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心意識作為「價值性」概念

2020. 4.11  Sat.
心意識作為「價值性」概念:緊扣道德、「業」與解脫
  雖然意識和道德間的關係當今哲學界亦有所著墨[1],只不過主要是放在倫理學脈絡下的討論而無關乎修道解脫,但在佛學論述中卻以解脫為核心目的,不管是自己的解脫(自度)還是他人的解脫(度他)。心意識既關乎解脫,猶如習得某技藝一樣,如漢譯佛典所說「心善解脫」來熟悉方法;這用一般話來說即是習慣於幸福的行為、延展幸福的時間以及深化幸福的感受,久而久之塑幸福性格(強化神經相關聯結)而成為一幸福喜樂的人。由此可知在佛教暨東方哲學思想傳統中,心意識問題背後涉及價值關懷的向度,藉由「善用其心」,發揮生命良能而至於體驗人生的美善。
  本書第二章從初期佛教文獻考察「識」概念,指出不離「認識作用」及「生命延續之依據」兩個重要而基本的意義,前者關乎認知義,後者關乎價值義,佛教所關注的即是透過正確認識(「照見五蘊皆空」)而終止「業」輪迴(「度一切苦厄」)。可知這兩層意義相互關聯,意味著進行認知活動時,「不知不覺」即是「造業」,業」作為佛教心探索的主要出發點,可知心意識在佛教中為一價值問題(mind and consciousness as a axiological problem),所謂道德或德行(virtue)表現乃依於良序之心(well-disciplined/well-ordered mind);所謂「意業為重」,甚至「意即是業」,顯示佛教心意識的解脫關懷。[2]或可說,心意識在佛教乃至整個東方哲學象徵某種「內在性」(immanence),藉由內在的修養工夫而通向於超越(即所謂「內在超越」或「內向超越」),不管是儒、道的成聖成賢、羽成仙或者佛教的成佛解脫都是相似的理路。
  心意識關乎「業」的解脫,此「業」如同美、善、德性、道德以及幸福等價值性意涵,若用中國哲學的術語則和「道」、「德」等相當,背後傳達終極的理想(如「止於至善」),難以輕易地被定義、化約、量化或傳遞等。換個方式說,心識密切關幸福,識與幸福之間又道德聯繫,見心識、道德與幸福三者間密不可分,以佛教術語來說相當於「」、「」、「三者間的關係。這也足見在佛教思想中倫理學和心理學合一,既是倫理心理學(ethical psychology)同時也是心理倫理學(psychological ethics),及至於精神轉化而實現解脫(斷煩惱),而成某種「精神救度學」(spiritual soteriology)。
  總之,東方哲學談到「修心」,往往相通於修身(養性)、修道、修行、修德等價值性意義,以工夫論或修養論為其中特色及重點,而不只是一生物、生理或物理概念,故亦也放在實踐哲學(practical philosophy)的脈絡來掌握。本書第三章也指出,價值的美善以及人生意義等問題之所以難解,其一也在於心意識問題的難解,反之亦然。而對於實存意義之探求,初期佛教並未給了虛無縹緲的答案,卻提出一經驗性的主張,即在於「苦的止息」(「解脫」),視身心、心識是通往意義尋的必經通道,以此回應了終極關懷的課題。

摘自出版中的拙作《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Mind,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A Comparative Look at Buddhist Theories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1] Neil Levy,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 當然此一論點對唯物論或物理主義傾向的學者而言,未必解決了問題,反而是擴大問題;然而,佛教思想確實是這樣說的,佛教中的心意識都是以「業」為關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