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無條件的寬恕是菩薩行

2019. 9.21  Sat.
無條件的寬恕是一種菩薩行
多數人認為悔悟是寬恕的先決或必要條件;如果沒有致歉,就沒有寬恕。在基督徒的心中,求得救贖時懺悔是寬恕的必要條件。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上帝只赦免那些承認自己的罪惡並轉向耶穌基督的人。儘管上帝的寬恕是有條件的,但我們仍必須無條件寬恕那些不悔悟的犯錯者,因為我們從上帝那裡得到的寬恕與我們給予別人的寬恕聯繫在一起,如此人類互相寬恕,猶如神會寬恕我們一樣。[1]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寬恕未必需要悔過作為必要條件;相對於此,寬恕應該是無條件的;即使沒有悔改,我們也必須學會寬恕。因為寬恕是佛法修行的重點之一,不僅是為了他人的好,而且也是為自己的好;這就像是感恩,不要求對方的認可或接受。我們原諒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如同我們感恩那些幫助我們的人;而沒有悔悟的寬恕,就像是我們的感恩並不需受到對方認同,甚至是沒有特定的人或物。同理,寬容若是用於心性修養,即使對方不認錯,仍是有價值的。

因此,無條件的寬恕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菩薩行。首先,所有不道德行為或惡業都是由於無明造成的,於此同時犯錯者本身也處於痛苦的狀態。第二,由於無明犯錯者處於痛苦的狀態,無論其是否自覺,我們都必須為他感到悲憫,如此寬恕被認為是一種慈悲的實踐。第三,即使我們不同情犯錯者,也必須學會轉化我們的憤怒情緒而從中解脫,寬恕乃幫助我們保持內心平靜的一種方式。最後,逆境可能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所以不僅寬恕那些傷害我們的人,而且還要有感恩的心,更高層次的寬恕是抱著感恩心的。

從佛教的立場來看,寬恕是對人類惡行的一種善意回應,這種善意將寬恕視為美德。這揭示了佛法的寬恕特點,如基於意圖的倫理、寬恕他人時不考慮到自身利益、並通過寬恕來顯示力量。雖然以上對佛教的寬恕有了一總體了解,但還有更多的問題值得討論,例如將寬恕視為美德實踐的立場,似乎僅限於那些關切心性修養的人,那些持世俗價值生活的人將挑戰以上觀點,因此這種寬恕的立場似乎不可避免地只限於那些具有靈性關懷的人。[2]
The End


[1]正如聖經所言:「如果有人對別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寬容、互相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13)和「你們不要判斷人,就必不受判斷;不要定人的罪,就必不被定罪;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加福音6:37)和「你們饒恕人的過錯, 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錯, 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錯。」(馬太福音6:14-15)值得一提的是,古希臘和羅馬不存在人際間寬恕的現代概念,正如David Konstan所言,寬恕作為一種人性的特徵,伴隨著致歉、悔過和犯錯者的內心轉變,是到了18世紀和19世紀才出現,因為基督教的神聖的寬恕概念被世俗化了,也就是說寬恕原只是上帝的責任,由於思想上進行了革命,因此將它帶到了世界上使之成為人類的特質。David Konstan, Before Forgiveness: The Origin of a Moral Ide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 例如,如果達賴喇嘛從國家領導人的立場,而不是精神領袖的角度來思考寬恕的觀念,他的見解將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因為國家的正義和利益應是優先於個人的道德及靈性關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