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21 Sun.
佛陀主張素食
佛教的素食觀不只是從文獻典籍去找答案,非但是實然的歷史問題,而且也是應然的價值問題,當中的應然即關涉到宗教理想、宗教關懷、宗教情操、宗教使命等向度來認識與理解。
佛教作為出世間的嚮往和追求,所重為應然的信仰實踐;然佛教流傳於世間,即此岸而彼岸、不離世間覺,也因此不能昧於事實、忽略實然。
佛法的修學或當於應然、實然之間取得平衡;忽略價值向度的應然理想、應然規範,不免有「去宗教化」之失,但太強調應然價值的信念灌輸,又不免有「迷信」、「洗腦」之失。
一如大乘佛法、大乘典籍成形發展的探討,如到底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是否開演彌陀法門,教導《阿彌陀經》的信仰與修行?──這除了訴諸宗教經驗的神秘解釋,再來就是宗教理想/想像、宗教情懷等之感同身受,如從「永恆懷念」觀點來認知。
宗教之真實固然重要,宗教之理想亦不可輕忽,前者關乎實然、後者重於應然,而宗教理想之信念指引、應然引導,乃信仰之所以維繫的關鍵之一。
佛陀時代沒有規定素食,不代表佛陀沒有主張素食,猶如佛陀在世未必宣說大乘典籍,不代表大乘非佛所說,否則即易於簡化或淺化、乃至於俗化佛教之作為宗教的特質所在。
因此,「素食」一如「大乘是佛說」,或應以迂迴方式得到合宜的理解;論證佛陀主張素食,好比論證大乘是佛說、是佛法一樣。
菩薩道是所有佛教徒都共同承認的(包括南傳佛教),佛陀即是行菩薩道而成佛,而菩薩道是為了普度眾生,普度眾生不免要廣行方便,也因著方便而開展出各式佛法,其中即包含彌陀法門等。
相似的,佛陀是行菩薩道而成佛,行菩薩道要護念眾生,因護念眾生而不食眾生肉,不食眾生肉表現在慈悲素食的實踐上,也因此佛陀當是主張素食、鼓勵素食的,因方便、不得已而有「三淨肉」之說。
2021.5.12修訂 預計刊於慈濟月刊第655期
佛陀主張素食
佛陀雖允許吃「三淨肉」,但實則主張素食,「三淨肉」主要是一種方便施設,而不能視之為理所當然。
佛教的素食觀不只是從文獻典籍去找答案,這除了是實然的歷史問題,也是應然的價值問題,當中的「應然」即關涉到宗教理想、宗教關懷、宗教情操、宗教使命等向度來認識與理解。
佛教作為出世間的宗教,所重為應然的信仰實踐;然佛教流傳於世間,即此岸而彼岸、不離世間覺,也因此不能昧於事實、忽略實然。 佛法的修學或當於應然、實然之間取得平衡;忽略價值向度的應然理想、應然規範,不免有「去宗教化」之弊,但太強調應然價值的信念灌輸,又不免有「迷信」之失。
一如大乘佛法、大乘典籍成形發展的探討,如究竟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是否開演彌陀法門,教導《阿彌陀經》的信仰與修行?──這除了訴諸宗教經驗、宗教信仰的神秘認知,再來就是宗教理想、宗教情懷等之感同身受,如印順導師從「永恆懷念」之觀點來解釋。
宗教之真實固然重要,宗教之理想亦不可輕忽,前者關乎實然、後者重於應然;而宗教理想之價值指引、應然引導,乃信仰之所以維繫的關鍵之一。
佛陀時代沒有規定素食,不代表佛陀沒有主張素食,猶如佛陀在世未必宣說大乘典籍(依現今主流的學術史觀而言),不代表大乘非佛所說,否則即易於簡化或淺化、乃至於俗化佛教作為宗教的特質所在。
因此,「素食」一如「大乘是佛說」,或應以迂迴方式得到合宜的理解;論證佛陀主張素食、反對肉食,好比論證大乘是佛說、是佛法一樣。
菩薩道是所有佛教徒都共同承認的(包括南傳佛教),佛陀即是行菩薩道而成佛,而菩薩道是為了普度眾生,普度眾生不免要廣行方便,也因方便而開展出各式佛法,然權巧開演背後的真實關懷卻不能不確切體認。
佛陀是行菩薩道而成佛,行菩薩道一要清淨己心、一要護念眾生,也因清淨己心、護念眾生而不食眾生肉,素食即表現在清淨心和慈悲心的實踐上;也因此佛陀當是主張素食、鼓勵素食的,因方便、不得已而有「三淨肉」之說,廣大的佛教徒亦當積極響應素食的推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