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命格與運勢

命格與運勢

每個人幾乎都有算命的經驗,鐵口直斷未來之事,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壞,在不知的時空某事必會發生。然算命基本上是建立在宿命論(fatalism),就佛法因緣論來看,雖然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由業力來決定一生命格,但業是可以轉化的,而非一成不變、始終如此。 

也因此命中註定」是有問題的說法,除非業力強大、定業難轉,否則命格」、命盤」之說並不是絕對的。猶如中國人在講命」的時候,通常會多一個運」字,有這樣的命格不代表就會有這樣的結果,而要隨著運勢的推移來促成和成就。 

例如一個人被算命認定在某一時間點將功成名就,及至於飛黃騰達,但如果此人接受此命中註定」,卻整天遊手好閒、守株待兔,即便有這樣的命格也終不會實現。這意味著命中註定」仍必須透過努力,也就是運勢的催化來造就──有其命仍要有其運;所謂命格可說是因中說果」,但不代表得此果不需要種彼因,這之間仍是有因有果的。 

就像佛教的懺悔說,雖然已造作惡業,但若透過虔誠修行,惡業不一定要受報,或者得以「重業輕報」;同樣的,一個人因著過去世的善業生長在富裕家庭,如果他今世的善行沒有持續,反倒有恃無恐、恣意妄為,那也只是損福而已,甚至把善業福德轉成惡業罪障。 

中國人的命運說,猶似佛教的業緣說,有此命有此業,但也要有此運有此緣,是以算命都只能參考,不需要太當真。 

相關文章 業緣 vs. 命運


慈濟研究六部曲

慈濟研究六部曲

慈濟慈善志業的開展,56年來累積不少實務經驗,諸多現象值得透過學術研究進一步審視曾經走過的路,姑可以涵蓋以下六個範疇,分別是:一、精神理念;二、足跡故事;三、詮釋解讀;四、分析探討;五、理論模型;六、標竿典範。 

一、 精神理念

證嚴法師創辦慈濟功德會,走上慈善救濟的宗教實踐,背後有其一定的信念理想,例如身為一個大乘行者,「為佛教,為眾生」即是他念茲在茲的,因此對於證嚴法師的人生觀、價值觀、修行觀,以及佛教精神與菩薩信念、經教思想(如《無量義經》、《法華經》等),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 

二、 足跡故事

慈濟56年來一步一腳印,「四大八法」所留下的痕跡,溫馨動人的故事點點滴滴,這些故事如何忠於史實描述還原,掌握其原型全貌,使對於慈濟發展史有一客觀的認識。 

三、 詮釋解讀

故事有很多的解讀的脈絡以及詮釋的線索,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理解的可能,如何適切取角,進行創新又合宜的詮釋解讀,亦為慈濟研究重要的一環。 

四、 分析探討

在詮釋解讀當中,從故事或事件的背後去尋找其意義,分析前因後果,探討其貢獻及可能局限,進行後設(meta-)的反思檢視,其中的利弊好壞、功過得失也一併試著評價,以作為承先啟後或者懲前毖後的經驗參考。 

五、 理論模型

在慈濟長久的志工經驗,已然開創出特有的一套模式、模型,這樣的模型背後有其特有思路,從精神理念引導下的實際作為、切身體會,建構出自身理論的可能性,而未必與主流學界相同,例如從聖格的身教示範去談道德領導力、德治等(如「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這也和主流的管理學、領導統御很不一樣。 

六、 標竿典範

既然有不少成功的實務經驗,例如跨宗教的國際慈善合作,這些經驗理當成為全人類的資產,供做跨文化、跨種族、跨地域慈善工作的參考範式。 

「慈濟學」研究近來在相關學術單位 (如我所屬的慈大宗教所)推動展開,可以探討的面向當不只上述六項,這裡只是提出我淺薄的初步看法。

人間佛教的利他主義

 人間佛教的利他主義:以證嚴法師為例

  證嚴法師創辦慈濟志業的慈心悲願,以及對慈濟人的殷切期許,在〈慈濟志言〉一文可說表露無遺。〈慈濟志言〉雖短短五百六十多字,卻是慈濟社群眾所皆知的,不管是共修培訓課程,或者慈誠、委員受證典禮等活動,皆為大眾虔誠恭讀,近來製成捲軸作為證嚴法師交付弟子的「傳家寶」;[1]全文表達慈濟的信念志節、精神理念、理想方法等,以下分析簡述之:

一、慈濟功德會之信念與志節

〈慈濟志言〉開宗名義指出慈濟功德會,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信念,服膺順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之志節,從事濟貧教富之志業。

二、慈濟功德會之理想與方法

慈濟的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締造清新潔淨之慈濟世界;方法是以理事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萬蕊心蓮,同造愛的社會。

三、慈濟功德會之工作與精神

  慈濟的工作是集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志業於一爐,精神是誠、正、信、實,深信眾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從慈門入,一窺佛門的莊嚴美妙殿堂;從善門入,富者施之能得福而樂,貧者受之能得救而安。

四、體悟無常同行於菩薩道

  人生無常、生命隨日俱逝,把握難得的人生,造善因、得善果,深入寶山空手而回;以智慧相結合、以愛心相扶持,以殊勝之因緣攜手闊步於菩薩道上。

五、學習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

  慈濟人「以佛心為己心」,故一眼觀時千眼觀,「以師志為己志」,故一手動時千手動,效法觀世音菩薩之千手千眼,聞聲救苦、即時解難。

六、以正信正念力行慈濟善道

  「一月普現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攝」,佛陀以慈眼視眾生,法雨普施,故千山競秀,悲智雙運。慈濟人應以正信、正念力行慈濟善道,以實際參與體悟生老病死、成住壞空之真諦,群策群力,創志業於千秋、傳美譽於世代,自己留下人生美好回憶,讓子孫以我們所做為榮。

七、愛與善在社會循環充滿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人身難得今已得,在菩薩道上應勇猛精進,讓愛心充滿社會、讓善在社會循環,方為福慧雙修、正信、正念的佛門弟子。

  以上略為〈慈濟志言〉的架構作解析,在此文中反覆出現慈、善、愛、悲菩薩、正信、正念等字眼,可以看出證嚴法師念茲在茲之懸繫所在;如證嚴法師所自述,慈濟一路走過五十多年,〈慈濟志言〉一字一句方向沒有分寸偏差,也因於心志不變、步步踏實,身後亦有慈濟人結伴同行,隊伍浩蕩長。[2]凡此皆可看出證嚴法師所帶領的慈濟志業,一切皆以慈悲為懷、濟世助人的利他主義為實踐導向。

相關文章  人文主義與利他主義在佛教中的相即互攝  智慧的人文與慈悲的利他


[1] 根據證嚴法師表示,〈慈濟志言〉之完稿,全文字句也曾由印順法師過目,因此視為是師徒相承相續的傳家寶典。可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Xp6Dp4mA8(瀏覽日期:2022107日)

[2] 釋德𠆩,《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二0年冬之卷》,臺北:慈濟人文出版社,2021年,頁360

人間佛教的人文主義

 人間佛教的人文主義:以印順法師為例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所含的「人文主義」,其基本觀點在早期著作中即標示出來,1942年《印度之佛教》序言中可看出濃厚的人文主義思想,略歸納如下:

一、批評佛教末流「好大喜功」走向

印順法師指出後期佛教因「好大」而不切實際,「喜功」而不擇手段,分別以「無往而不圓融」及「無事而非方便」美化,流於偏激誇誕、擬想附會,以及淫猥卑劣等,致使佛教走向超現實、神秘化及神鬼化。

二、「此時、此地、此人」的啟發

   佛教之遠離人間、脫離現實,致使儒者梁漱溟中止學佛,亦引起印順法師深切反思,指出古代儒者之「出佛歸儒」(甚至「闢佛」)亦緣於此念,認為大乘佛教之「遍十方法界,度一切有情」,心量雖廣大,但必須辨以「本末先後」,否則淪於「言高行卑」,而必須回歸「此時、此地、此人」。

三、從《阿含經》得到「佛出人間」的感動

印順法師研讀唯識學,進而探源《阿含經》,得知「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心有所契入,領悟到釋尊的教法——「有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當中之詳此土、重現在、特以人類為本,確立「此時、此地、此人」是佛陀的純正教導,印順法師也為此喜極而淚。

四、反神我論之神秘化、神鬼化

印順法師在《印度之佛教》序言說道:「釋尊之特見,標「緣起無我說」,反吠陀之常我論而興。」然後期佛教發展「真常唯心」的傾向,反與常我或神我論合流,過度融攝婆羅門教(今之印度教)而走向「梵化」(「梵佛一體」),滲雜各種邪正之說;除神秘欲樂外,冥鏹祀祖、扶鸞降神等神鬼信仰,皆混入成為佛教的一部份,已然忘失釋尊特見所在。

五、從人間正行通向菩薩道

印順法師體認到釋尊本教簡樸平實,然佛法不當限於自我解脫,當效法佛陀長的菩薩行;其引龍樹所說之菩薩精神:分別為「忘己為人」、「盡其在我」以及「任重致遠」,認為菩薩精神典範之值得效法亦在於此。相對於過往中國佛教傳統歧路發展(如圓融方便、真常唯心、他力頓證、神秘欲樂),印順法師主張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防範「梵化」),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以此復興佛教、暢佛本懷;由此重視根本佛教和中期佛教(般若、中觀大乘),可知印順法師主張以人間正行通向菩薩道修行

從以上五點可知印順法師早年即傾向以理性的方式來認識佛法、信仰佛教,而不純然以之為偶像崇拜、情感寄託、權威依賴、想像滿足等;如此理智學風的學佛傾向,自也相應於佛法「以法為師」、「依法不依人」以及「自依、法依、不異依」[1]的獨立精神,也相應於印順法師《成佛之道》所說:「若人自歸命,自力自依止,是人則能契,歸依真實義」[2],進而形塑「人間佛教」的特色之一,也展示出「人文主義」之精神。


[1] 《雜阿含經》卷24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CBETA 2022.Q3, T02, no. 99, p. 177a6-7

製造垃圾與造作惡業

製造垃圾與造作惡業

現代人生活講求方便快速,正因如此垃圾也大量累積,每個人為了貪圖方便,恣意使用一次性資源,或者為求更好的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無形中製造了很多的垃圾,增加地球的負擔。 

雖然許多垃圾是可以回收的,但仍有更多的是不能回收的,即便回收也是人力、電力、水力的消耗,都是碳足跡的累積。 

在氣候危機、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我們要重新評估人類日常生活的道德性,如果總是鋪張浪費不知節制,這就是不道德的,或者用另外的話來說是缺乏公德心。 

不道德,這在佛教來講是業」的造作,即便造業的程度不算很重,但經年累月積少成多之下,將是相當駭人的。也因此,所有的佛教徒都有義務力行環保減碳、力行垃圾減量,不做不必要的消費,進而珍惜資源及愛惜物命。 

一切行為的表現,包括生態環境的對待,都將是業的結果,在未來際感召業報,不管是自己的業或他人的業(共業),致使未來遭受苦報,吾等佛弟子不可不慎!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誰才需要療癒?

誰需要療癒?

療癒」一詞目前是常見語彙,然誰才需要療癒?在今日,療癒不再是心理學門,或者教育學門之諮商輔導所獨佔,廣泛的人文學科也使用此詞語,就像我們慈大宗教所亦以信仰、實踐、療癒」為辦學宗旨。 

療癒主要是就苦痛而言,生命多憂多苦,如佛教講的人生是苦」,正因為苦的存在,所以關心苦的療癒、苦的止息;哪裡有苦,哪裡就需要療癒,療癒之重要不言可喻。 

每個人既有苦痛,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療癒,療癒是所有人所盼望的。然而進一步 想,往往只有平常欠缺準備的人,才需要他人的療癒。 

一個時時把苦的觀照放在心裡,思維默會苦的道理,如常做苦、空、無常、無我」等思維默想,「自療」就一直在過程之中,不需要特別的「他療」。換言之,療癒的功夫是平常累積的,而不是臨時抱佛腳的。 

對我而言,哲學、佛法的研修,就是苦的預防,時時自我檢視,就是時時為自己打預防針,時時在自我療癒,而不假他人之手。 

相對的,求助他人的療癒,通常是平時率性生活,一遇到問題不知所措;換言之,期盼從他人身上得到療癒,或有助於不會思考的人,而這樣的療癒恐有淺薄化的走向。 

以我一個哲學和佛法為背景的人,有時看到一些療癒言論,即便是專業的心理諮商,總覺得不太相應,認為講得太淺、太貧乏,難以在我身上產生作用。而之所以對某些人有效,給其一定程度苦痛的舒解,或意味著其平日薰修的不足。 

對某些人來講「心靈雞湯」是必要的,但對於那些走在愛智的路途上,尤其是在修行覺悟的航程中,如此之療癒可說多此一舉。 

換句話說,療癒若要深刻、深度的開展,沒有哲學和佛學的素養,將會是隔靴搔癢,沒有真正通透人生的真實與事物的真相,只能像服安慰劑一樣暫時的療傷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