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染淨」談佛理三向度
初期佛教從生命的現實經驗出發,人是無明與愛的構成,如《雜阿含經》第294經:「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凡夫眾生之「無明染垢」揭示人性的真實,然在空性觀照下卻是「不垢不淨」,如《般若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性彰顯勝義諦的諸法實相,此「不垢不淨」恰與上述人性「無明染垢」的寫實面作對照。
然與「無明染垢」的反面是「本覺清淨」,所重為「自性清淨心」,如《六祖壇經》:「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如此之「本來清淨」與其說是如實的描繪,更多是理想的投射,給予人光明的希望。
從人性的染垢、空性的無垢到佛性的清淨,或可分別對照初、中、後期佛教各自的信仰特色,略以如下簡表所示:
初期佛教──無常行── 阿含── 人性──無明貪愛/轉染成淨(因地修)
中期佛教──空無我行──般若── 空性──不垢不淨(諸法實相)
後期佛教──無生行── 如來藏──佛性──自性清淨心(果德/果地修)
以上僅是相當初步、粗淺的對比三期佛教的思想特點,其中深度內涵自有待進一步分析與抉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