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人間佛教的利他主義

 人間佛教的利他主義:以證嚴法師為例

  證嚴法師創辦慈濟志業的慈心悲願,以及對慈濟人的殷切期許,在〈慈濟志言〉一文可說表露無遺。〈慈濟志言〉雖短短五百六十多字,卻是慈濟社群眾所皆知的,不管是共修培訓課程,或者慈誠、委員受證典禮等活動,皆為大眾虔誠恭讀,近來製成捲軸作為證嚴法師交付弟子的「傳家寶」;[1]全文表達慈濟的信念志節、精神理念、理想方法等,以下分析簡述之:

一、慈濟功德會之信念與志節

〈慈濟志言〉開宗名義指出慈濟功德會,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信念,服膺順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之志節,從事濟貧教富之志業。

二、慈濟功德會之理想與方法

慈濟的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締造清新潔淨之慈濟世界;方法是以理事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萬蕊心蓮,同造愛的社會。

三、慈濟功德會之工作與精神

  慈濟的工作是集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志業於一爐,精神是誠、正、信、實,深信眾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從慈門入,一窺佛門的莊嚴美妙殿堂;從善門入,富者施之能得福而樂,貧者受之能得救而安。

四、體悟無常同行於菩薩道

  人生無常、生命隨日俱逝,把握難得的人生,造善因、得善果,深入寶山空手而回;以智慧相結合、以愛心相扶持,以殊勝之因緣攜手闊步於菩薩道上。

五、學習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

  慈濟人「以佛心為己心」,故一眼觀時千眼觀,「以師志為己志」,故一手動時千手動,效法觀世音菩薩之千手千眼,聞聲救苦、即時解難。

六、以正信正念力行慈濟善道

  「一月普現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攝」,佛陀以慈眼視眾生,法雨普施,故千山競秀,悲智雙運。慈濟人應以正信、正念力行慈濟善道,以實際參與體悟生老病死、成住壞空之真諦,群策群力,創志業於千秋、傳美譽於世代,自己留下人生美好回憶,讓子孫以我們所做為榮。

七、愛與善在社會循環充滿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人身難得今已得,在菩薩道上應勇猛精進,讓愛心充滿社會、讓善在社會循環,方為福慧雙修、正信、正念的佛門弟子。

  以上略為〈慈濟志言〉的架構作解析,在此文中反覆出現慈、善、愛、悲菩薩、正信、正念等字眼,可以看出證嚴法師念茲在茲之懸繫所在;如證嚴法師所自述,慈濟一路走過五十多年,〈慈濟志言〉一字一句方向沒有分寸偏差,也因於心志不變、步步踏實,身後亦有慈濟人結伴同行,隊伍浩蕩長。[2]凡此皆可看出證嚴法師所帶領的慈濟志業,一切皆以慈悲為懷、濟世助人的利他主義為實踐導向。

相關文章  人文主義與利他主義在佛教中的相即互攝  智慧的人文與慈悲的利他


[1] 根據證嚴法師表示,〈慈濟志言〉之完稿,全文字句也曾由印順法師過目,因此視為是師徒相承相續的傳家寶典。可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Xp6Dp4mA8(瀏覽日期:2022107日)

[2] 釋德𠆩,《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二0年冬之卷》,臺北:慈濟人文出版社,2021年,頁36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