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4 Sun.
「肉身成道」
一般而言,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沒有健康身體什麼都不用談。這話雖千真萬確,但就佛教而言,身體雖是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身體是為了實現更高價值,而跟著「水漲船高」。
如「食存五觀」中云「為成道業」、「為療形枯」,所以才去照顧身體,把食物當作「良藥」一樣受食,以「肉身成道」(藉肉身、色身修行成聖)為佛教之目的,而相對於基督宗教所言之「道成肉身」。
如此,身體僅有「工具性」價值,相對而言心識和智慧更為重要,但要實現智慧的圓融無礙,必須以身體作為門徑和下手處,佛教之「藉假修真」即表達這樣的意義。
這又如《成佛之道》說:「惑業由分別,分別由於心,心復依於身,是故先觀身。」──「觀身為先」是因身體為通往心靈的門道。可知身體猶如「俗諦」一樣,扮演某種工具的角色,「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沒有身體也無由觀心,亦無由「轉識成智」,顯示身、心之間「不即不離」的特點。
視身體為「不即不離」的工具性價值,表明了「過即」或「過離」都是缺失。「過即」是太過於重視身體感官的欲望享受,傾向縱欲的「樂行」,而相對於「過離」輕忽身體的需求和感受,走向禁欲甚至自虐的「苦行」,又是另一種極端。如此,這「不即不離」亦顯示佛教「不苦不樂」的「中道行」。
可知,身體作為一種工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舟」是依之而能實踐善法的修學,「覆舟」是誤用、錯用走向惡業的造作。唯有不為身體所牽累,「有身而不累於身」,才能使身體發揮出最大效能。
身體雖是工具,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身體之「器」可為「載道器」,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成辦一切利益眾生的事。如此,身體作為一種工具性的存在,既要照顧好身體,以能利濟群生、為眾生牛馬,同時也要遺忘身體,犧牲自己捨身為人。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佛教說「煩惱即菩提」,人必須在身體的欲望煩惱中,追求智慧覺悟,以「不即不離」的態度來面對。一如Sue Hamilton所言,佛陀不希望人貪著身欲,亦沒有一昧厭離排拒,既不否定、也不肯定,而以分析態度如實了知、如實觀照的「中道」立場來看待身體。[1]
[1] 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p. 177、1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