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心意識不是某個東西

2020. 4.12  Sun.
識不是某個東西:捨離靈魂與大腦兩端的實體認定
  如同Dan Arnold所說,當今心靈哲學的根本論爭在於形上(metaphysical)及經驗(empirical)進路的差別,而形成兩派陣營的對峙。[1]前者猶如傳統以來的觀點,認為「心」是某種抽象或超驗(transcendent)的存在,好比靈魂(soul)一般;而後者堅守經驗性實證立場,否認「心」為一形上、神秘的存在,而傾向認為「心」就是大腦(brain)。兩種對心靈的看法,可說是傳統宗教與現代科學之間拉鋸對抗的縮影。[2]對於形上及經驗之不同路數,如第八章所述,佛教可說是站在「中道」立場,既反對「靈魂」實體說,同時也不接受「心僅是腦」的化約主張,因雙方都以「心」為某物而作了「自性」(Skr. svabhava預設。
  心意識探究的背後往往預取某種形上立場,而佛教觀點的啟發之一在於重省形上基礎之適切與否。如詹姆士所說任一科學系統都和形上學脫離不了關係,都有其特定的形上預設,特別是唯物論(materialism)或物理主義(physicalism),即便其宣稱反形上之立場,但仍不免有一形上立場[3]然而,形上預設未必是癥結所在,背後的「自性」預設才是反思的重點,「自性」使人不斷建構對外在世界的認識,習慣性把所理解或解讀到的當作是事實真相本身,把理解成(或看成)什麼」當作是什麼」(如快速旋轉的火球實無火圈存在)。而當神經科學家否定靈魂實體存在,而直指「心」只是大腦,這樣「以腦為心」而認定其是某物,亦不免陷入另一種極端。[4]《楞嚴經》之「七處徵心」,否定妄計心在身內、身外、潛藏根裡、見內、隨生、中間、無著等,亦是為了指出「自性」預設困難,強調「心」、「意識」、「自我」等皆不能作為實體來認知,卻僅是一種「假名」。[5]這樣的觀點在學界亦得到一些呼應,尤其近來認知科學中「具身哲學」embodied philosophy)之發展;一些神經科學家如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之界定心」,已不是單以大腦作解而視之為一過程process);哲學家埃文湯普森之描繪自我」(self)也不是特指一個實體(substance)而卻也以過程來說明。[6]
      「心」不是實體或者某種事物、東西,而若以描述性來認知則可說為是狀態、現象、過程、活動、事件、作用等,意即沒有一恆存的實體、本體或主體卻仍具有其功用,而以功能、力用等心意識的重要意義,且在這過程中顯示一定的品質、能力乃至力量、能量等。心過程或如游泳(swimming),所談是正在活動中的存在,相對於名詞更是以動詞暨現在進行式時態來表現,而且是一直活動著(以minding呈顯)。而這樣的意識活動是因緣所生,向內是身體和大腦、向外是環境與人際,彼此/能所之間整體互動而有心識功能的運作;「十二因緣「識」緣名及至緣六入、觸、受、愛、取、有,說明了身心與環境間的互動過程,而且在這過程中有了「業」的累積

摘自拙作《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Mind,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A Comparative Look at Buddhist Theories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預計2020年10月出版


[1] Dan Arnold, Brains, Buddhas, and Believing: The Problem of Intentionality in Classical Buddhist and Cognitive-Scientific Philosophy of Mi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 p. 3, p.236. 形上及經驗兩種進路之別,若往前追溯,或可說是近代哲學觀點差異的延續,涉及到笛卡兒為首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和洛克、休姆等人經驗主義(empiricism)之間在知識學上的論爭;若再向前回溯,猶如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兩人哲學之異。
[2] 在佛教傳統當中亦可說有形上及經驗兩大系統的佛學,如古來「空有之爭」即是,表達出本體論有無之不同立場;這樣的「空有之爭」象徵兩種修學理路,即便傳到中國相關論爭亦始終延續著,如神秀以「住心看(觀)淨」的禪法和慧能的「知心如幻」互別苗頭。中國傳統哲學中亦有相似的兩種模型──分別以「理」為認識對象的知識論優位模型及以「理」為主體性的存有論優位模型,如是而有各種論辯;包括七世紀末法寶和慧沼之佛性論爭,朱陸異同之理學和心理之爭,以及近代支那內學院與當代新儒家對「性寂」和「性覺」的爭辯,乃至於二、三十年前日本「批判佛教」與其所稱之「場所佛教」的對峙,皆可說是兩大系統不同思想預設所延展的論爭。關於兩種東亞哲學類型可參林鎮國〈為何知識論始終未能獲得中國哲學青睞:以哲學史上三場爭辯為例〉及〈從佛性論爭到朱陸異同的兩種東亞哲學類型〉,皆收於氏著《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
[3] Eugene Taylor, William James on Consciousness beyond the Margi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4.
[4] 中觀哲學來看,當今學界一些哲學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很可能做了錯誤的形上預設,如現今的自然化哲學(naturalistic philosophy唯物論認定一切不過是物理性的存在,都可以化約成物質,此是一形上預設;然而一旦此預設鬆動或被否定掉,不少哲學問題將不再問題,包括心意識之探討亦是。如此,很多哲學問題未必在於解決(solve)而卻也在於解消(dissolve)。
[5]《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CBETA, T19, no. 945, p. 107, a29-p. 108, b14)
[6] 可分見Daniel J. Siegel, Mind: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Being Human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2017); Evan Thompson, Waking, Dreaming, Being: Self and Consciousness in Neuroscience, Meditation, and Philosophy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