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生命的學問」

2018.4. 22  Sun.
「生命的學問」
牟宗三先生認為中國哲學是「生命的學問」,事實上不只是中國哲學,印度哲學亦然,或者說整個東方哲學都是「生命的學問」。

此「生命的學問」展現在「身心」的觀照探索(「身心性命之學」),在深研「身心」上真知卓見。如相對於印度以「業」關聯到「身心」,中國重「氣」談「身心」,「氣」和「業」分別是中、印文明的重要觀念,也是中、印文明對世界的重大貢獻。或可說「業」、「氣」居於「身心」的中間或中介,而聯繫著身與心。

如就印度哲學(尤其是佛學),有什麼樣的心識、就會造作什麼樣的業,有什麼樣的業、就會感召什麼樣的身體──軀殼作為果報的顯現(故稱為「業報身」)。而就中國哲學而言,「心」與「氣」密切相關(如俗話說「心平氣和」、「心浮氣躁」等),而「氣」又關乎一個人的身體狀態,健康與否皆從「氣」來判斷,正氣飽滿時身強體壯,邪氣入侵時身虛體弱。

印度佛學中,身、業、心三者間環環相扣;中國哲學裡,身、氣、心(或言「精氣神」)密不可分。而且不只是什麼樣的「心」造什麼樣的「業」,而且是有什麼樣的「業」就有什麼樣的「心」,彼此相依相存、相生相成;同樣的,「氣」的狀態決定「心」的品質,反之亦然。

可知,身體既關乎心,亦關乎業與氣,因此除了「萬病由心起」,身體疾病的背後都不離業與氣等因素。假若性格和觀念不改,體內氣機不經調理,個人業力亦難以轉化,疾病似可以預見。

南傳上座部佛教把色身之維持,分為「食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和「業生色」四種要因,認為人的身體(色身)有賴於食物、心理、時節(或氣候)和業四大要素。其中「食生色」和「時節生色」主要是關乎「外緣」,重於「形而下」,而「業生色」和「心生色」是「內因」,重於「形而上」。

相對於以物質為立論基礎的現代醫學,佛法更重視「內因」,更重視「形而上」,而這也是中國哲學暨中醫理論所共通的。如此「生命的學問」,迥異於唯物論傾向鮮明的「生命科學」,雖然兩者所關心的皆是「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