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雙重佛史」之可能

2018. 7.29  Sun.
「雙重佛史」之可能
  學術界對於佛學知識的強勢主導,佛教內部自有一番因應之道,如認為學術研究不過是俗智下的世間淺學,徒用有限心靈來理解無限的出世間法及聖教量。或根據四依法之「依義不義語」、「依智不依識」的原則,學術研究僅停留在語言文字層面有漏心識的作用,不足可取亦無助於佛法的修學。
  如前所述,信仰和學術、寺院與學院、信徒和學者之間形成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甚而有所對立、對峙。如何整合圈內人(insider)及圈外人(outsider)看法,統合價值及事實判教之二路(如依於事實而作價值上的定位取捨),使能內外兼具,似乎是可以著力的方向。在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即有關於「內史」與「外史」的討論,其中「內史」(internal history)是關乎科學本身的內部發展歷史,注重科學的獨立性及自身的內在理路,包括邏輯展開、概念框架、方法程式、理論闡述、實驗完成等,而不考慮社會因素對科學發展的影響,相對的科學史的「外史」(external history)則指社會等因素對科學發展影響的歷史,強調科學史研究應更加關注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宗教、軍事等環境因素對科學發展的影響,而把科學進展置於複雜的脈絡背景中。[1]
  由此可知,科學家和社會學家理解科學演進的路數、重點明顯不同,相似的佛教徒和佛教學者理解佛法之開演暨佛教之發展亦有所不同;佛教徒認為學術化的佛教研究而沒有佛教信仰,是沒有佛教內涵(或靈魂)的佛學,沒有佛教的佛教史,但學者認為信仰式的佛教理解,只是沒有根據的憑空想像,而不值一提。如何在兩相對峙之間另尋其它可能,試著兼顧雙方的觀點,成了可以探索的方向,「多層(或多重)佛史」或是一種可能。[2]  
  這裡的「多層佛史」的概念,一部份是受到「重層醫史」(multi-gradations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的啟發,皮國立認為「醫療史」的研究既要從醫療從業的觀點出發,照顧到「內史」的向度,也要從史學家來客觀分析,注意到「外史」的層面。在「重層醫史」的理論架構下,兼顧內、外史的論述體系,既能解釋醫療的內在理論變化,也扣緊日常生活與文化變遷的特性,使「上層」的醫學知識和「下層」的日常社會與文化產生連結。[3]
  相似的,面對不同的佛教史的認知,彼此相互尊重、乃至相互欣賞,並試著取得一致性調和的可能,如此結合傳統和現代的史觀的雙層佛史乃至多層或多重佛史(multi-dimensions of Buddhist history)似乎有其必要;[4]彼此之間融合視域,既要避免信仰式自我感覺良好(甚至自我迷失)的封閉,也要排除學術立場自恃甚高、知識霸權的專斷。如依著「雙重佛史」的概念,從實然的角度來看,重於事實憑藉、學術考證,從應然的觀點來想,重於信仰滿足,訴諸主觀的喜好、理想的投射。這雙重亦可在於實然和應然考慮向度的不同,對比出事實上如此與理想上如此的區別;尤其在理想的投射上,雖未必符合實情,但由於滿足了信仰需求,在實踐上具有有一定良效(即便在解脫上可能受限,甚而可能「華而不實」),因此儘管可能錯得離譜,但卻依然可以有卓著貢獻,學術式論評亦難以減損其信仰價值。
  總之,學術性與宗教性分屬兩種不同的領域,而學者之研究考證仍屬「隨類得解」之一類,亦不能獨斷以自解為是而視餘者皆非。或可說,俗世的歷史與信仰的歷史之兩種不同史觀,具有不一樣的功能作用。學術所代表的俗世史觀具有「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的「懲前毖後」的功用,因此重於「求真求實」;至於信仰上所陳述的歷史(及至於判教),重於勸信、教化、強化信念等功用,所以強調「求美求善」暨圓滿玄妙境界的一面。由於迥異的出發點及不同功效,因此不能單以一方的立場量衡另一方,否則不免有顧此失彼之憾。
相關文章         斷之以權實而非正誤


[1] 詳見劉兵、章梅芳,〈科學史中「內史」與「外史」劃分的消解──從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立場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12006),頁134-140
[2] 誠如Keith Jenkins所說,所謂的「歷史」(history)應是複數的「歷史」(histories)而非單數,這意味著歷史不再是一件簡單而明顯之事,而是事實上有各種各樣的歷史。見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頁80
[3] 如作者所說:「『重層醫史』是兼顧內外史的論述體系,它既要能解釋醫理發展與醫書刊刻的內在理論變化,也要能扣緊日常生活與文化變. 遷的特性,使讀者可以抓住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皮國立,《「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 ―― 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12,頁xxii、頁28
[4] 所謂「多重佛史」,或可如宋道發曾舉出即本跡、感應、神通、業報、末法、正統之六種不同的佛教史觀,最後以緣起論作為為根本的史觀,來統攝這六種史觀。這說明了從不同觀點切入,將會構築出不同的佛教史圖像。可參宋道發《佛教史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