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識」≠ 靈魂主體

2020. 3.26  Thurs.
「識」靈魂主體
初期佛典以「識」來說明有情眾生的生死流轉,但這樣的「識」究竟和阿特曼(ātman/「我」)或一般所稱的靈魂主體有什麼差別呢?佛教雖不承認有一永恆的真我在輪迴之中,但卻接受「識」的生死流轉,及至後代接續此觀點作開展,如南傳上座部有所謂「有分識」bhavaṅga,以「有分識」的流轉變化說明人的輪迴現象。[1]到了大乘佛法時代,「阿賴耶識」的提出亦強化輪迴主體之印象,在「識」的認識論及胎生學兩種意涵中,後者的意義更為鮮明深刻。[2]
  在阿含佛典中,似乎已隱約接受­「識」為某種輪迴主體,如說「識入胎」、「識出胎」、「識來受胎」、「識神」、「意生身」[3]等;此外《阿含經》也表示若憶念三寶,內心長年被善法所熏,則將「神識上昇」,[4]這似乎意味著「識」可獨立存在;然而從「識緣名色」及「四識住」、「取陰俱識」,似又說明「識」無法獨存。事實上,「識」猶如是「業」的某種單位,「識入母胎」的當下可說是「隨業受生」[5]的開始;關於「隨業受生」在《大智度論》有生動比喻,表示「識」以「行」之因緣入胎,而「行」即是過去之業,因此是「業識入胎」,好比風吹著即將熄滅的火焰,在空中傳遞到它處,致使生命綿延不斷。[6]
  依阿含佛典所說,新一期生命的展開有三個要件:一、父母交聚一處;二、父母無患;三識神來趣(或香陰已至)。[7]以現代醫學術語來說,前兩者指「精卵結合」以及「精卵健全」,第三者「識神」未必能以現代醫學解明,所指大致是十二因緣中的「識支」,在佛典中的用法或譯詞時以「識神」、「神識」來指涉「識」,但這背後不代表有一靈魂實體的指涉,如在《阿含經》記載有佛弟子身患重病而自殺,但他深觀生滅法證得解脫,所以死後「不知神識之處」或者「不住識神」。[8]
  無論如何,初期佛典認為「識」絕不能獨立存在,曾有弟子將「識」當作輪迴主體的理解(如「識神」),而不被佛陀所接受(如釋尊之斥責𠻬帝比丘)。不管是十二因緣之「行緣識」,或者「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之如「三束蘆」般相待而立,或者父母精卵相遇、精卵健全及識神來趣之生命形成,或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9]以及根、境、識之「三事和合」才能生觸與受,[10]都清楚說明「識」不是獨自存在的,因此「識」不同於神教信仰永恆自存的靈魂說。


[1] 可參考Steven Collins, Selfless Persons, pp. 225-261.
[2] 以細意識作為一本體或主體以說明生命之延續,唯識和如來藏系統皆有如此預設,只不過唯識學重於心識的染污面,我們的心識如一有色眼鏡,障蔽我們對現象界事物的真實認識,概念化、執取而有所解;而如來藏說較重視心識的光明面,自性清淨心、佛性等稱之
[3]《雜阿含經》卷34:「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於餘處。(CBETA, T02, no. 99, p. 244, a20-21)
[4] 如《雜阿含經》表示:「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CBETA, T02, no. 99, p. 237, c5-7)
[5] 「隨業受生」一詞可見《雜阿含經》卷20:「尊者阿難!我於此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少方便,以淨天眼過天、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上色、下色,善趣、惡趣,隨業受生,皆如實見。(CBETA, T02, no. 99, p. 140, b9-12)
[6] 《大智度論》卷90〈實際品〉:「「識」何因緣故入胎?答曰:「行」因緣。「行」即是過去三種業,業將識入胎。如風吹絕焰,空中而去,焰則依止於風;先世作人身時,然六識故,命終時業將識入胎。(CBETA, T25, no. 1509, p. 696, b21-25)
[7] 如《增壹阿含經》卷12〈三寶品〉云:「比丘!父母集在一處,父母無患,識神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因緣而來受胎。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斷三因緣。(CBETA, T02, no. 125, p. 603, a10-13) 《中阿含經》卷54〈大品〉也說:「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CBETA, T01, no. 26, p. 769, b23-25)
[8] 見《雜阿含經》卷47(CBETA, T02, no. 99, p. 346, b7-p. 347, b13)及《增壹阿含經》卷1926 四意斷品〉(CBETA, T02, no. 125, p. 642, b29-p. 643, a24)
[9]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3, c25) 可略為一提的,惠敏法師對照漢譯《雜阿含》與南傳《相應部》,指出《相應部》對於「有識之身」的記載,只是「身」(kāya)而已,但其出現之脈絡與「十二緣起」各支有關,所以漢譯《雜阿含》配合「十二緣起」的「識」支而翻譯為「有識之身」是有道理的。見釋惠敏〈阿賴耶識之「無明、愛結、有識之身」經證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頁107
[10] 《雜阿含經》卷8:「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於此諸受集、滅、味、患、離如是知。……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CBETA, T02, no. 99, p. 54, a15-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