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8.15
Wed.
苟全性命於亂世
大陸行回來,比較兩岸之間,試想:知識人如我輩,身處專制政權中,當如何自處?
我初步想來有三種因應方式:一是與之抗衡作對而大談民主、力爭自由,但這代價是慘烈的,不是牢獄之災就是流亡海外,甚至命在旦夕,隨時可能被謀殺暗殺;第二是「苟全性命於亂世」,面對難以改變的事實,就是默然的接受乃至忍受,這「苟全性命」或亦可言「苟且偷生」;第三是附和專制政權,當個「御用文人」,從中謀取名利地位,由被壓迫者轉成為壓迫者。
第一個代價太大了,若非有堅定意志和強韌勇氣,乃一般人所難為;第三個又太讓人看不起了,踩在別人身上讓自己爬起,及至助紂為虐,乃是良知的泯滅。如此一、三皆不可行,再來就是第二選項了。
諸葛亮《前出師表》云:「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表示他原為一介平民,在南陽過著農耕生活,只想在亂世中倖存,不想謀得一官半職。此安然平淡之想望,猶如他在《誡子書》所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傳達對修身養德之自我期許。
「苟全性命於亂世」,這亂世雖特指戰亂,但除了戰爭外,人世間災厄頻傳,亂世不只是戰爭造成的。一如佛教所說:人生是苦、五濁惡世,不是天災就是人禍,真正太平盛世少之又少,「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只是問題嚴重程度大小不同。
如此,每個人的存在不過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了知生命的困頓與局限,「苟全性命於亂世」是自然而然的處世之道。意即面對人生之莫可奈何,以「縮小自己」的方式去「安之若命」,苦痛才不會擴大,讓危脆的生命得到安頓安止。
「苟全性命於亂世」,或也成為我未來的人生態度之一。
相關文章 把自己當乞丐
「苟全性命於亂世」,或也成為我未來的人生態度之一。
相關文章 把自己當乞丐
孤寂身影艱難處境,沒有餓死已屬萬幸;殷海光先生手書道出不少文人哲士的困窘際遇…「苟全性命於亂世」成了一可能的因應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