坤學長也於壯年之際溘然長逝。

同樣研究佛學,同在台大哲學系楊惠南、蔡耀明兩位老師門下求學,也皆由蔡老師指導博士論文異業而為同門師兄弟。雖然我比他早拿到學位,他卻比我早入學,依倫理輩份來說還是學長,而且年歲也略長一些。

平坤學長口語表達雖不算流暢,但絕對是誠懇做人、踏實做事做學問,不浮誇、不躁進以及修養好是我遠遠不及的。雖然哲學專業需要清楚的口條與敏捷的思想,對他而言或許是吃虧的,但他的文采及文字素養卻遠在一般人之上,這當然和他的台大中文系背景有關。

920在台大醫院見他最後一面,923即與世長辭。那一天他載上氧氣罩,可以感覺出身體極不舒服,大多數是閉著眼睛,偶爾回應了幾句話,雖然聽不太清楚,卻也聽到只想好好走」幾個字,由此可知他已有自知之明,作好了與人世間道別的準備。

平坤學長多年以來的佛法素養,想必讓他看得開與看得破,尤其他是研究空宗」(三論宗),應更易於超越和放下,最多只是放心不下身邊人的放不下。也因此那一天我們跟他的遺孀表示,她愈是能夠釋懷,他就愈能走得平順,讓一切的一切寂靜安然的落幕。

他的死,著實讓人驚訝,四月發現腫瘤隨即手術,雖然手術成功,但病情顯然沒有控制住,反而來勢洶洶抵擋不住,終至9月撒手人寰。而他的身體出大狀況,應是和學術界高度的競爭環境有關,多年來面對的升等壓力,或許是致病的重要原因,雖然最後升等通過但身體也跟著陪葬了。

平坤學長原傾心與禪學研究,而後歸向三論宗哲學,博論專研僧肇和吉藏,遺孀表示振興三論宗是學長的遺願。他內心想做而未能做的,同為師兄弟、也同為中觀學愛好者,亦期盼我們日後能為他做些什麼。

生命無常步步進逼,不知下一個輪到了誰,是否就輪到自己或者其他身邊的人,沒有人可以知道。只願平坤學長的離去,帶給我們一些省思,關於學術、信仰、家庭以及疾病、死亡等的省思。也盼他一路好走,我會永遠懷念這個人……

Image may contain: 4 people, including Kent Lin and 李明書, people smiling, people sitting, table and indoor
2017年攝於台大(明書提供)

小詩(694)~(697)

2019. 9.24  Tues.
697
每個人有優點、有缺點
優點之所在是缺點
人與人相處
看優點不看缺點

696
大精進
時間已到最後
不能再拖延
不得不改變
在所剩餘生中
傾力於理想之實現

695
夢裡一切轉眼成空
驚醒來發現--
他在她右邊
小孩在左邊
安心伴著笑意入眠

694
自問幾斤兩重
自知今生當為何用
謀定後動
從此遠離無謂苦痛

「人間佛教」之於死後世界

2019. 9.23  Mon.
「人間佛教」之於死後世界
──淺談助念、功德迴向和施食
人死後隨著各自的業力或投生善道、或墮入惡趣,不管善道或惡趣,只要是亡者,當生者為其助念或功德迴向時,雖然是「冥陽兩利」,但生者所得功德不會少於亡者,甚而更多。

一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地藏經》此處的說法應是合於大小乘通義(雖然其它地方恐有不少疑義),所謂「各人造業各人擔」、「自作自受」,也因此亡者死後之助念迴向雖有其功效,但生者更得其利,生者在心思虔敬莊嚴、意念清淨光明下蒙受法益。

若依「人間佛教」觀點來看,「人身難得」,唯人可以修行、唯人可以學佛,一個人透過道德的提昇、心靈的淨化與智慧的啟悟(戒定慧)而實現解脫,對於人以外的世界有著「存而不論」的傾向,即相信及確認其存在的真實性,但卻不把焦點擺放於此,一方面不忘失身而為人的本份,另一方面也避免過度議論死後世界而流於神秘虛玄;所謂「此時、此地、此人」即在於對治重死、神化、鬼化等信仰傾向。

其它包括「施食」亦是佛教既有傳統,有其宗教上的意義和重要性,但也宜留意其方便施設的特質,畢竟一個佛教徒不管做了多少「施食」法會,若不能相應於「三學」、「六度」的福慧資糧,都不能說是步入佛法修學的正途,甚而可能有所迷失。

當然,不同佛教傳統有不同說法,「人間佛教」所採取的是較為理性的路徑,「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前好好活著積極行善、努力修行,死時或死後了然於胸心中坦蕩,應是較符於「正見」的生死態度。

推薦文章  經懺法事

小詩(690)~(693)

2019. 9.22  Sun.
693
造業
身體太好
智慧太少
如一頭壯碩的牛矇上眼睛
狂野奔跑

692
是什麼趨使著生死流轉
我及我的無明
是什麼激勵著乘願再來
苦及苦的拔度

691
唯我獨尊
走自己的道路
寫自己的文章
講自己的哲學
過自己的人生

690
是她
最讓我開心
是她
最讓我掛心
人生的酸甜苦辣
皆因寶貝我親親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無條件的寬恕是菩薩行

2019. 9.21  Sat.
無條件的寬恕是一種菩薩行
多數人認為悔悟是寬恕的先決或必要條件;如果沒有致歉,就沒有寬恕。在基督徒的心中,求得救贖時懺悔是寬恕的必要條件。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上帝只赦免那些承認自己的罪惡並轉向耶穌基督的人。儘管上帝的寬恕是有條件的,但我們仍必須無條件寬恕那些不悔悟的犯錯者,因為我們從上帝那裡得到的寬恕與我們給予別人的寬恕聯繫在一起,如此人類互相寬恕,猶如神會寬恕我們一樣。[1]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寬恕未必需要悔過作為必要條件;相對於此,寬恕應該是無條件的;即使沒有悔改,我們也必須學會寬恕。因為寬恕是佛法修行的重點之一,不僅是為了他人的好,而且也是為自己的好;這就像是感恩,不要求對方的認可或接受。我們原諒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如同我們感恩那些幫助我們的人;而沒有悔悟的寬恕,就像是我們的感恩並不需受到對方認同,甚至是沒有特定的人或物。同理,寬容若是用於心性修養,即使對方不認錯,仍是有價值的。

因此,無條件的寬恕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菩薩行。首先,所有不道德行為或惡業都是由於無明造成的,於此同時犯錯者本身也處於痛苦的狀態。第二,由於無明犯錯者處於痛苦的狀態,無論其是否自覺,我們都必須為他感到悲憫,如此寬恕被認為是一種慈悲的實踐。第三,即使我們不同情犯錯者,也必須學會轉化我們的憤怒情緒而從中解脫,寬恕乃幫助我們保持內心平靜的一種方式。最後,逆境可能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所以不僅寬恕那些傷害我們的人,而且還要有感恩的心,更高層次的寬恕是抱著感恩心的。

從佛教的立場來看,寬恕是對人類惡行的一種善意回應,這種善意將寬恕視為美德。這揭示了佛法的寬恕特點,如基於意圖的倫理、寬恕他人時不考慮到自身利益、並通過寬恕來顯示力量。雖然以上對佛教的寬恕有了一總體了解,但還有更多的問題值得討論,例如將寬恕視為美德實踐的立場,似乎僅限於那些關切心性修養的人,那些持世俗價值生活的人將挑戰以上觀點,因此這種寬恕的立場似乎不可避免地只限於那些具有靈性關懷的人。[2]
The End


[1]正如聖經所言:「如果有人對別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寬容、互相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13)和「你們不要判斷人,就必不受判斷;不要定人的罪,就必不被定罪;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加福音6:37)和「你們饒恕人的過錯, 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錯, 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錯。」(馬太福音6:14-15)值得一提的是,古希臘和羅馬不存在人際間寬恕的現代概念,正如David Konstan所言,寬恕作為一種人性的特徵,伴隨著致歉、悔過和犯錯者的內心轉變,是到了18世紀和19世紀才出現,因為基督教的神聖的寬恕概念被世俗化了,也就是說寬恕原只是上帝的責任,由於思想上進行了革命,因此將它帶到了世界上使之成為人類的特質。David Konstan, Before Forgiveness: The Origin of a Moral Ide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 例如,如果達賴喇嘛從國家領導人的立場,而不是精神領袖的角度來思考寬恕的觀念,他的見解將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因為國家的正義和利益應是優先於個人的道德及靈性關懷。

佛教寬恕的特點

2019. 9.20  Fri.
佛教寬恕的特點
  無條件寬恕會是佛法所主張的,其中有一些重要特點,包括:1.以心念為寬恕的重點;2.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寬恕;3.透過寬恕來顯示強大力量;4. 寬恕是一種能力。

一、重於意圖的寬恕
    在佛教中,業力積累與我們的思想密切相關;每一個心理活動,如意圖、思想、感知、想像、意志等是業力積累過程的基礎,如佛典所常說的「意業為重」即是,說明意圖決定了業的好壞。[1]因此,當我們選擇寬恕他人時,代表著我們心境上願意善待他人,而此正面心意將給予自己莫大好處,顯示一個人的內在心理質素,進而增長自己的善業福德。也因此,在佛教中寬恕是必須的,不管他人如何想或悔過與否。
    達賴喇嘛也引用了寂天菩薩的觀點來表明意向的重要性,[2]說明了傷害的意念致使我們將他人歸類為敵人,寬恕的意念卻讓我們從惡性循環中解放出來。由於我們的心意詮釋決定了我們與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的關係,如在內在的負面想法和情緒才是真正的敵人。[3]如此,傷害有時是自身的想像,而未必是真正的傷害,相對的寬恕可以是無目的的,特別是當我們受到不明人事的傷害時,我們仍要學習寬恕,為了不讓敵人留在我們內心並時時傷害我們,如此當我們心理上願意寬恕時,這已然是寬恕,未必從外界外人的決定來確認此寬恕。

二、無我的寬恕
    由於寬恕被認為是美德,所以可能會像其他美德一樣涉及某些弔詭。如當我們為了展示或證明我們的品德,而刻意做了一些事情,這恰好減損了它的道德價值;同樣的,如果寬恕是為了表現出優良的美德,那已不是真正的美德。正如菩薩六度中的「布施」一樣,必須是「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物相;同理,無寬恕者、無人被寬恕、亦無任何寬恕的行為。只要寬恕有自我考量,將自我擺在最前,不免已減少寬恕的美德。[4]
    追求解脫是佛法的主要關注點,而為了實現解脫,必須體悟諸法空性的道理,以徹底放下執著。也正因為空性,寬恕才可以被理解;即既然一切皆是無自性,一直都在變化中,今天的敵人可能成為明天的朋友。[5]因此我們可以說有不同程度的寬恕,契入空性的寬恕將是更高層次或更真實的,而最終沒有對錯,亦無寬恕可言,而只有空性。因此只有超越的寬恕,與空性及無我智慧相應的寬恕,才能被視為真正的寬恕。

三、透過寬恕顯示力量
    在寬恕他人和實現正義之間,似乎出現一道鴻溝。寬恕(forgiveness)意指原諒一個人的錯誤行為,然而太仁慈、太良善,似乎容易被欺騙或利用。
  然而,佛法中的寬恕,並不盲目地接受他人錯誤;我們可以同情犯錯者,但對於不法行為仍舊不能容忍。佛教的真、俗二諦的理論,似可說明寬恕未必違反正義原則,[6]意即寬恕不代表不懲罰,相對的懲罰是讓人知道行為之不當,而期待他依照正義、公平的道理來修正自己,如此的懲罰是出於慈悲,而把懲罰當作矯正而不是報復,可知善巧的懲罰乃具有意義的。正如達賴喇嘛所言,正義原則與慈悲及寬恕的實踐之間不存在衝突,正義是立基於慈悲。[7]相反的,當我們寬恕他人卻不考量正義與公平,此寬恕是不足的。
    正如達賴喇嘛所指出,我們需要區分行為與行為主體的不同。[8]我們可以寬恕行為主體、原諒犯錯者,但不代表接受他的錯誤行為。因此,即便達賴喇嘛不會對中共強硬派人士生起憤怒和負面情緒,但卻也明確反對他們的作為;[9]此意味著我們仍需譴責不當行為,讓其他人清楚知道他或她做了什麼。
  雖然基於正義的要求,種種惡行令人難以忍受,但我們仍可向犯錯者表現慈悲、表示我們的寬恕與寬大。如此,寬恕未必與「被動」、「消極」等混為一談,相反的從中表現出一個人的強大力量,甚至必要時採取有力的對抗措施,而可與寬容兼而有之,[10]只要這是在慈悲信念下所採取的行動。

四、寬恕是一種能力
   有時我們表面上選擇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但內心卻充滿了憤怒和不滿。雖然知道應該無條件地原諒他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總是能夠做到。然作為佛教的精神修煉,寬恕不僅是概念上的理解或理想上的空想,而且更是實際能力的問題。其中的能力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教育背景或所獲得的知識多少,一個文盲的人比博學的知識人可能更具有開闊的寬恕能力。前面SN11.4之引文將「智者」和「愚者」區分,並不是指知識水平的高低,而是個人修養的不同。良好的品格和仁慈的性格都是持續性的心理訓練產物。因此,佛教經典中記載了各種修持寬恕的方法,旨在提昇我們的寬恕能力。當我們訓練深觀的智見和廣大的慈悲以及培養心靈穩定度時,我們的寬恕能力即會逐漸增進和強化。


[1] 詳可參林建德<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八十期,2014,頁145-178
[2] The Dalai Lama,The Dalai Lama’s Book of Wisdom, London: Thorsons, 1999, p. 78.
[3] The Dalai Lama, The Heart of Compassion: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a Meaningful Life, Wisconsin: Lotus Press, 2002, pp. 84-85.
[4] 儘管我們試圖保持高超的眼界,不把自己與傷害我們的人一般見識,以顯示出高尚品格和精神狀態;然而,若此真是一種修行,寬恕並不意味著寬恕者一定高於被寬恕者。嚴格地說,寬恕應不同於「赦免」,即從上而下或從高至低的「施恩」,反而是一種「無私」的道德行為。
[5] The Dalai Lama, The Wisdom of Forgiveness, p. 112.
[6] 二諦理論的精神或可平衡正義與寬恕間的困境。在世俗諦層次上有正義的懲罰,將懲罰作為一種權宜的方法,在勝義諦層次上沒有人受到懲罰、沒有懲罰者,也沒有懲罰的行為。
[7] The Dalai Lama, Beyond Religion, Ethics for a Whole World, Boston: Mariner Books, 2012, p. 70. 因此,即使選擇寬恕,並不是說達賴喇嘛認同別人的不是(如中共佔領西藏及其所作的一切),只不過是培養更強大的慈悲力量,增進應對困難的能力。The Dalai Lama, The Dalai Lama’s Book of Wisdom, London: Thorsons, 1999, p. 108.
[8] 行動/行為和主體/行為者的區別,參見Dalai Lama, Ethics for a New Millennium, 106. And Beyond Religion, Ethics for a Whole World, Boston: Mariner Books, 2012, pp. 68-69; The Wisdom of Forgiveness, pp. 111-112.
[9] 如達賴喇嘛說:「在涉及錯誤行為的地方,可能需要採取適當的反制措施來制止。對行動者或那人來說,你可以選擇不憤怒、不生起仇恨。這就是寬恕的力量所在——而不去忽視那人的人性,但同時以清楚和堅定的態度來回應錯誤。」The Dalai Lama and Archbishop Desmond Tutu, Douglas Abrams, The Book of Joy: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6, p. 234.
[10] 正如達賴喇嘛所說,這種寬容的程度遠非「被動」(或「消極」passivity)。正如他表示實踐耐心不意味只是屈服,而去接受任何人對我們做的事情;也不意味著遇到危害時,不採取任何行動。他認為耐心不應與被動混為一談。The Dalai Lama, Ethics for a New Millennium, 104.

佛法主張無條件寬恕之四

2019. 9.19  Thurs.
感恩傷害我們的人
    除了培養慈悲心和防止被仇恨所傷外,寬恕亦有助於培養寬容、禮讓、忍力、耐力、憐憫、柔軟心、善心、寬宏大量等美德,選擇寬恕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這就是達賴喇嘛認為我們必須將敵人視為良師的原因,因為敵人為我們提供實踐耐心和包容的機會,培養寬恕和慈悲。[1]他認為即使是負面或悲慘的經歷,也可能產生正面的影響。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就可以減輕精神負擔並保持內心安寧。達賴喇嘛說,若僅從此角度來想:他已經失去了國家,他的國家遭受大量的破壞和苦難,則幾乎沒有任何正面可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為這些不幸的事情,讓他擁有另一種自由,例如接觸來自不同傳統的人,會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學習許多有價值的知識而豐富他的生命。[2]

  除了「順增上緣」的正向動力,亦有一種從相反方向提升的「逆增上緣」。若傷害和逆境確實讓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則寬恕外還需要感恩。如達賴喇嘛所言,從逆境中學習,不把其當作是對我們內心安寧的威脅,而是把傷害我們的人視為是磨練我們耐心的老師。由此角度視之,我們將從逆境中學到諸多寶貴的東西,如學習到忍耐的價值,藉此良機讓我們實踐自律的行為。[3]

    總之,與其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如將之視為提醒自己避免重犯同樣錯誤的機會。正因為寬恕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感恩這一切經歷,即使是痛苦的經歷。幾乎所有偉大的傳統教義都提倡類似精神。例如耶穌教導我們應該愛我們的敵人;[4]而不是報復和排斥,我們需要默默地接受污辱,以及感謝將這個污辱給我們的人。[5]這些想法聽起來很奇怪,甚至很愚蠢,但為了培養高尚的品格及實現更高的人生境界,寬恕可說是一項必要修煉。


[1] The Dalai Lama,The Dalai Lama’s Book of Wisdom, London: Thorsons, 1999, pp. 77-78.The Dalai Lama and Victor Chan,The Wisdom of Forgiveness, p. 111.
[2] The Dalai Lama, The Dalai Lama’s Book of Wisdom, London: Thorsons, 1999, pp. 36-37.
[3] The Dalai Lama, Ethics for a New Millennium, 107. 正如Victor Chan闡述達賴喇嘛的立場:對達賴喇嘛來說,苦難和逆境是培養耐心和寬容的必要條件。若想要減少仇恨或憤怒等負面情緒,這些性質至關重要。當事情進展順利時,我們不需要耐心和寬容。只有當我們遇到問題時,當我們受苦時,才會真正學到這些美德。一旦我們內化這些性質,慈悲自然湧現。」Victor Chan, The Wisdom of Forgiveness, p. 235.
[4] 正如聖經所說:「但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人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馬太福音5:44-45
[5] 正如聖經所說,「如果有人打你這邊的臉,把另一邊的臉也讓他打。如果有人剝去你的外衣,那就連內衣也讓他拿去。(路加福音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