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心找快樂
佛教關心人生苦痛問題,認為苦痛是因於無明(「無明故苦」),所謂的無明是五蘊的不如實知,因此苦的根本是因於五蘊身心。可知,佛法所說的覺悟不是什麼虛玄境界,相對的如實知五蘊即是明,亦可說是覺悟。
阿含佛典教授重點是觀五蘊苦、空、無常、無我,如《般若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說明了以身心為主的苦的關注,當中又以身心取著為苦的本源(「欲為苦本」),凡夫因「五取蘊」而有「五蘊熾盛苦」。
佛法關注身心苦痛的問題,甚而視之為一切。如所說「一切」或「一切法」,雖泛指世間森羅萬象,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等,然而以「一切法」為觀察的對象,其入手處不外以身心為所緣。
可知「一切」不離現實的身心經驗,脫離眼耳鼻舌身意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註一)而談佛法修行,不免易落於神秘的想像,或者淪為情感寄託、形象滿足、偶像崇拜、權威依賴等。
佛教關心苦樂問題,任何與「離苦得樂」無關(不管自己的離苦得樂還是他人的離苦得樂),都不該成為著眼的焦點。如此,把一切限定於身心,表面上是窄化了「一切」的指涉對象,實則是強調「反求諸己」(身心)的重要,而此也相應相契於《箭喻經》中的核心精神。
佛法修行是典型的「內在超越」(或「內向超越」)的範式;「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這在佛法中可說得到了最好的發揮。
---
註一:《雜阿含319經》「「瞿曇!所謂一切者,云何名一切?」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