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唯心思想與佛教興衰

2021. 1.28   Thurs.

唯心思想與佛教興衰

關於如來藏思想實有諸多可探究的問題,不管是在宗教信仰中還是在哲學義理上,皆值得再作深究。[1]本文主要探究佛教衰敗是否是思想的問題,特別是佛教後期的唯心論思想,是否影響晚近中國佛教的衰敗──對此,本文認為既是、也不是;即一旦唯心思想有所誤用,則會使佛教往負面發展,反之則不然。緣起的世間,多重因緣錯綜複雜的交會著,一件事往往是利弊互見,而沒有絕對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為方便法的唯心論可增益對佛法的信仰,但同時易於導致弊端,其間重點在於權實間的善巧運用,而這也是印順法師所要揭示的道理。

在佛教修行中,三學「戒、定、慧」是達到解脫的總綱,而三十七道品之五根及五力──「信、進、念、定、慧」,也是佛法修持的基本要義。而如來藏思想有助於提昇信仰和定力,來作為修行的基礎,屬於戒學和定學的部份,以增強信力、精進力、念力及定力;但這些不可視為佛法修行的全部,因為佛法所說的解脫,最重要的核心乃在於「慧學」,因此印順法師對如來藏思想的反思,可說是提醒佛弟子慧學的重要性。此外,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處),最為難修而且最關鍵的,即在於「法念住」,此屬於慧學的部份,當中涉及到「緣起」和「空」的契證。關於如來藏見與中觀見的不同,及其對應到佛法修證的部份,可藉下表示之:

 

藏心見(真常唯心)

中觀見(般若空慧)

三學

戒、定

四念住

身、受、心

五根、五力

信、進、念、定

  如此,唯心思想若能重信而不雜濫、重定而不枯寂不固蔽,則唯心思想未必導致了佛法的衰弱。換言之,唯心思想導致了佛法的衰弱,即是此思想有偏差式的信仰發展,使得閉塞於特定的意識型態中而不知開通。此外,在佛教中,方便(權)和究竟(實)的佛法,可說對應到信行人和法行人兩類之修行人;而信行人可貴之處,即在於篤實的修行方式,倘若能在這篤實修行過程中蒙受法益,獲得生命的自在和喜悅,這就具有高尚的價值,而唯心思想即值得我們深深珍存。 

  總之,印順法師並不認為如來藏思想和佛教之衰敗兩者間有必然的關係,其間的重點乃在於「方便出下流」。甚至,我們可以說,佛教若沒有如來藏思想,僅留在「第一義悉檀」的法義,過度否定真常唯心思想,如此佛法也無法受到絕大多數人的歸信,而難以融入廣大群眾的生活中,佛教亦會衰退,乃至於滅亡;而且真正的中觀正見者也絕不會將方便教法擯除在外,因其本身已違背中觀見。因此,佛教興盛之契機,乃在於權、實關係間整體的辯證、平衡,兩者缺一不可,佛法所重視的「二諦圓融」,以及不即不離的中道法義,其深刻意涵也在於此,而這也是印順法師所要著眼的要點。 

*取自拙作「唯心思想帶來晚近中國佛教之衰微嗎?」刊於《臺灣宗教研究》第10卷,第2期,2011年。


[1] 如在哲學義理上,不少哲人仍會認定本覺思想較為高明,如前所述的民初的太虛大師即是一例。而雖然如來藏思想的信仰者,被認為是智力較為薄弱的怯弱眾生,事實上理智發達,以唯心論之本體思想為傾向者,亦所在多有。如新儒家大哲牟宗三,具有深度的哲思功夫,然在佛教思想的判攝上仍以天台宗為究竟,對中國佛教的佛性說情有獨鐘,因其可為一切法作根源性的說明,此從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一書可見。可知,唯心或佛性思想具有其地位,不管在思想立場上或宗教信仰的層面中皆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