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8.28 Tues.
從中醫淺談中國哲學
曾聽聞人說,中醫令人稱道的不見得是把脈、針炙、經絡等,而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生活態度關乎一種人生觀和價值定向,可說中醫之精彩處除了是「技法」的展現外,更在於背後的哲學思想;如「上醫治未病」一語,即顯示一種生活態度和人生哲學。
中醫固然在實踐層面上有神奇療效,在觀念、思想上的洞見更讓人拍案叫絕,其實踐效用是奠基在理論的真知灼見上;除技術或技藝層次外,背後更有深刻的智慧底蘊。猶如中國拳術一樣,淺者見淺、深者見深,中醫亦然;淺者只停留在身體、生理表層的認識,深者則在心理、心性乃至於意義和價值面向有更深層的體悟。
拳術、中醫背後是中國哲學的理論基礎,中國哲學固然可以是一種知識的探求,卻不僅於此、不限於此。牟宗三說中國哲學是「生命的學問」,這生命絕不是科學上生物學概念,卻富有豐厚的價值內涵。哲學作為一種知識,重於分析、思辨、論理和證明,但哲學作為一種智慧,則強調體驗、感通、想像和領悟,而中國哲學顯然重於後者。
殷海光生前主授分析哲學,一生推崇英國哲學家羅素,有著西方學術傳統的知識人特質。韋政通與殷海光有深交,曾在<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一文中說道:「他是一個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個知識的熱愛者,但用東方人的標準衡量,他不是一個有很高精神境界的人。」(《人是可以這樣活的》,頁69)韋政通之評點,或可適用於大多數的學者,主流學界的學術走向即是如此,重視客觀知識真理的抉發,而未必是主體內在的自覺與修養。
但這絕不代表東方或中國哲學較為優越,東方哲學亦有東方哲學研究(者)的問題,如高談心性之學、生命情調、精神價值、心靈境界、文化理想、人文關懷等,卻往往自我沈溺、陶醉其中乃至於自我迷失,被自身意識型態所牽制而不自知。如果所皈命的哲學,不能與外界對話溝通,只能是一己心性涵養的學問,或者是地域性的文化思想探究,甚至只是某種信仰、信念追求,似乎有違闡發真理的本意。
如此,知道中國哲學之所長與所限,也知道西方哲學之所長與所限,「知己知彼」,人類智慧果實將更為豐碩偉大。
ps. 中醫與中國哲學自有諸多問題值得深究,這裡只是有感而發、信手拈來一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