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無為」

2018.4. 8  Sun.

「無為」
「無為」是道家《老子》重要觀念,如《老子》說: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第三十八章)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
我無為而民自化」(第五十七章)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六十四章

「無為」有多種解釋可能,隨著年紀愈長,我的感受亦有不同。近來的體會是不特別去做些什麼,一切放鬆、順其自然,不刻意不強求。

相對於有所欠缺,人往往是想要的太多;夠了仍想多還要更多,這就是問題所在。「無為」大概是針砭我們過度索求、索求無度的一帖藥方。

「無為」不只是道家所重,亦為佛教常用語。根據《佛光大辭典》「無為」的梵語拼音為asaṃskṛta,意指沒有造作,乃是「有為」之對稱。如《金剛經》名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可知世間一切存在(有為法)是因緣和合,生住異滅無常變化;相對於此,出世間的解脫是「無為法」(梵asaṃskṛta-dharma),「無為」成了涅槃之異名,佛典即以「無為」來指稱涅槃。

如此,相對於道家的「無為」通常和「自然」密不可分,佛教的「無為」乃是關乎「解脫」;可知此一重要概念各自關聯到理論思想的核心,既是一行持實踐的目標,也可以是一種修學方法或法門。

多數人被「有為」的教育「洗腦」,如立志做些什麼,讓自己功成名就、飛黃騰達,然而所做所為果真如此重要?相對的,「無為」給了另一種思維可能,指出人世間很多的忙碌很可能是瞎忙,未必有太多或太大意義。試想,這世界沒有我,太陽一樣從東邊升起,一樣的黑夜與白晝,一樣的四季更迭,絕不會因為少我一人,世界變得全不一樣。

「無為」讓人放下,讓人回過頭來做他自己。一如禪宗「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道不用修,但莫污染」等意境,反之在修行上太有作為,可能是內心另一種偏執形式;相對的,愈以隨緣安適的心來看待一切,愈是近於體道者的境界。

只不過,上述多偏向「羅漢」心境,真正大菩薩是敢於承擔的,精進、勇猛、不退轉,為的是別人而不是為自己。如何在抓與放、承擔與捨去間,一緊一鬆取得平衡,亦是一修行功課。

如一精勤菩薩仍要不時反觀內省,回來做自己,如此愈是「無為」、愈是「無我」,愈能真正「利他」。《金剛經》之「應無所無而生其心」以及《老子》之「無為而無不為」,或許存在這樣的修煉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