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解脫與成佛

2020. 3.29  Sun.
解脫與成佛
解脫道與菩薩道(或菩提道)是佛法修行兩個路數,解脫是苦的止息(滅苦),解脫道俗稱為小乘佛法,帶有一定的貶抑意涵,成佛重於度他,行菩薩道度眾生廣積福德智慧資糧。在北傳佛典的記載中,阿羅漢與佛之功德無法相提並論,一如太陽大光與螢蟲小光之千差萬別

我一個可能的假說或推想:解脫道的實現不需要是佛教徒,菩薩道的圓滿必須是佛教徒。

佛未出世前已有解脫的聖者,如緣覺或辟支佛之直觀緣起法性,見緣起即見法的真理而至於解脫。也因此即便沒有佛,或者佛不出世,甚至佛法滅亡了,仍會有緣覺/獨覺的可能,猶如《中論觀法品第十八》:「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所說

然而,修學菩薩道而成佛,「發心立願」是必要的,即發菩提心、立菩薩願是不可或缺的。依般若慧、慈悲心和菩提願之「學佛三心」而言,代表空性見的智慧通於聲聞乘(而這也是解脫的關鍵),然而菩薩修行更重於「悲心願力」的深廣,菩薩與羅漢之別亦在於此。

空性關乎理性智能,而悲願是情感、感性的,菩薩道修行在發大心、立大願,如此菩薩行者必須有濃厚的宗教情操、宗教情懷,成為佛教徒亦也為事理之必然。

如印順導師所說大乘佛法的興起是佛法「宗教化」的過程──「新宗教意識的滋長」以及「宗教意識之新適應」,既然大乘佛法特重「宗教性」,即所謂情感向度的慈悲誓願,「皈依入信」、成為佛教徒似乎是免不了的過程。

總之,解脫(道)之修學未必需要是佛教徒、僅限定於佛教徒,但菩薩(道)之修學必須是佛教徒、也僅限定於佛教徒;以此來看待解脫與成佛的別異,或也是一種向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