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9 Mon.
業緣 vs. 命運
佛教承襲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業說」,卻又有不同的理解,而特別強調「緣」的觀念;如此佛教的業報思想不是一種命定論,否定了種姓階級制度,而重視因緣條件的遷移變化,造就佛教特有的業緣說。
人生一切都是由「業緣」來決定,如印順法師在著作中,描述自己虛弱到幾近於垂死邊緣,卻又保住一命,而發出了「業緣未了死何難」的慨歎。
佛教說「業緣」,猶如中國人能講「命運」,這「命運」未必是一種命定、宿命,而同樣存在變數。「命」雖是天所賦予,命中注定,但「運」卻是人所能掌控的,操之在己,可以有不同運轉、運行的可能。
換言之,古人雖相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天命觀,但也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甚至有「人定勝天」、「有志者,事竟成」等諺語。
換言之,古人雖相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天命觀,但也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甚至有「人定勝天」、「有志者,事竟成」等諺語。
如此,佛教之業說蘊含因緣的推移變化,猶如中國哲人接受運勢轉圜可能的天命說,都沒有把「業」和「命」的概念說死,而認為是不可異、不可變的。
「緣」、「運」等都標示出「變」的可能。一如有多少磚塊、水泥和鋼筋等,決定了房子規模之大小,但是怎麼蓋、怎麼設計或善用,卻是可以自由發揮;甚至去爭取更多建材來蓋房,開創更多可能與發揮空間,而絕非一成不變的。
人雖不要過度自信,但也不需要缺乏信心,處處求神問卜、算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要相信自己,相信努力會帶來好的結果。一如中國人講「天道酬勤」,佛教也說「功不唐捐」,這都意味著我們是自己「業緣」與「命運」的主導者、開創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