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5 Fri.
「心心念念願為眾生」
慈濟活動溫馨動人,其一在於歌曲音樂的感召,歌詞之優美與弦律之莊嚴等,皆展現出攝受的力量,讓人沈浸在寧靜祥和的氛圍中。
例如近來歲末祝福常聽到:「體悟佛心即為己心,領受師志奉為己志,生生世世誓為佛教,心心念念誠為眾生」,慈濟人之「佛心師志」,「發心立願」追隨證嚴上人「為佛教,為眾生」,所顯發的佛教情操與師徒情誼甚是讓人動容。
或許是學術「習性」發作,總會在某些小點上有自己的想法。如上述「心心念念誠為眾生」,我傾向把「誠」字改為「願」字,如此「生生世世」對應「心心念念」、「為佛教」對應「為眾生」外,「誓願」一詞也對應起來,而這似乎也呼應「行願半世紀」的曲目意旨。
「願」不只是證嚴法師的精神、慈濟的特色,也是佛教所重視的菩薩特質,地藏王菩薩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即是「大願」象徵;證嚴法師之「發心立願」──觀音心、地藏願也在於此,如靜思精舍大殿釋迦牟尼佛兩側佛像所示。
當然「誠」字亦用得很好,只不過相對於佛教更為儒家所重、傳統中國文化所強調,在《中庸》即高推「誠」之觀念(如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宋儒周敦頤亦視「誠」為「聖人之本」,其他如「閒邪存誠」、「主敬存誠」、「不誠無物」、「反身而誠」等,皆是我們常聽到的語彙,亦也是證嚴法師所依循的價值,而期勉慈濟人要「誠正信實」。
字詞的使用關涉到每個人的表達習慣與愛好,各有優缺而未必有絕對標準。只是對於菩薩之誓願力(如「四弘誓願」所示)感懷、感悟於心,也因此我會傾向「生生世世誓為佛教,心心念念『願』為眾生」之用語,以為我個人偏好的詮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