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寬恕的特點
無條件寬恕會是佛法所主張的,其中有一些重要特點,包括:1.以心念為寬恕的重點;2.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寬恕;3.透過寬恕來顯示強大力量;4. 寬恕是一種能力。
一、重於意圖的寬恕
在佛教中,業力積累與我們的思想密切相關;每一個心理活動,如意圖、思想、感知、想像、意志等是業力積累過程的基礎,如佛典所常說的「意業為重」即是,說明意圖決定了業的好壞。[1]因此,當我們選擇寬恕他人時,代表著我們心境上願意善待他人,而此正面心意將給予自己莫大好處,顯示一個人的內在心理質素,進而增長自己的善業福德。也因此,在佛教中寬恕是必須的,不管他人如何想或悔過與否。
達賴喇嘛也引用了寂天菩薩的觀點來表明意向的重要性,[2]說明了傷害的意念致使我們將他人歸類為敵人,寬恕的意念卻讓我們從惡性循環中解放出來。由於我們的心意詮釋決定了我們與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的關係,如在內在的負面想法和情緒才是真正的敵人。[3]如此,傷害有時是自身的想像,而未必是真正的傷害,相對的寬恕可以是無目的的,特別是當我們受到不明人事的傷害時,我們仍要學習寬恕,為了不讓敵人留在我們內心並時時傷害我們,如此當我們心理上願意寬恕時,這已然是寬恕,未必從外界外人的決定來確認此寬恕。
二、無我的寬恕
由於寬恕被認為是美德,所以可能會像其他美德一樣涉及某些弔詭。如當我們為了展示或證明我們的品德,而刻意做了一些事情,這恰好減損了它的道德價值;同樣的,如果寬恕是為了表現出優良的美德,那已不是真正的美德。正如菩薩六度中的「布施」一樣,必須是「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物相;同理,無寬恕者、無人被寬恕、亦無任何寬恕的行為。只要寬恕有自我考量,將自我擺在最前,不免已減少寬恕的美德。[4]
追求解脫是佛法的主要關注點,而為了實現解脫,必須體悟諸法空性的道理,以徹底放下執著。也正因為空性,寬恕才可以被理解;即既然一切皆是無自性,一直都在變化中,今天的敵人可能成為明天的朋友。[5]因此我們可以說有不同程度的寬恕,契入空性的寬恕將是更高層次或更真實的,而最終沒有對錯,亦無寬恕可言,而只有空性。因此只有超越的寬恕,與空性及無我智慧相應的寬恕,才能被視為真正的寬恕。
三、透過寬恕顯示力量
在寬恕他人和實現正義之間,似乎出現一道鴻溝。寬恕(forgiveness)意指原諒一個人的錯誤行為,然而太仁慈、太良善,似乎容易被欺騙或利用。
然而,佛法中的寬恕,並不盲目地接受他人錯誤;我們可以同情犯錯者,但對於不法行為仍舊不能容忍。佛教的真、俗二諦的理論,似可說明寬恕未必違反正義原則,[6]意即寬恕不代表不懲罰,相對的懲罰是讓人知道行為之不當,而期待他依照正義、公平的道理來修正自己,如此的懲罰是出於慈悲,而把懲罰當作矯正而不是報復,可知善巧的懲罰乃具有意義的。正如達賴喇嘛所言,正義原則與慈悲及寬恕的實踐之間不存在衝突,正義是立基於慈悲。[7]相反的,當我們寬恕他人卻不考量正義與公平,此寬恕是不足的。
正如達賴喇嘛所指出,我們需要區分行為與行為主體的不同。[8]我們可以寬恕行為主體、原諒犯錯者,但不代表接受他的錯誤行為。因此,即便達賴喇嘛不會對中共強硬派人士生起憤怒和負面情緒,但卻也明確反對他們的作為;[9]此意味著我們仍需譴責不當行為,讓其他人清楚知道他或她做了什麼。
雖然基於正義的要求,種種惡行令人難以忍受,但我們仍可向犯錯者表現慈悲、表示我們的寬恕與寬大。如此,寬恕未必與「被動」、「消極」等混為一談,相反的從中表現出一個人的強大力量,甚至必要時採取有力的對抗措施,而可與寬容兼而有之,[10]只要這是在慈悲信念下所採取的行動。
四、寬恕是一種能力
四、寬恕是一種能力
有時我們表面上選擇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但內心卻充滿了憤怒和不滿。雖然知道應該無條件地原諒他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總是能夠做到。然作為佛教的精神修煉,寬恕不僅是概念上的理解或理想上的空想,而且更是實際能力的問題。其中的能力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教育背景或所獲得的知識多少,一個文盲的人比博學的知識人可能更具有開闊的寬恕能力。前面SN11.4之引文將「智者」和「愚者」區分,並不是指知識水平的高低,而是個人修養的不同。良好的品格和仁慈的性格都是持續性的心理訓練產物。因此,佛教經典中記載了各種修持寬恕的方法,旨在提昇我們的寬恕能力。當我們訓練深觀的智見和廣大的慈悲以及培養心靈穩定度時,我們的寬恕能力即會逐漸增進和強化。
[1] 詳可參林建德<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八十期,2014,頁145-178。
[2] The
Dalai Lama,The Dalai Lama’s Book of
Wisdom, London: Thorsons, 1999, p. 78.
[3] The
Dalai Lama, The Heart of Compassion: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a
Meaningful Life,
Wisconsin: Lotus Press, 2002, pp. 84-85.
[4] 儘管我們試圖保持高超的眼界,不把自己與傷害我們的人一般見識,以顯示出高尚品格和精神狀態;然而,若此真是一種修行,寬恕並不意味著寬恕者一定高於被寬恕者。嚴格地說,寬恕應不同於「赦免」,即從上而下或從高至低的「施恩」,反而是一種「無私」的道德行為。
[5] The
Dalai Lama, The Wisdom of Forgiveness,
p. 112.
[6] 二諦理論的精神或可平衡正義與寬恕間的困境。在世俗諦層次上有正義的懲罰,將懲罰作為一種權宜的方法,在勝義諦層次上沒有人受到懲罰、沒有懲罰者,也沒有懲罰的行為。
[7] The Dalai Lama, Beyond
Religion, Ethics for a Whole World,
Boston: Mariner Books, 2012, p. 70. 因此,即使選擇寬恕,並不是說達賴喇嘛認同別人的不是(如中共佔領西藏及其所作的一切),只不過是培養更強大的慈悲力量,增進應對困難的能力。The Dalai Lama, The
Dalai Lama’s Book of Wisdom, London: Thorsons, 1999, p. 108.
[8] 行動/行為和主體/行為者的區別,參見Dalai
Lama, Ethics for a New Millennium, 106. And Beyond Religion, Ethics for a Whole World, Boston: Mariner Books, 2012,
pp. 68-69; The Wisdom of Forgiveness,
pp. 111-112.
[9] 如達賴喇嘛說:「在涉及錯誤行為的地方,可能需要採取適當的反制措施來制止。對行動者或那人來說,你可以選擇不憤怒、不生起仇恨。這就是寬恕的力量所在——而不去忽視那人的人性,但同時以清楚和堅定的態度來回應錯誤。」The Dalai Lama and
Archbishop Desmond Tutu, Douglas Abrams, The
Book of Joy: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6, p. 234.
[10] 正如達賴喇嘛所說,這種寬容的程度遠非「被動」(或「消極」passivity)。正如他表示實踐耐心不意味只是屈服,而去接受任何人對我們做的事情;也不意味著遇到危害時,不採取任何行動。他認為耐心不應與被動混為一談。The
Dalai Lama, Ethics for a New Millennium, 1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