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人間佛教」之於死後世界

2019. 9.23  Mon.
「人間佛教」之於死後世界
──淺談助念、功德迴向和施食
人死後隨著各自的業力或投生善道、或墮入惡趣,不管善道或惡趣,只要是亡者,當生者為其助念或功德迴向時,雖然是「冥陽兩利」,但生者所得功德不會少於亡者,甚而更多。

一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地藏經》此處的說法應是合於大小乘通義(雖然其它地方恐有不少疑義),所謂「各人造業各人擔」、「自作自受」,也因此亡者死後之助念迴向雖有其功效,但生者更得其利,生者在心思虔敬莊嚴、意念清淨光明下蒙受法益。

若依「人間佛教」觀點來看,「人身難得」,唯人可以修行、唯人可以學佛,一個人透過道德的提昇、心靈的淨化與智慧的啟悟(戒定慧)而實現解脫,對於人以外的世界有著「存而不論」的傾向,即相信及確認其存在的真實性,但卻不把焦點擺放於此,一方面不忘失身而為人的本份,另一方面也避免過度議論死後世界而流於神秘虛玄;所謂「此時、此地、此人」即在於對治重死、神化、鬼化等信仰傾向。

其它包括「施食」亦是佛教既有傳統,有其宗教上的意義和重要性,但也宜留意其方便施設的特質,畢竟一個佛教徒不管做了多少「施食」法會,若不能相應於「三學」、「六度」的福慧資糧,都不能說是步入佛法修學的正途,甚而可能有所迷失。

當然,不同佛教傳統有不同說法,「人間佛教」所採取的是較為理性的路徑,「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前好好活著積極行善、努力修行,死時或死後了然於胸心中坦蕩,應是較符於「正見」的生死態度。

推薦文章  經懺法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