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淺談中觀學的心識說

2020. 3.31  Tues.
淺談中觀學的心識說
佛教思想傳統豐富而繁,依據的經教基礎不同,觀點自有差異。如在心意識問題上,若依阿含、般若和中觀之佛學認知取向,亦可以得到不少見解上的啟發。中觀學之「但名無實」,不接受「心」作為一絕對實體或某個特定東西,不管是神教式的靈魂說或唯物論所支持的心腦同一論(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如果從「形上學」、「知識學」、「價值哲學」及「語言哲學」之四個向度來理解佛教的心意識觀點,可以說在語言層次上,心意識字詞概念之使用是約定俗成的,身心二分也是暫時性的「假名安立」。在形上學、本體層次上並沒有獨存的心識實體,心識既不能化約為大腦,也不能投射想像為獨立的靈魂。

在知識學、認知層次上重於動態的經驗性知識(experiential knowledge)及實踐性智慧(phronesis),其雖可以命題式知識來呈顯(如阿毘達摩論書一樣),以「知道如此」(knowing that)及「知道為何」(knowing why)來展現,但更強調「知道如何」(knowing how)的實作體驗。

也因此,在價值哲學層次上或可視為是某種「形而中學」,心意識的背後關涉到「業」之解脫關懷。而所謂的「見真實而得解脫」,更確切的說為「見心識之真實而得解脫」,一如般若經教之「見五蘊空,度一切苦」。

可知,佛教思想之於心意識的現代探究,未必僅從阿毘達摩、唯識學等切入,中觀學亦展現了一定的看法。事實上,阿含、般若、中觀是同一思想系譜的展開,龍樹中觀學貫通阿含緣起與般若性空,而以「緣起性空」為其核心標幟。

早在近三十年前《具身中的心》(The Embodied Mind)即以中觀學所述之無我(Selfless)、中道(the Middle Way)、二諦(the Two Truths)、無住(Groundlessness)等,來探討心靈相關課題。2018Garfield等人對比 Wilfrid Sellars哲學和中觀學之間觀點的相似,指出Sellars最主要的哲學洞見已然存在於中觀學傳統,其中包括「二諦」以及「空性」(否定本體預設暨the myth of the given)等,[1]由是可見中觀學在現今的哲學對話中大有發揮的空間。


[1] Jay L. Garfield, ed., Wilfrid Sellars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Freedom from Foundations (NY: Routledge, 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