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慈濟有心」

2019. 3.28  Thurs.

「慈濟有心」

外界有些人認為慈濟很有錢,印象中證嚴法師對此回應表示:「慈濟不是有錢,而是有心。」

 

有錢和有心是截然兩件不同的事,一是具體可見、可量化計算的數字,另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在感受。一般人所重是外在可知覺的存在,但證嚴法師更強調內心情感的傳達。

 

因此與其說慈濟有錢,更應該說「慈濟有心」,慈濟不過是「藉物表情」,透過有形有相的財物去表顯無形無相的愛與關懷。

 

例如九二大地震,慈濟除參與救災、安置受災鄉親外,還啟動「希望工程」,認養五十多所災區中小學的重建。當初援建時,證嚴法師都勾選較具規模的學校,但龐大的重建開支不免讓人擔心經費從何而來,然而證嚴法師捨我其誰,只認為該做就一定要做,慈濟不做又要叫誰去做呢?

 

如此之義無反顧、直下承擔,所抱持的「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堅定信念,相信只要有心一切關都將安然渡過

 

慈濟有心」,這個「心」在我認知裡可說有兩種:一是「清淨心」,一是「慈悲心」;「清淨心」是用來「嚴律己」,「慈悲心」則是「寬以待人」,以清淨律己、以慈悲待人應是證嚴法師對自己以及對弟子們的殷切期許

 

清淨律己,一如「靜思家風」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過著克勤克儉的修道生活;對於外界善款從未拿取而卻只有給予,以高道德標準看待社會大眾的愛心布施。慈悲利他,念茲在茲皆是眾生的苦難,凡事都為別人想、都為別人做而不為自己求安樂。

 

在清淨心與慈悲心的引導下,一方面視錢為糞土,不貪不求,財務力求清楚一方面又視錢為利益眾生的工具,多多益善,務求發揮出最大效益。

 

在證嚴法師看來更多的捐款只象徵著更沈重的責任,象徵社會大眾對慈濟的信賴與期待,象徵慈濟人肩負更多使命,有錢的背後只是深化清淨心與慈悲心的修持而已。


若問說慈濟志業對慈善工作以及佛法修行的重啟發是什麼,我想清淨心和慈悲心應是最好的答案


刊於慈濟月刊 632期

編輯稿:

外界有些人認為慈濟很有錢,印象中證嚴法師對此回應表示:「慈濟不是有錢,而是有心。」
有錢和有心是截然兩件不同的事,一是具體可見、可量化為計算的數字,另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在感受。一般人所重是外在可知覺的存在,但法師更強調內心情感的傳達。
因此與其說慈濟有錢,更應該說「慈濟有心」,慈濟不過是「藉物表情」,透過有形有相的財物去表顯無形無相的愛與關懷。
例如九二一大地震後,慈濟除參與救災、趕建臨時屋安置受災鄉親外,還啟動「希望工程」,認養了五十一所中小學重建。當初援建時,法師勾選較具規模的學校,但龐大的重建開支不免讓人擔心經費從何而來,然而法師捨我其誰,只認為該做的就一定要做,慈濟不做又要叫誰去做呢?
如此之義無反顧、直下承擔,所抱持的只是「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堅定信念,相信只要有心,一切難關都將安然度過。
「慈濟有心」,這個「心」在我認知裏或可說有兩種:一是「清淨心」,一是「慈悲心」;「清淨心」是用來「嚴以律己」,「慈悲心」則是「寬以待人」,以清淨律己、以慈悲待人應是法師對自己以及對弟子們的殷切期許。
清淨律己,一如「靜思家風」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過著克勤克儉的修道生活;對於外界善款從未拿取而卻只有給予,以高道德標準來看待社會大眾的愛心布施。慈悲利他,念茲在茲皆是眾生的苦難,凡事都為別人想、都為別人做而不為自己求安樂。
在清淨心與慈悲心的引導下,一方面視錢為糞土,不貪不求,在財務上力求清楚嚴明;另一方面又視錢為利益眾生的工具,多多益善,務求發揮出最大效益。
在法師看來,更多的捐款只象徵著更沈重的責任,象徵社會大眾對慈濟的信賴與期待,象徵慈濟人肩負更多的任務和使命,有錢的背後只是深化清淨心與慈悲心的修持而已。
若問說慈濟志業對慈善工作以及佛法修行的重大啟發是什麼,我想清淨心和慈悲心應是最好的答案。

 

相關文章  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想

漸凍人的生活方式

2019. 3.27  Wed.

漸凍人的生活方式

一般人身體健康、四肢活動正常,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無法體會殘病者的辛苦。有一次夜晚輾轉難眠,我索性躺在床上把自己當「漸凍人」,眼睛閉起來一動也不動,就只是注意自己的呼吸,沒想到竟很快的睡著了。

 

意識經驗是近來學術界研究的熱門課題在哲學探討當一隻蝙蝠是什麼感覺?」(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然而人不是蝙蝠自是不會知道當蝙蝠的滋味,這說明經驗感受是主觀內在的,難以進行客觀性的科學研究。然而,成為漸凍人是什麼滋味較可以揣摩,至少外在形式上可以表現得和他們一樣,雖然不是全部但透過想像和實作或能體驗三分。

 

人到生命最艱困的時候,反能激發最強勁的力量,最殘破的身體有著最堅韌的靈魂,重度漸凍人就是一例。有人說他們的存在徒然浪費醫療成本社會資源但他們的存在具有重大意義,給人啟發、給人刺激、給人省思、給人感悟。

 

漸凍人也是人,也是一條寶貴生命,漸凍人也有他的生活,只不過他的生活方式是大多數人難以體會、也不樂見的;但正因為有極大反差,才更需要我們感同身受,去想像、領悟當漸凍人是什麼感覺。

 

「見苦知福」,人一旦想到他們的悲慘遭遇,任何不如意都瞬間消失,快速地得到療癒,沒什麼放不下也沒什麼好計較的;甚至可以什麼都不要、什麼也不求,一如漸凍人一樣很多都做不了、很多也求不得

 

不只是漸凍人,盲人或身患重病之人等都是我們的老師,佛法即是要我們以苦為師」,時時苦人所苦、他們所感到的,甚至用他們的生活方式來生活,如此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將很不一樣。

 

相關文章  漸凍見痛、以愛解凍   第十九層地獄  能呼吸就要感恩  能動就要感恩

小詩(434)~(437)

2019. 3.26  Tues.
437
錢是用來花的
錢花了才是自己的

大方花錢
當花則花
只是不買奢侈品

436
居高思危
爬得高望得遠
但也摔得重
爬愈高愈小心
不摔不會痛

435.
生命進入最後階段
是害怕還是泰然?
從過去所做所為的一切
尋找答案

434
不求卓越
只願不犯錯
不求頂尖
只願心平靜

「學中做」

2019. 3.25  Mon.

「學中做」

在教育理論中有所謂「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在實踐、實作中學習,強調具體情境中的切身經驗。然而,作為一個學者,尤其以人文學研究為專業,重於理論性研究,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實踐演練呢?

 

人文學不是應用性學科,雖然可以有「臨床人文」的理想與操作,而不作象牙塔裡的研究,但感覺上還是很抽象的。

 

相對於「做中學」,人文學者主要是在「學中做」(doing by learning),在學習過程中切身體驗,或者為學的過程即是一種做,這種做也是一種入世實踐,主要在於觀念和思想的引導,視思想、觀念啟發也是一種利他,關乎菩薩的慈悲心行。

 

思想的引導不是立竿見影,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然而佛法重視觀念的正確性,重解門來指引行門實踐(「解行並重」),因此強調正見、正思維的修行。換言之,就「八正道」而言,除正精進通於戒定慧三學外,正命、正業、正語是修行基礎,關乎道德人格的養成,偏重於「戒學」,正念、正定在於「定學」,正見、正思維則是「慧學」,而一般人輕視「慧學」而從「定學」來分判修行的高下,這應是一種偏失。

                                                                                                            

有人認為印順導師沒有修行,但這可說是漠視「慧學」修行的重要,尤其漠視聞思作為修證前行的重要。相對的,我們或應以「學中做」來定位學問僧及人文學者的修行和實踐方式,而這可說是一種以「慧學」為主的修行實踐,而且老實說,這樣的修行也不是多數人都能輕易做到的。

從散文到論文

2019. 3.24  Sun.
從散文到論文
研究生最大的挑戰(之一)可說是論文撰寫,不只是研究生如此,專業學術工作者也常面臨到研究的瓶頸,好幾年發不出論文時而得聞。過去我曾分享「論文拼圖寫作法」,試著摸索人文社會學科論文的書寫技巧,現再把心得作一補充。

論文雖然可以按部就班、一氣呵成,但亦可以局部撰稿再拼湊完成。除非很明確知道自己要寫些什麼,思路暢行無阻直通到底,否則不妨把零星片斷的偶思先少部份或局部的完成,使片斷偶思先獨立成為一個段落,乃至一個章節,再把這些段落章節有條理、有組織、有系統、有層次的架構起來。

猶如拼圖的過程,把相關的拼塊接合在一起,個別成為不同的單位或單元,再試著從這許多單位找其連結的線索,再作更大的單元統整讓全都密合一塊,任務即宣告完成。

這也像是準備大餐一樣,先確立是什麼樣的宴席、走什麼樣的風味,而後準備相關食材做成一道道的菜,再把這些菜色適當的排列組合,或而獨立上菜、或而整合為拼盤,使色、香、味各方面都能符合主題餐點的需求,而且也要講究每個餐點的出餐順序等。

寫論文過程或也如此。所以對於初寫論文的同學,我先鼓勵他們要養成寫散文的習慣(特別是論說式的散文),如同寫散文一樣態度放鬆卻精神集中,在確定論文的方向或論述主題後,先完成一篇篇有特定想法的散文,再試著從這些文章中找出關聯性,作邏輯性的嚴謹安排(使能合於一定的思維理路),如此積少成多論文的雛型即已完成。

可知人文學研究的論文不過是散文的嚴密性重整,初始時以寫散文的心情來撰寫,心理的負擔或壓力也不致於太大。此外,亦可以找一「標竿論文」作為參照範本,作為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參考其形式來設想自己的論文安排,使能知道從何入手,甚至讓論文寫作得心應手。

相關文章  寫論文像玩拼圖  一篇文章的誕生

小詩(430)~(433)

2019. 3.23  Sat.
433
老實修行
聰明、優秀、傑出
不在宗教、不屬於宗教
信仰只需虔誠
愈笨愈好….

432
胸口間隱隱作痛
對您離去的哀慟?
以祝福的心
願您一路好走
以盼望的心
願來生再相逢

431
存款
不過是一堆數字
變多讓人高興
變少讓人失落
就只是一堆數字

430
風動幅動
幅動心動
心動一切動

「悲欣交集」

2019. 3.22  Fri.

「悲欣交集」

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無時無刻都有意想不到、意料之外的事發生。阿嬤九十七高齡,我們自有心理準備她離去的一天,但真發生時仍難免不捨。

 

面對親人突然過世,如此驟逝讓人有「悲欣交集」的兩種心情,如弘一大師臨終贈言。之所以悲傷心理難免失落,而之所以欣喜因為上天「快、狠、準」把一個人帶走,中間沒有經歷太多折磨,而也是相當有福氣的一件事。

 

不少人臨終前百般折騰,或不由己、長年臥在床,或進出病房接受大小手術,或化療、放療等身心摧殘。因此,能以「迅雷不及掩耳」方式結束生命,「快刀斬亂麻」,自也是非常幸運的,只不過身旁的親人要承受頓失所愛的悲痛。

 

因此這悲欣交集」悲傷的是死去的結果,欣慰的是死亡的過程或者說死亡結果之失去讓人悲傷,死亡過程之平順讓人欣慰

 

然而總體說來應是欣大於悲,因為相對於害失去、害怕死亡更應該關心如何失去、如何死亡的問題,也就是過程比結果還重要。

 

家裡這幾天忙著辦喪事,包括和葬儀社討論告別式流程等。我們目前心力放在喪事上,容易注意力轉移忘了傷痛,感覺上阿嬤還在、還在為她做事,待喪禮結束可能還有一段哀傷調適期,也就是說真正的傷痛還沒開始,因為彼時心的思念才更為深重。


2019年3月23日 星期六

永懷阿嬤

2019. 3.21  Thurs.

永懷阿嬤

這幾天一直到四月中告別式都在守喪期間,我偶想到還是覺得感傷,但思及阿嬤能安祥離開,想來也是一大福報,病痛折磨的時間算是既短又少。


阿嬤生於日治時代,和李登輝、彭明敏等人同年,只不過沒想到是我的阿嬤先走一步。雖然如此,97歲已相當高壽了,而我們身為她的後生晚輩,身上流著她的血液,也應該為自己可能遺傳到的長壽基因而感到高興。


老一輩生活的艱辛不是我們這一輩所能想像的,物質匱乏外還要承受傳統價值觀的禮教規範,阿嬤就是在以夫為貴以家為重的傳統中走過。而儘管外在環境極其困頓,她一心一意只想照顧好、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對於過往的辛苦阿嬤都不太說,也只能從她的隻言片語裡補捉到隱微意涵。如問她關於阿公的事或過去的辛酸,她只會淡淡的說:「人知道性格就好」、「你贏也沒得賞」、「要忍耐」等,從簡短的回應中可以知道她開闊的一面,對於曾經的苦痛選擇了善解和放下,看不到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沒有憤怒、憎恨和埋怨等。

 

當然阿嬤也有她守舊固執的一面,如「重男輕女」即是一例,她頗自豪自己大部份是生男孩,也稱許某某家都生男孩,雖然她應該知道女孩是比較貼心的。


我的媽媽是個好媽媽,辛勤拉拔三個小孩長大,曾獲選為新北三重區的模範母親,但她得奬時曾表示:「在阿嬤面前她不敢說自己是模範母親。」這受之有愧固然是媽媽的謙虛,但確實也彰顯出阿嬤的懿德風範,模範母親之於她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家族中沒有一個成員是不喜歡阿嬤的。


阿嬤與爸爸年輕時的照片,這照片別具意義,因為旅遊中認識了媽媽,進而結婚成家;大概是46年前(民國六十二年)。

林陳阿嬌老夫人生平事略

2019. 3.20  Wed.
林陳阿嬌老夫人生平事略
林陳阿嬌老夫人,臺灣臺北廳人(今新北市),生於民國十二年(大正十二年)癸亥年農曆三月十日,卒於一八年國曆三月十八日(已年農曆二月十二日),享壽九十有七,福壽全歸。

老夫人幼時過繼給李家當養女,勤勉樸實協助家務,深得家中長輩喜愛。二十一歲時與長四歲林金木老先生結為連理,婚後育有四男二女,勤儉持家相夫教子,任勞任怨、無限付出,深獲家族親友愛載,現計有四代同堂共六、七十人

回顧老夫人一生約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教育成長期
老夫人生長於二戰時期前後,自幼接受日本教育,在日式生活教育下不只熟悉日語,而且也保有傳統禮數美德,有節有守;尤其身處戰亂時代物質條件極度缺乏,在困頓環境中益發的刻苦耐勞,養成她一生之堅毅性格與堅忍情操。
二、勤勉持家期   
民國三十三年成婚後生下四男二女。經濟拮据下與夫婿胼手胝足辛勤持家,上要侍奉婆婆、丈夫,下要照顧年幼子女,無怨無悔、含辛茹苦。又於六十一年遭逢喪夫之痛,至此從一而終歷經數十年守寡歲月,懿範長存
三、含飴弄孫期
民國六十二年取媳入門,六十三年初為祖母,於此之後兒孫滿堂。值此健康、經濟無虞之際,又遊走國內外各地觀光旅行,年過八十猶然腳程輕盈、健步如飛,亦參加寺廟誦經團達三十多年之久,生活可謂平順愜意。
四、頤養天年期
民國九十五年升格為曾祖母,而隨著第四代成員愈來愈多,身體卻每況愈下,晚近因骨質疏鬆不良於行,聘用全天候看護照料生活起居。日前因器官衰竭,在親人陪伴下安然病逝於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圓滿人生。

老夫人勞苦功高,扶養六名子女有成,子孫成群皆於各行各業擔任要職。老夫人一生寬大為懷與人為善,只道人好、不說人短,恬淡知足樂天知命,面對困境皆逆來順受,安忍自得。時至生命盡頭仍頭腦清楚,記憶鮮明,即便身虛體弱猶念茲在茲施惠於人。一生雖無赫赫功名,卻留給後嗣子孫慈祥和藹的親切風範,懿德行儀山高水長。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唯願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接引老夫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略述事蹟,以表哀思。    
                       
       林陳阿嬌老夫人治喪委員會  謹述       


ps. 家裡辦喪事,沒幫上什麼忙,草擬阿嬤生平事略,以告在天之靈。

悼念阿嬤


2019. 3.19  Tues.

悼念阿

我的阿嬤天晚上22:10分離開人世阿嬤生肖屬豬,生於1923(民國十二年),過年恰好滿了八輪的豬年。一個人可以活到97歲高齡,算是全歸」,是不應有任何悲傷的。只不過面對愛親人總會有深深的感傷和不捨,畢竟家庭裡少了一個成員。

 

我的阿公很年輕時就往生那時我們都還未出世,我的阿嬤五十歲就守寡,一直到生命的最後。在她身上看到老一輩人許多優點,包括不與人爭樂天知命、質樸單純、知足恬淡等傳統婦人美德,

 

親情中重要而特別的一部份。父母通常會管教小孩,但祖父母幾乎都是疼愛乃至孫子的。就像小女現在喜歡阿公阿嬤一樣,我們小時候也喜歡阿嬤,童年時期的點滴回憶裡一部份都跟阿嬤有關,只不過長大了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重心,關係就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密切。

 

小孩子漸長大,老一輩慢慢凋零,隨著年紀增長看到的生離死別愈多,人生就是如此。雖然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案例不少但一般而言祖父母為父母擋在鬼門關前,父母又為子女阻擋在前,因此上一代離去,下一代就自動補前仆後繼」未知世界報到如今阿嬤過世也意味著我們死亡進一步。

 

阿嬤啊阿嬤!我不知道您去了哪裡,但我相信您一生良善純,自是去了一個美好世界,也祈願您在另一個世界裡吉祥安康,我們永遠懷念您!


最後一次過年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